張艷
【摘 要】目的:探究對本院實施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與監測管理后本院的院感情況。方法:對本院實施比較完整全面的綜合性與針對性較強的監測相結合的方法,監測醫院感染發生率,并對比本院2015年-2016年實施管理之前與2016年-2017年實施管理后,醫院發生使用消毒液的合格率、標本中空氣的合格率及總合格率。結果:從實施管理之后消毒液的合格率、空氣的合格率及總合格率都高于實施管理之前。結論:為了減少醫院感染發生,對醫院實施感染監測十分有必要,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率,加速患者病情恢復。
【關鍵詞】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監測管理
【中圖分類號】R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和進步,除了對醫院的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之外,對于醫院感染也引起了高度重視[1-2]。由于醫院是感染高發地,不同類型的疾病都是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醫院發生感染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進程,阻礙患者身體的恢復和加重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3-5]。為了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和促進醫院的發展,需要對醫院感染采取預防措施和監測管理。本文就本院2016年1月實施預防及監管后發生醫院感染的效果分析,主要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發生的醫院感染事件,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對醫院內的所有科室進行監測管理和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并通過分析和總結我院發生醫院感染的基本情況,然后建立比較綜合、全面的監測管理措施。
1.2 方法
為降低醫院感染,實施預防控制與監測管理,具體方法如下:(1)制定、修訂計劃。首先需要根據國家衛生院的規定再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把監測的相關規定歸納為制度,并制定實施消毒的監測計劃表,共2分,一份用于本院重點科室的計劃表,一份用于感染管理的計劃表,并在每年年初總結上年的感染發生率、消毒工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的情況,合理調整計劃。(2)計劃實施。根據監測目標可以分為目標性監測和綜合性監測,本院將兩種類型的監測聯合使用,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醫護人員的手部清潔、空氣、治療物品、消毒液、紫外線、器械及無菌醫用藥物品,并進行細菌培養及實驗項目的監測。綜合性的監測主要針對所有需要經過紫外線及空氣細菌的培養治療的監測;目標性監測主要是經過重點科室的自查和對醫院感染管理,每年特定3個左右的科室進行審查。(3)采取以監帶管的方式制定預防措施。本院主要有監測、管理、控制三個方面組成醫院感染預防系統。定期開展醫護人員的對消毒隔離意識、相關監測制度的學習,規范醫護人員的操作,并對治療室、病房和各個公共區域做好消毒工作,詳細調查院內濕化瓶的處置。(4)總結經驗,監管結合。根據醫院以往醫院感染的高發區域,分析發生原因后及早預防感染源,控制感染暴發。例如醫院脊柱科發生感染,需要對全科室所有病房房間進行病原學監測,監測后實施消毒,預防感染蔓延,并對床單、儀器、門把手、呼吸機、餐桌、氧氣瓶等等進行消毒,醫院管理層要分析感染原因和提出解決辦法,需要暫停手術的必須立即停止,對不能暫停手術在實施手術之前醫護人員嚴重遵循無菌操作規則。之后需要進行跟蹤感染控制情況。(5)制度完善。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斷的經驗總結,因此需要我院每年進行一次監測資料的分析,當完成每一項監測目標都需要醫院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經驗總結,分析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整理后提出比較全面的對策,同時實施每季度進行考核和醫護人員的知識培訓,從而為監測提供可靠依據。此外,為完善制度可適當增加、細化各個科室各個級別醫護人員的職責、工作內容、考核制度、抗菌藥物的應用規范制度、隔離消毒制度及教育制度等等。為了使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達到目標,因此需要不斷調整和分析總結原因,對醫院感染管理引起高度重視,才能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從而保證醫護人員、患者的身體健康。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未實施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與監測管理與2016年1月-2017年1月實施后之前醫院發生醫院患者感染率、消毒液的合格率、標本中空氣的合格率及總合格率的比較。
2 結果
實施醫院感染預防與監測管理之后,醫院消毒液的合格率、標本中空氣的合格率及總合格率有了明顯提高,見表1;醫院患者感染發生率見表2。
3 討論
控制醫院感染和管理是日常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醫院的發展和規模的逐漸壯大,同時發生醫院感染的不良事件時有發生,醫院一旦發生感染不僅會對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預后,而如何在醫院感染中實施有效的管理降低發生率是目前工作的重點。本文主要從制定計劃并實施、修正、調整計劃及總結分析計劃實施的情況、采取以監帶管的方式對醫護人員進行管理等等幾方面控制醫院感染預防和監測管理,不斷完善和改進計劃,要求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做好日常治療用具的消毒和使用規范,通過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定期總結和分析、建立健全;同時提高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重視程度,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注意自身的安全。最大程度降低醫院感染時間的發生率,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
參考文獻
王玲勉,任愛玲,趙成梅, 等.病區護士長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4):112-113.
李莉梅.實施精細化管理對策在預防和控制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院內感染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23):3432-3433,3436.
杜寧娜,劉潔.基于敏感指標監測下的中藥皮膚去定植在降低NICU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9):1274-1278.
魯紹娟.血液凈化中心醫院感染管理持續質量改進的方法與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8):122-124.
余岳玲.某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感染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J].安徽醫學,2015,(8):103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