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愛麗
【摘 要】:目的研究并觀察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5月- 2017年9月期間來我院婦產科就診的112例產婦,作為本次研究主體。將其分為研究組(56例)和參與組(56例)。對兩組產婦均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其中研究組產婦在進行護理干預前,對護士進行分層管理。結果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產婦的整體滿意率以及護理事件產生概率明顯優于參考組,且組間數據對比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對所有護士實施分層管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效果,還在保障產婦整體護理效果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分層管理;婦產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因婦產科產婦處于比較特殊的階段,而在此階段中,產婦妊娠期各方面要高于其他時期,特別是并發癥概率和并發癥的突發性,尤為明顯。為此,則需要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1]。研究表明,在產婦護理干預過程中,進行有效的護理管理極大的提高護理效果。對此,本文就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以我院在2016年5月- 2017年9月期間來我院婦產科就診的112例產婦為本次研究主體。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6年5月- 2017年9月期間診治的112例產婦為研究主體,并按照隨機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56例)和參照組(56例)。其中,研究組產婦年齡最小為21歲,最大年齡為35歲。且平均年齡在(25.2±4.2)歲,孕期為 38-41周,平均孕周為(39.3±2.2)周;參照組產婦最小年齡為23歲,最大年齡為3.3歲,且平均年齡為(24.8±4.2)歲,而孕期則在38-41周,平均孕周為(38.9±2.4)周。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后,顯示出兩組產婦在各方面不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兩組產婦均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而研究組產婦可在進行護理流程前,對護士實施分層管理[2]。具體有以下幾點:①在層次管理中,要按照要求合理分配護理人員的職權。期間,醫院還需要為此建立出相應的護理工作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的方式。②全面落實小組管理。在此環節中,可選擇3名普通護理人員和1名資深護理人員為一組。由資深護理人員擔任組長,負責對成員所出現護理問題的處理;③培訓指導:
需要醫護人員加強對婦產科工作特點的了解和認識,以此能夠為護理人員制定出相應的培訓方式。在這之后,醫院護理部還要注重對各個項目的組織,并選擇一對一的方法來對護士進行分層培訓。借助這種形式,來推動護理人員培訓工作開展的有序性[3]。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對于計量數資料可用(%)進行表示,并予以檢測。當P<0.05時,則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中回收問卷為56份,其中特別滿意的問卷有20份,30份為滿意問卷,而不滿意問卷則有6份,得出總體護理滿意度為89.29%;參照組中回收問卷為56份,特別滿意問卷有10份,滿意問卷為26份,不滿意問卷則有20份,得出該組總體護理滿意度為64.29%。由此可見,研究組產婦滿意率要優于參照組,且組件數據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的護理事件產生概率對比
對兩組產婦的護理事件進行比較后,得出研究組產婦中出現護理并發癥有2例,操作失誤為1例,其他護理問題有1例,因而該組護理事件產生概率為7.14%;而參照組產婦在護理干預中出現護理并發癥有5例,出現護理操作失誤和其他問題分別為5例和3例,因而該組護理事件產生概率為23.21%。對組間數據對比后,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相關數據表明,產婦的疾病出現概率以及患病隨機性等方面要小于普通患者。針對該群體,需要醫院加強護理管理流程。同時還要積極開展護理管理工作。將所使用的分層管理模式與一般管理模式相比,能夠發現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管理,能夠對這些人員在工作中的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予以明確,進而保障護理工作開展的有序性。
通過本文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以2016年5月- 2017年9月期間來我院婦產就診的112例產婦為本次研究主體,所得出的帶調查結果顯示,即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情況。研究組中,總共回收56份有效問卷,其中特別滿意的問卷有20份,30份為滿意問卷,而不滿意問卷則有6份,得出總體護理滿意度為89.29%;參照組中回收問卷為56份,特別滿意問卷有10份,滿意問卷為26份,不滿意問卷則有20份,得出該組總體護理滿意度為64.29%。因而研究組產婦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參照組。另外,研究組在護理事件產生概率上低于參照組。由此可看出,對護理人員開展干預流程,并對所有護士進行分層管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婦整體護理效果,同時還在保障產婦護理滿意度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管理工作中,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在減少護理問題和提高產婦護理效果上具有重要意義[5]。因而值得我院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王惠.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3):83-84.
田夢琪.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質與量的綜合評估體系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0):149-151.
肖敏,林敘君.基于病例分型的護士分層級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8,42(06):612-614.
梁艷華.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3):145+147.
高文麗.婦產科護理管理中護士分層管理的應用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