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書蓮
摘要:物理研究的是物質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運動的規律,其分支主要為聲、光、電、熱、力五大研究類別。無論是五大分支還是研究內容從中我們都不難發現物理是一項抽象度很高的學科。而對于這種抽象度很高的學科,我認為最好的教學方法即是實驗教學。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影響
引言
這樣一項概念性極強抽象度極高的學科對于多數學生的學習都存在著不同程序的困難,很多學生很難‘腦補出教師提出的‘力的相互作用之間每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運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增加一個實驗本著科學的探索精神,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任務以及作用
(一)結論通過實驗得出
物理不僅需要極強的邏輯性思維更需要一個很好的記憶能力,首先應該記住那些由過去的物理學家,通過實驗通過計算得出的實驗結論以及實驗概念。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做到綜合運用才會有所說的邏輯性思維能力。通過實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做到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運用。
例如,在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課程學習中,物體下落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自身的質量無關。我們可以首先提出問題,物體的下落速度與自生的質量有沒有關系。將觀點不同的學生分成兩個組進行實驗,選擇有一定質量且質量不同的兩個木塊,從同一高度以初始速度為零的基礎上進行自由落體的實驗,實驗最好進行三到五次,提醒同學實驗數據的偶然性,最后將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得出最后的結論。通過一個很小的實驗數據來進行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驗證得出相應的結論,學生自己動手做出的實驗結論不需要刻意的記憶就能形成理論并且能夠得到很好的運用。
(二)通過實驗對教學起到的作用
通過實驗使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抽象的物理理論,獲得真實具體的實驗結論,將書中的公元前以及上個世紀的理論,通過實驗重現,使學生更能理解與認識生活中的理論皆可以通過物理進行描述,教師在實驗中進行指導并且進行歸納總結和概括,將學生得出的結論上升到理論的層面。實驗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提高他們對問題的認識以及理解真正的物理理論。
二、正確的認識并且完善實驗教學
(一)傳統意義上實驗教學的局限性
傳統意義上的實驗教學,教師只是在進行一項實驗,做的僅僅是教材中的實驗過程,幾乎沒有一套完整的實驗設計理念,死板普通的實驗過程很難做到使學生真正的理解,以及通過學生的反應來調整實驗中的問題。這樣的實驗很難讓學生真的理解到實驗應該起到的作用,反而還可能使學生對實驗產生誤解,
(二)進行創新型實驗設計使實驗起到真正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創新實驗,通過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分析以及現有教學方法的進一步的理論研究做出創新實驗設計的教學環節。例如,用一個開關,兩個不同大小的電阻,一個小燈泡,若干根導線組成串聯、并聯電路。觀察不同電路對小燈泡的亮的的影響。然而,這種控制變量法是實驗的一種思維,可以運用到多種實驗中去,不僅節省實驗的時間更能加深學生對實驗所言驗證的實驗理論的理解。
同時教師可以更改成績的評定方法,將實驗計入到總成績中去,增加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以及實驗的運用能力。例如,在考試中設置實驗報告,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得出相應的實驗報告,在習題中增加實驗儀器的使用,練習使用游標卡尺,讀出游標卡尺的度數,螺旋測微器的度數,這些基本的實驗內容來加深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
三、實驗教學對教學的影響
通過對實驗的正確運用,避免機械化的使用實驗,運用創新型的實驗方法。合理完整的傳授學生固有的知識問題,使學生正確的認識實驗正確的運用實驗,使實驗達到他應有的作用,使學生得出相應的理解與分析。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完善教師的教學方法。
(一)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實驗能有限的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內容變的有生機,,增加學生的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利用打點計時讀出點之間的距離來證明速度與位移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整合來得出相應的公式,從而得到相應的理論知識。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二)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進行一次實驗首先要要有完整的實驗內容,這就需要學生進行實驗設計。通過實驗能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這是物理學習中很重要的兩個能力,通過這些能力的提高方法的運用,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物理知識。
四、總結
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現象均可以用物理的知識進行解釋,物理學家通過重復的實驗,大量的計算得出的結論,通過實驗向學生進行傳授,用實驗來像學生解釋定理公式以及結論,將抽象的物質具體化,讓他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理論的真實性客觀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完善高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志鵬.《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學習進階研究》, 學位論文 河北師范大學 2014
【2】段剛.《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術期刊 《讀寫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3】周建輝.《試論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 學術期刊 《南北橋》 2016年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