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麗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開拓思維、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徑,優化課堂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小學是學生一生接受學校教育的初始階段,正恰又是學生處于對世界萬物保有一顆好奇的心的心理成長階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積極探究中掌握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為他們的深入探究打好基礎,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引而不發;團隊能力;夯實基礎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在于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能否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如果學生無法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無論怎么努力也是屬于無力教學。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達到學習效果的強化。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起步與奠基階段,對其將來的數學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老師們應當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積極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文就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方法的思考進行探討。
一、引而不發,培養學生樂學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索,自己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課堂教學時要體現“兩主”作用。教師可用適當的手段對學生思路進行引導,但為了讓全體同學的主體性得到更充分發揮,心理潛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師沒必要“發”(把知識點直接加以解說),而是誘導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自學。利用“誘思導學”為后面的教學過程做好鋪墊,這樣,學生的整個認識系統就會被激活,并高速運轉起來,就會由最初的興趣萌芽狀態進入到主動探索理解新知識階段。
二、數學課堂授課流程舉例
在一堂完整的教學課上,老師首先要以開場語引出今天要講的內容,然后請同學們討論思考本堂課的相關內容。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概念。在老師引入這個概念之后,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真假性。在給同學們十分鐘討論時間后,若同學們沒有好的想法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拿出他們的三角板,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的內角的和。在老師給出這個假設之后引導學生繼續討論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這個理論具有普遍性嗎?當學生得出肯定的結論之后再公布定理,然后謹記要對學生積極探索的行為做出表揚。
三、鍛煉學生團隊學習的能力
團隊學習是另一種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方式,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團隊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發現他人的優勢,取長補短,推動自身發展。那么怎樣開展團隊學習呢?首先,要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合作小團隊。根據學生的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由3—5人構成一個團隊,同時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團隊中都配有優、中、差三種情況的學生,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帶著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并且,在劃分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重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盡可能地讓學生自由組合,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就是積極推動團隊活動的開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為團隊合作提供機會,就比如在《三角形的認識》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自我討論為什么“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還可以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條件,讓他們去自己嘗試,通過數據的記錄和分析,來形成對這一理論的正確認知。
四、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每一位小學生對數學的接受能力不同,教育是面向全體小學生,旨在讓不同小學生得到不同發展。小學生在基礎知識、反應能力、學習能力各有差別,教育工作者要根據整體小學生的掌握情況靈活調整教學要求和講課進度,布置難度不同的作業,想方設法來引導小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數學知識,達到“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例如在講授《找規律》時,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題目,做到“對人不對題”,從小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出發進行教學,當然,對思維能力較差的小學生,可以采取由易到難的辦法層層遞進,不斷提升其學習信心,從而培養其主動學習意識。
五、夯實學生學習數學基礎,提高數學學習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是教師極為看重的時期,小學數學教師為了更好的響應新課程改革中教育專家對數學教師提出的通過有效的數學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數學素養的口號,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的夯實。一步一腳印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秉持的信念,幫助學生在學習,接觸數學的開始階段就夯實數學基礎。夯實數學基礎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牢記的教學任務,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課堂上,要注意運用新授的課文緊密圍繞數學的基礎小知識在一起,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基礎,在新課學習和舊課溫習的過程中掌握牢固的數學學習基礎。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學生實時的數學學習能力動態變化,基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的變化隨機應變,設計優良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六、適當地給予學生評價,鼓勵其繼續發展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其他條件,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認識到小學生希望表現自我、渴望獲得關注以及好奇心強的特性,來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在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要求,推動數學教學實踐、學生自我發展。而正確的評價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評價要有全面性。教師在給予學生評價時,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評價。第二,評價要有公平性。教師在評價時,一定要秉持公平的態度。將整體評價與平時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分開點評。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明白,學生與學生之間只存在個體的差異,沒有其他的不同。第三,評價要有綜合性。教師在評價時要從整個教學活動來思考,綜合考慮平時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和考試成績等多個方面的因素,給予學生一個客觀而公正的評價,為學生以后發展指明方向,推動學生不斷進步。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一定要積極去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要積極去激活課堂中的快樂因子,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然后通過引導和鼓勵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最后再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教學水平,從而不斷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素玲.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7(2).
[2]穆傳貞.淺析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2).
[3]沈麗芹.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J].才智,201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