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素質教育是當今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目標,它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占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就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這一問題,從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學習熱情、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四個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總結出素質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質量也就隨之提高了。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學質量;自學能力
所謂的“應試教育”是把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主要目的,也就是十分看重孩子們的考試成績,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側重于按部就班的教學制度,這種教學制度比較片面,起不到讓孩子們全面發展的作用,在現實數學教育中也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因此,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高孩子們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應從閱讀做起,閱讀對于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來講是一個基礎,老師應該對閱讀材料內容逐字、逐句地領學生們進行閱讀,讓孩子們感受到到閱讀的樂趣,在閱讀的過程中,把重點詞句和段落摘抄出來重復進行閱讀,并給出一個較好的記憶方法,在此過程中,標上特殊標號。提前預習對孩子們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孩子們對所要學的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例題來講,要引導學生先仔細讀題,然后進行審題,最后確定最佳解題方法。鑒于初一的學生在閱讀方面比較薄弱,教師們一定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等學生們逐漸形成閱讀的習慣后,老師們就可以按照大家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側重點和容易犯錯的地方總結出閱讀大綱,從而給出相應的思考題,讓大家帶著疑惑全面地進行閱讀數學材料,同時還可以充分在課外時間相互交流、相互促進,使大家多次閱讀,找出正確結果,補充之前閱讀的不足之處,逐步提升自身的閱讀質量和水平,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當下的數學教學中,經常出現和老師的教學大綱、教學活動相背離的現象,造成了教和學偏離,這就是所謂的“離教現象”,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這種現象主要是在課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復習,不總結,從而導致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下降,大家因為“不認真聽、不認真做”到“聽不懂,不會做”,這就使教和學相背離,兩者起不到互相促進的作用。作為教師,在教學當中,如何避免“離教現象”就成為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了,本人認為最根本的辦法應該是創新教學方法,全面調動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幾何知識時,大家一致認為鞏固一遍就可以掌握,無意識的就產生不重視之感,在課堂上明顯表現出了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由于這種原因,我們不僅僅是讓大家認清常見的幾種形狀,如,三角形,四角形,梯形等,最主要的是把幾何知識中的相關知識點穿插進來,如,對頂角,平行線等,還有面積、體積、周長、角度等的計算,并用教具進行演示,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大家的求知欲,同時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踴躍提出疑惑的問題,老師當下解決,同學們也可以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然后選出一個代表,把共性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這樣師生互動就做到了,最后,老師總結所學知識,學生們也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勤思考、多動手,讓他們養成反問問題的習慣,把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習的主動性增強,這也能大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三、注重大家運算能力的培養
對于數學來講,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但是運算能力的高低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所在,運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們的運算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上,引導學生積極把“被動學”變為“主動學”,增強學生們的求知欲,有“學不夠”的感覺,同時大膽向老師提問。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先把例題給出,就可以讓學生先獨自進行審題、分析,然后到講臺上進行講解,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能力,把他們自己心里的想法表達出來,遇到不懂得,老師再給予幫助,這樣印象較為深刻,理解也比較透徹。這樣也可以鼓勵學生把老師要講的內容讓大家先說,這樣的優勢在于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哪怕出錯了也不必擔心,最后老師可以總結,把正確的思路講解給學生,把出錯的知識點著重寫出來,多做幾個例題進行鞏固,從而鍛煉學生們的運算能力。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一題要想用多種方法進行解決,多種方法最終可以解決同一問題。這是培養孩子們采用靈活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多做題是提高數學成績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其實對于其他課程來講,也是有效果的。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做題存在著枯燥的弊端,大多數學生做題的興趣不高。其實,題目并不在于數量多,而在于精,所謂“精”是指題目要具有代表性,不是單純地對概念、定理進行總結、值得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們要集思廣益、舉一反三,用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答題,這樣學生們就能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一個知識網,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正確解決各種題目。
思維質量除了在課堂上的訓練,還應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老師要從課堂里走到課堂外,讓大家多閱讀、多思考、多實踐,盡量拓寬學生們的思維,使大家的知識面得到擴充,邏輯思維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從而選擇最為獨特的解題方法。
參考文獻:
[1]宦玉潔.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8).
[2]侯雪.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動手實踐”實施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3]張永政.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方法和思想[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9).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