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俠
摘 要:教學方式能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應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教師要讓他們敢于敞開心扉,相互成為可以信賴的朋友。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前提。
關鍵詞:心理健康;課堂教學;策略
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那么,怎樣才能上好心理健康課呢?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方式靈活,營造愉悅氛圍
課堂教學一定要迎合學生的心理,要輕松、精彩、讓人回味。說話的方式應采取和他們聊天的方式,所以我設計的課都是多讓學生活動、參與,自己去分析、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對他們所說的進行歸納、小結、點撥,適當?shù)臅r候講一些小笑話、小故事,使他們從中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比如我們在上“不良情緒的調(diào)試”一課時,同學們說了許多,最后我給他們講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瞎趣”,說的是一個高度近視的人由于眼睛不好而鬧出許多笑話的事。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我問他們:“他都快瞎了,怎么還這么快樂啊?”學生搶著回答:“他看問題的態(tài)度正確。”“他能笑對人生。”“他對生活充滿希望。”“他會自我安慰。”“他幽默。”……這些都是我們調(diào)試不良情緒所要用的方式方法,同學們自己做出了總結。
課上我們還經(jīng)常搞一些心理小測試,這也是受學生歡迎的欄目之一。比如講情緒問題時,讓學生“測測你情緒的穩(wěn)定度”等。講人際交往時,我們搞了“你的交往能力如何”等等。每次公布答案時,你就能看到有的同學眉飛色舞,有的瞪著答卷默默不語,有的同學對我講:“我特別喜歡您讓我們做的心理測試,它讓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試著去改變自己。”
另外,我在課上緊張之余放點輕音樂,讓學生放松一會兒。看有關錄像片。還有的課上把例子制作成幻燈片提高學生的興趣。總之,我力求將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歡快的環(huán)境中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
二、認真聆聽,與學生做朋友
怎樣才能讓全體同學都敞開自己的心扉呢?治療心理疾病的靈丹妙藥是首先給他一個發(fā)泄的機會。我決定和同學們一起開展“文筆交流”活動。我對他們講,寫什么事都可以,只要你是在實話實說,發(fā)泄也好,批評也行,不滿也可以,困惑也可以。不用擔心對與錯,不用擔心同學或老師家長知道,我會替你保密。把你的心事告訴我,即使我不能幫你徹底解決問題,但我一定會用心去聽你的無言的傾訴,因為我們是朋友。學生交上來的文章是我始料未及的,有成長中的煩惱,有解不開的困惑,有真誠的感謝,有的則是對課程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字字句句都是真情的流露,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們確實相信我,真的把我當成了朋友。
有一位同學向我講述了他的煩惱,他的媽媽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獨自帶他回到長春,情緒非常不好,偏偏又下崗了,脾氣更壞了,動不動就發(fā)火。這個孩子性格內(nèi)向,看著媽媽的樣子不知如何是好,說到家中就像進入“火藥庫”,處處留心,生怕一點小火會使媽媽爆發(fā)。老師您幫幫我吧。看來孩子確實是難住了,我找他談心,告訴他我對于你媽媽所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非常了解,對于她的心情也非常理解。是生活的坎坷讓你媽媽心理出現(xiàn)了不平衡,她確實很難。要理解媽媽的難處,多幫她,尤其多和她聊些讓她高興的話題。你是她生活的精神支柱。你若也不理解她,她會更加難過的。孩子真的努力去做了。情況有了好轉,前些日子這個孩子找到我說她媽媽找到了一份工作,心情比以前好多了,還說他經(jīng)常和媽媽聊天,等畢業(yè)工作了一定好好孝順媽媽。我真替這位母親高興,她的兒子撫平了她心頭的創(chuàng)傷。
“文筆交流”活動使許多學生和我成了知心朋友,他們與我無話不談,有時我并幫不上什么忙,可他們說:“只要和您說說,您在聽心里就舒坦了。”“老師,您是我的大朋友。”“感謝心理健康課,它不是課,而是在教我們?nèi)绾巫鋈恕!薄拔伊私庾约海€知道如何面對挫折。”“我喜歡上您的課。”……這些都是學生的真心話,在高興之余我更加感到責任的重大。
三、一點收獲體會
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們對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課做出如下小結:這種課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教學模式就又成了照本宣科、單純說教的課。我們借鑒了情境陶冶教學模式,但又突出了我們的特點:課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敢于講話,讓學生在相互碰撞中互相有所感悟。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說和講而是啟發(fā)、引導。尤其是當學生討論疑難問題時,教師要起到畫龍點睛的導向作用,最好使學生有茅塞頓開的感覺。這就對老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教師要努力學習有關的心理學知識。近年來心理學發(fā)展得非常快,所以要跟上形勢就要吸取課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再有就是及時掌握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我們還應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去努力探索,才能使我們的課得到不斷提高。
如果我們大家都來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我想這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會是十分有利的。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