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芳玉
摘 要:在現代的教育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可以通過選取班干部的方式來幫助其管理班級。這樣班干部可以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鍛煉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也分擔了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讓其更加集中到班級學習成績的管理上去。在此主要分析了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班干部
在小學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來,若是每件事情都需要老師親力親為,那么老師的精力肯定不夠,最終導致老師也無法很好地管理班級。所以在小學班級的管理中,可以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讓他們從小就多進行鍛煉。老師應該改變觀念,充分地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管理作用。
一、提高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自我管理意識其實就是學生自我克制、自我服務的一種能力。而且這種自我管理意識是發自學生內心的,他們具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所以要想提高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首先要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學習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的自律性得到很好的提高,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學校里,還可以開展一些游戲來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另一方面,老師要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因為每個小學生都是心靈純潔無瑕的,他們樂于遵守紀律,也更愿意配合老師的管理工作。不過小學生還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就是比較活潑、好動、愛玩,所以在課堂上,不免會違反一些紀律。這個時候老師應該做到有針對性地對待。比如,一些學生本身自我管理的意識就非常強,所以正常的管理就好。而一些學生本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差,這個時候,就應該看到他們的進步,從而多對他們進行鼓勵,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也為之后小學生的自主管理班級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營造出和諧融洽的學習氣氛
在傳統的小學課堂上,“嚴師出高徒”這句話被不少家長和老師奉為至理名言,老師一進教室,立刻“鴉雀無聲”,但是這樣“嚴師”形象會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變少,在課堂上老師一直是一種嚴師的姿態以及不會出錯的形象處在學生的心中,老師在小學生的心中是和藹可親、無話不說的。一般對于老師的話言聽計從,很難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所以在現代的小學管理中,先要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從而逐漸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提高他們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
三、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進班級管理時,只靠班主任一個人進行管理顯然是不夠的,這不但會給班主任造成很大的工作負擔,同時管理班級的效率也不高,最終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發展。所以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還需要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當然在這其中肯定不能放任小學生自己隨意地對班級進行自主管理,這樣的管理肯定也會出現問題,這既是一種不負責任,也無法很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要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很好地做到班級管理工作。老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班干部在遇到問題時要積極尋找老師的幫助。而老師在管理工作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也可以和班干部一起協商來進行解決。因為班干部對于課堂的情況和其他學生的特點更加了解。例如,在現代的教學中,學生很容易出現一些厭學的問題,像這些問題一般班干部可以最早地發現,這個時候便可以和班主任商榷方法,是教學方法的原因還是學生自己的原因,如果要改變現有的教學方法,班干部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老師也可以抓住現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消除他們厭學的情緒。
四、優化班干部的競選機制
在很大的程度上,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效果主要體現在班干部的選任上。所以班級的班干部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班主任一定要優化班干部競選的機制,保證選擇出的班干部是眾望所歸,每個學生都可以心服口服,即便一些學生在投票時沒有投這個班干部,但是對他當上這個班干部也沒有意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之后的班級管理效率。例如,班主任可以制定班干部的競選機制,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加強自律,從而來競爭這個班干部的位置,在此期間,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學生也要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而且班干部這項工作并不是一直固定的,而是能者居之,保證班級管理的效率。比如,班級可以制定出值日班長的輪換制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可以當班干部以及班干部的日常工作都是些什么。在這樣的制度下,學生之間的競爭便會變得更強,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綜合能力會得到全面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的任務非常繁重。因為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很差,在管理時更是困難,而且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很難顧及各個方面的工作。為了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要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
參考文獻:
周倩妍.例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3(8):140-141.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