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雙龍
通過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思維與溝通能力。有效的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成長,促使學生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真實的情感。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工作,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口語練習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壓力也在逐漸增加,對人才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
要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交流,引導學生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在有效互動的影響下實現學習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積分制的方法,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當積分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學生可以換取學習用具等獎品。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提升學生的文學底蘊
想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必須提升學生的文學底蘊。但是,學生受到年齡與學習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所積累的知識相對較少,在口語交際中很容易出現不和諧的問題。
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積累入手,借助有效的積累幫助學生延伸自身的知識層次,確保學生能夠在交談中實現有效的交流,掌握好不同問題的處理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詩歌朗誦,通過閱讀與朗誦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幫助學生理解語言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語言任務,要求學生準備相應的記錄本,鼓勵學生主動積累自己喜歡的內容。
三、幫助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
學生受到年齡等因素的影響,不僅詞匯量貧乏,還沒有足夠的交際經驗,這就使得學生在面對其他同學或教師時,常常表現出面紅耳赤、語無倫次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來指導學生。
第一,教師要為學生營造運用普通話進行交際的語言環境,以此將學生帶入普通話的環境中,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第二,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第三,教師要鼓勵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提升學習的主動性,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主動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第四,教師要肯定學生的表現,當學生在交際中展現出一定的進步后,教師要及時表揚,以此來保持學生主動交際的動力。
四、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后,往往會主動探索知識,同時在學習中產生愉悅感,主動進行嘗試與創新。但是應當要明確的是,興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后天實踐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因此,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主動開口說話。
教師可以采取實物演示或是借助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來進行教學,鍛煉好學生的交際能力。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記者采訪的一些錄像,然后要求學生做好選題工作:先通過網絡或相關書籍收集有關資料,然后通過采訪其他同學或教師,了解做好記者的必要條件。
這種訓練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保持學習的動力,從而積極參與到口語交際中。
綜上所述,小學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階段,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意義,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幫助學生積累文學與語言知識,并強化好學生的交際能力,再借助豐富多樣的方式來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城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