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婷
摘 要:師愛是平凡而又偉大的,是發自內心由衷的熱情,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沒有教師的愛,也就不可能有學生的樂學。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在教育實踐中如何做到愛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愛就成了維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拉近了師生之間心與心的距離。
關鍵詞:師愛;情感;距離
案例描述
1.人人都當小老師
班上有個學生小林,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學生,由于他從小在農村長大,普通話說得不好,所以在班集體里,他顯得更加沉默寡言。課堂上害怕講話引起同學們的笑話,所以就很少發言,很少讀書,課后也不愿和同學一起說話、玩耍。每每看見班上的同學在一起嬉戲打鬧,而他一人孤孤單單坐在教室里時,我就特別心疼。于是,我就經常利用下課時間和他談心,鼓勵他,并在班上開展了“人人都是小老師”的活動,讓班上所有的同學每天每人教他說一句普通話。同學們的興趣都很高,都愿意當小老師。為了教好他,他們平時更加努力地說好普通話,而他在學普通話的過程中也漸漸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對他的點點關愛。漸漸地,他開始愿意接近班上的同學,主動和他們交談玩耍,久違的笑容也常常掛在臉上。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是細膩的,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和關懷,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我們才能理解、幫助他們。
2.變形記
王某是一個做事拖拉的孩子,經常上學遲到,作業也沒辦法按時完成,學習積極性和態度都很差。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小王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只能管其生活,輔導不了學習。這樣的情況導致小王我行我素,每天放學回家看看電視,吃吃零食,非要到晚飯之后才能寫作業。作業質量可想而知了。一天中午,我特意早早來到學校,和他進行了談話。
“你喜歡英語嗎?”
“喜歡!但我學不好!”
“那你想不想把英語學好?”
“想!”
“你知道怎樣才能把英語學好嗎?”
“知道。上課應該認真聽,課后按時完成作業。”
“你很聰明啊,知道學習的重點在哪。如果你把這聰明勁兒放在學習上,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內課外的作業,你的成績肯定會進步的,大家也會對你刮目相看的。你想改變嗎?”
我用期待的眼神望著他,他想了想后認真地點了點頭。我用贊許的目光看著他說:“男子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只要你能堅持一個星期每天按時完成作業,老師一定選你做我的‘小助手。”
“真的嗎?”
“當然!”
“好,老師,我一定做到。”
第二天他不但按時完成了當天作業,還把前兩次缺的作業也補寫了,書寫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在班上將他好好表揚一番,還給了他一張激勵書簽。他拿著書簽緩緩地走向座位,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小小的鼓勵,對他卻是關鍵的推動力,讓他在向上、向好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在后來的一個星期里,他果然每天按時完成作業。
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一次做作業拖拉,也沒有出現少寫或不寫作業的情況。我也實現了我的承諾,讓他成為老師收發作業的“小助手”,他學習英語的勁頭更高漲了,課堂上也活躍了許多,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整個人也自信、開朗了許多。這樣的孩子其實最單純,因為他缺少愛、缺少關注,當老師把愛和信心像陽光一樣灑向他,他就像向日葵一樣迎著陽光,努力向上生長。
3.“孩子王”
面對那些需要呵護的孩子們,我覺得這稱號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鍛煉。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一起暢游知識王國,通過各種游戲方法來了解這些有趣的知識。下課后,變成“孩子王”的我又和大家打成一片。操場上,留下了我和孩子們的歡歌笑語;教室里,響起了我和孩子們讀課外書的朗朗書聲;包干區里,留下了我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勞動時的身影;運動場上,孩子們為了取得好成績努力拼搏,我也像孩子一樣給他們加油。誰贏了,準會向我喊道:“老師,我贏了!”那樣子像是得了奧運冠軍。我呢,準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不忘說一聲:“你真棒!”一段時間過去了,孩子們再也不覺得老師是多么可怕。看到老師笑了,他們會笑得更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他們的勁頭更足。
我發現,最好的教育是愛。愛孩子,相信孩子,相信他們的潛力是巨大的。不管是班級的優生或者是后進生,都是班級的一員。當老師用愛的目光看著坐在三尺講臺下的孩子們時,我們的肩上有責任,心里有使命,應當拉著每個孩子的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用愛滋養每個含苞待放的花朵,因為他們那么嬌嫩、那么美好。
案例反思
愛因斯坦說過,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想方設法用愛去感染每一個學生,因為孩子需要愛、需要被認可。在這樣積極的情感中,他們才能積極努力地尋求知識。巴特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可見,師愛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我們要對學生充滿愛心,關注他們的差異,寬容他們的錯誤,尊重他們的個性,相信他們的潛能。我們不要只盯著學生的成績,而要注意每位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多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作為班主任,我沒有太多的經驗,也沒有太多的理論,我只是覺得在教育工作中,凡事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體驗!以愛之名,拉近心與心的距離,盼你們如鴻鵠,振翅高飛!
參考文獻:
[1]楊章宏.教育實驗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約翰·洛克.教育漫話[M].徐大建,譯.商務印書館,201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