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摘 要:小學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學段,對于各類事物學生并非全都認識,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想象來描述其事物。因此,為了給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其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充分重視、不斷優化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與發展,進一步提升作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作文;學生想象力;注意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作文不僅是關鍵組成部分,也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其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寫出更新穎、內容豐富的文章,其教師應結合小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特點來科學選用教學策略方法,構建更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為學生想象力的進一步發展與全面發揮創造良好條件。
一、營造氣氛,不斷豐富想象
在傳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通常都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寫作任務,寫作內容通常都是對一些典型范文的重復。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想象力也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對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特點與發展需求,科學進行作文學習情境的恰當創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作文題目,或者是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題目。在正式開展作文教學活動之前,先組織學生針對相應情境內容來進行發言討論。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氛圍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想象力的充分發揮創造良好條件,且在相互分享、討論當中也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全面激發、發揮學生想象力,促使其寫出更優美的文章[1]。
二、科學引導,強化想象發揮
小學生擁有活潑好動的天性,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具有較為顯著的思維活動跳躍性。對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拓展小學生的想象力,不僅要為學生天性的充分發揮提供有力保障,鼓勵其自由發揮想象,還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策略方法來為學生的想象行為做出科學引導,進而讓想象過程逐漸內化成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開展作文寫作之前,先將想象內容寫下來,然后與其他同學展開分享討論,促使其在此過程中懂得怎樣把握想象方向。基于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個人想象內容作出深入思考,選擇更適合的作文方法、技巧將其內容呈現出來,從而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這樣學生在完成想象后,不僅可以多次加工想象內容,其想象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拓展[2]。
另外,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背景下,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組織各項作文教學活動中,也要重視、優化多媒體數字技術的科學引用,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展開自身想象力,為后期的作文寫作積累更新穎、豐富的素材。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某篇范文的學習之后,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范文相關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對作文內容、動畫形象之間存在的差異有深入了解,以此來為其想象力的激發與發揮提供更多契機,幫助學生積累更新穎、豐富的寫作素材。
三、引導創新,合理大膽想象
在新課改背景下,除了新穎、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寫作方法的講解之外,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也逐漸重視起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想象力、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也能夠帶領學生突破傳統授課模式的種種局限,充分感受到作文學習的價值與樂趣[3]。
比如:某教師在開展小學作文寫作訓練過程中,就通過為學生敘述一段材料來加強對學生思考探究思路的引導,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創新思維、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續寫寓言故事,開展大膽想象。如,在《龜兔賽跑》中,由于兔子的驕傲、自大輸掉了比賽這一故事。在學習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繼續續寫故事。如,兔子吸取了這次比賽的教訓,及時改掉了驕傲自大的毛病,在后來的比賽中獲得了勝利等。通過這樣的續寫訓練,不僅能夠為學生想象力的充分發揮提供諸多契機,有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進一步拓展,同時,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問題分析、解決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拓展,也能夠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為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科學引導。
綜上所述,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組織各項作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正確認識到,通過不斷加強學生想象力的科學培養,不論是對作文教學環節與成果的優化,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其教師應綜合分析小學生想象力培養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基于此,探索出針對性較強的完善策略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翠貞,王梅霞.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具體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17.
[2]黃志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方法[J].亞太教育,2016(29):212.
[3]徐海玉.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應注意的問題[J].學周刊,2016(13):158-159.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