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清清
摘要:小學的班主任專業培訓,主要目的就是要改變簡單灌輸理念的傳統教育方式,傳統的小學生教育都是以學校和老師作為主導,通過培訓改變小學班主任的這種教育思維,使其擁有“家校關系”意識,并學會利用家庭教育的資源整合利用等,這也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需求,同時也要充分的重視“家校關系”在小學班主任培訓中的地位,優化框架內家校合作的教育效能,從而創建更好的師資教育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校關系;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229-01
引言
隨著我國小學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老師的素質已經成為制約課程改革的一個因素,不斷的完善和提升老師的素質和新課改的要求,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共同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家長教育與學校教育兩者間的相互滲透結果已經直接影響到教育好壞的結果,那么,班主任老師在學校和家長之間的
“橋梁”角色更加的重要。家校關系在小學班主任專業化培訓中的價值有以下幾點[1]。
“家校關系”在小學班主任專業化培訓中的價值,主要是為了形成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學生的教育環境,幫助班主任具有挖掘和利用家庭教育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了實現在家校合作的框架內構建良好的教育效能以及創造必要智力的基礎,這也是小學班主任專業化培訓中加強“家校關系”的重要出發點。
1.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培訓要重視家校關系
社會對于學校的定位就是專門為教育而建立的機構,這也是家長最認可的學校的專業職能,當學生進行小學生涯以后家長就將所有的教育任務轉移向了學校。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多數的家長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將所有的教育重點都放在了教育機構中,自己就很少參與。家長沒有充分的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使得家長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被弱化,所以在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培訓中要加強“家校關系”的理論和實踐[2]。所以在進行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培訓中,要讓班主任老師能夠充分的認識到“家校關系”給學校教育帶來的幫助和作用。為了改變一些教師憑借自己在教育和班主任專業化培訓中獲得的知識的經驗而輕視“家校關系”的情況,就要進一步建立班主任專業培訓與“家校關系”之間的聯系,使得“家校關系”在班主任培訓活動中收到一定的重視。
2.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和老師已經不再是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樣開始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成長。那么,學校教育愈來越重視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家庭教育這一方面也是尤為重要的。在小學的階段,小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是剛具有意識的形成時期。小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和空間畢竟有限,小學的這幾年學習生涯是學生必經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也僅僅是人生中一個很小的階段,但是家庭的教育和社會的影響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那么也就充分的說明,家庭教育是學生重要的基礎教育,學校和社會的教育是替代不了的。小學生的教育問題不再只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和社會共同的責任。在學校的教育中,不管老師如何盡職盡責的努力,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輔助,很難達到讓人滿意的效果。家庭教育的目標與導向是否與學校教育一致,或者說家庭教育是否能夠與學校的教育相互補充協調配合,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是具有非常大的意義的。所以,要想實現學生身心健康良性發展的目標,就需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教育工作要建立在良好的駕校關系的基礎上進行,這不僅是對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更是班主任專業化培訓的重點目標。
3.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必然的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這就促使學校要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服務。學校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長久的發展下去,就一定要想盡各種的辦法來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要想充分的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老師聯合家長的共同力量,也就是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家長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不僅能夠充分的了解孩子的成長,還是學校與家長產生信任的關鍵。從教育資源上來講學生家長來自不同行業和階層,這可以為學校帶來很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學校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持[3]。家長和學校的教育目的統一,也有效的推動了學校教育中家長參與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與家長共同擔負起了教育學生的責任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4.促進家長和班主任共同承擔教育工作
在現在的教育背景下,協同互助資源整合已經學校和家長的共同訴求,這也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提升自己教育專業化的手段之一。現在的小學校和老師已經清楚的認識到構建良好的“家校關系”的重要性,例如,某小學的三年級班主任老師,為了增加與家長的溝通更好的完成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經常的組織學生家長到學校參加家長會和教育論壇會等等,并開通了家長郵箱,這樣既有方便了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方便家長反映教育存在的問題,還方便了老師了解學生在課余生活等,這樣的方式既構建了良好的“家校關系”又能夠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結束語
結合上文,在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培訓中構建良好的“家校關系”是非常有實際價值的,不管是出于學生的健康發展角度考慮,還是出于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優勢考慮,或者是小學班主任承擔教育工作的內在需求等等方面考慮。以小學班主任老師為基礎的教育,要求小學的班主任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并完善素質來實現,并且還要重視“家校關系”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還要擁有在學校教育中與家長共同協作的意識,充分體現“家校關系”對于班主任專業化培訓的價值,“家校”共同為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環境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張祥蘭.
基于質性分析的中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研究[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2016, 30(2):67-71.
[2]?張立軍, 王曉.
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現狀調查研究[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7, 31(9):62-68.
[3]?陳小龍.
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的區域研究與實踐[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21):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