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當前我國的時代發展趨勢上來看,廣大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升級與創新優化的全新時期,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就必須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優勢,豐富新元素和新理念。國有企業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其中有優勢的,比如資本實力雄厚,但是同時也有劣勢與不足,比如創新氛圍不夠濃厚、創新精神普遍缺失等,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發展進程。在智能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深化技術創新,將成為國有企業緊跟時代發展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國有企業 技術創新 先進技術 創造精神 創新意識
國有企業技術創新與發展是不可能通過一場簡單的變革來實現徹底解決的。創新是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精髓,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技術創新并不是簡單地使用新技術,而是一項極為復雜、系統化的創新工程,更是實現變革的重要進程,這既需要企業不斷堅持,也需要企業具備技術創新的恒心與決心。因此,國有企業變革創新,必須矢志不渝地將“技術創新”放在企業經營的第一位。
一、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不足
(一)如今很多企業由于缺乏對技術創新的正確認知,再加上自身技術創新意識明顯不足,同時缺乏清晰、科學的創新規劃,從而影響了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轉型升級、結構優化的全新發展時期,只有充分注重做好科技創新活動,為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撐,才能實現最佳效果。實際上,從當前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的實施狀況來看,其理念和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相對落后,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在智能經濟的今天,國有企業只有積極適應這一技術的各項特點和創新要求,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滿足這一要求[1]。
(二)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體制相對僵化,薪酬福利與企業人員的貢獻并不能有效匹配。國有企業技術創新需要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優勢和主體作用,但是廣大國有企業實施的薪酬福利機制更多是一種標準化、格式化的制度,很難通過彈性機制調整和優化科技人員的福利待遇,這就影響了廣大科技人才的積極性。當然,很多國有企業管理者也未能掌握必要的科學技術,大多數管理者只有管理經驗,缺乏必要的科學精神,這就影響了企業的技術創新。
(三)當前國有企業技術創新,過多關注“硬性”技術上的創新,而忽略了培養創新意識,以及創新精神的有效詮釋。國有企業技術創新不僅需要引入全新的技術設備和資源,還需要企業上下形成創新意識和精神,只有將二者深度融合,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適應當前時代對技術創新的整體要求。目前,很多國有企業更多的將創新狹隘地理解為設備和技術上的創新,并未真正融入創新精神,尤其是未能形成創新意識,這限制了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進程[2]。
二、國有企業推進技術創新的具體特點
(一)國有企業關系到國家的穩定與社會民生,當然獨特的企業特征也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進程。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基本上涉及了大眾民生的各個行業,因此,國有企業往往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不僅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而且國有企業的控股方基本都是政府。所以,在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政府往往會從多個方面給予支持。從國有企業的經營實際上看,其往往比其他類型的企業在經驗上與規模上更具優勢。
(二)國有企業技術創新決策,往往十分規范。當前,我國各級國有企業都有政府機構參與管理,所以,其技術創新的方向乃至決策程序和內容等,都極為規范。因此,當前廣大國有企業在經營時,要充分發揮其科學決策的優勢,確保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理想效果。
(三)國有企業在全面推進技術創新時,往往有充足、完善的融資途徑,其資金需求大都能得到有效滿足。實現理想的技術創新,無論是新技術的引進,還是設備的采購與應用,都需要充足的資金做支撐[3]。對于廣大國有企業來說,其常與政府、銀行機構等有著密切關聯,獲取充足的資金支持相對而言更容易。
(四)國有企業在全面推進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協會、企業聯盟等協作互助,發揮集聚優勢,降低技術創新過程中的成本支出。國有企業通常是各個行業的主體,往往能聚集多個企業參與到技術創新活動中,實現行業的聯合性與包容性,從而實現國有企業創新的最佳效果。當然,結合國有企業的管理特點和經營模式來看,其技術創新決策周期較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術的創新。
三、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具體策略
(一)國有企業必須摒棄錯誤思維,形成正確的技術創新價值認知。盡管當前國有企業技術創新與發展應用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其管理技術與經營技術迅猛發展,并且凸顯了技術革新的價值優勢。因此,國有企業必須樹立“上下一盤棋”的發展思維,將技術創新貫穿企業發展的整個階段。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成熟,國有企業雖然具有行業上的優勢,甚至在部分行業處于“壟斷”地位,但其在經營過程中,必須積極形成技術創新思維,融入時代精神,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推進技術創新與發展[4]。
(二)國有企業要完善薪酬福利制度與技術革新,與企業管理全面融合,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讓國有企業的技術革新實現根本性優化。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需要審視當前的時代環境,借鑒其他企業的先進經營方式,將技術革新與員工薪酬福利機制相結合,讓企業的技術革新活動能夠真正、有效的融入到企業發展中。技術革新是多方面、多流程和全方位的活動,為實現其最佳效果,就必須樹立以員工為主導的理念,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技術創新得以真正踐行。當然,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其自身具有相應的社會職責。所以,國有企業想要真正有效做好技術創新,就需要融合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和社會職責。
四、結語
當前是技術引領發展的全新時代,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創新能力都已成為影響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技術創新才能實現真正的創新與發展。技術的創新與完善,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所在。就我國國家性質以及社會制度而言,國有企業是維護國家穩定和大眾福利的命脈,在參與市場競爭與發展等諸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壓力。因此對于廣大國有企業來說,只有堅持技術創新與科技進步,才能真正實現產品革新和經營理念的全面優化。
參考文獻:
[1]王冉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制度供給促進技術創新的作用機理分析——以美國電影產業為例[J].學術論壇,2016,(01):112-113.
[2]肖葉,賈鴻.我國地方政府間稅收競爭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探索[J].財會月刊,2016,(12):103-105.
[3]熊勝緒,李婷,馬自星.互補知識對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中介作用[J].珞珈管理評論,2017,(12):180-181.
[4]王帆,張雪芳.實體企業金融化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分析[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9):132-133.
(作者簡介:王文豪,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