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邦古麗·吾布里 馬瑛 丁桂鳳
[摘要] 目的 探討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對妊娠結局和產婦產后恢復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5年7月~2017年7月新疆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產婦6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產婦采用傳統體位分娩聯合傳統娩肩法進行分娩,觀察組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進行分娩。分娩結束后,對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產程時間、產婦產后恢復和生殖道損傷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鎖骨骨折和肩難產發生率,產后2 h出血量和產痛均較低,分娩控制感較高;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總產程時間均較短,產后泌乳量均明顯升高,子宮高度、惡露排出量和焦慮程度顯著下降,產后尿潴留和會陰Ⅲ度裂傷發生率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能夠有效改善妊娠結局,有利于產婦產后恢復,能夠縮短產程,降低生殖道損傷程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自由體位分娩;自然娩肩法;妊娠結局;產后恢復
[中圖分類號] R7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10(b)-0066-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ree position delivery combined with natural shoulder delivery method on pregnancy outcome and puerpera postpartum recovery. Methods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7, 68 cases of puerpera admitted in Urumq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table method,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delivered by traditional position deliver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shoulder delivery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ree position delivery combined with natural shoulder delivery method. After the childbirth, the pregnancy outcomes, labor duration, postpartum recovery and reproductive tract injuries after childbirth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neonatal asphyxia, clavicular fracture and the incidence of shoulder dystocia, 2 h postpartum blood loss and labor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control sense of deliv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total stage of delivery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lactation volume was higher, the uterine height, lochia discharge and anxiety were lower, the maternal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nd perineal laceration Ⅲ degre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Free position delivery combined with natural shoulder delivery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facilitate postpartum recovery, shorten the delivery process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genital tract inju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Free position delivery; Natural shoulder delivery method; Pregnancy outcome; Postpartum recovery
妊娠屬于女性特殊時期,分娩是每個產婦都要經歷的過程,產婦在此時期承受生理及心理的雙重影響,同時產婦的適應能力也會受到分娩過程的影響[1-2]。近年來,剖宮產率日益升高,雖然剖宮產能夠有效緩解分娩過程中的疼痛,但是存在局限性,產生的并發癥可造成極大影響,故而機體處于正常狀態下,臨床醫師多提倡自然分娩,并尋求有效的措施降低剖宮產率[3-4]。自然分娩對母體的損傷小,出血量少,并且利于產后恢復,但是自然分娩也可能對新生兒和母體造成損傷,因此選擇最優的分娩方式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5]。仰臥位分娩利于醫護人員常規檢查和接生,但是該體位分娩方式限制骨盆可塑性,進而影響會陰側切率,增加胎兒下降的阻力,增加產婦的不適感,延長產程,同時仰臥位分娩易產生低血壓綜合征[6-7],自由體位分娩可提高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從而降低剖宮產率,最終降低剖宮產造成的并發癥[8]。在分娩過程中,胎兒頭部娩出后,部分胎兒的前肩與產婦的恥骨發生嵌頓,致使其雙肩難以分娩,出現肩難產,雖然發生率低,不過一旦發生,造成的損傷即十分嚴重,采用等待宮縮后自然娩肩法助產能夠最大限度地預防肩難產[9]。國內對于自由體位分娩和自然娩肩法的研究較多,但是在分娩過程中聯合兩種方式的研究較為少見。本研究對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對妊娠結局和產婦產后恢復影響進行研究,旨在為臨床改善母嬰結局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7月~2017年7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并進行分娩的產婦6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年齡24~35歲,平均(28.67±3.15)歲;身高150~173 cm,平均(162.53±8.15)cm;體重49~79 kg,平均(63.82±9.24)kg;孕齡37~42周,平均(39.13±0.87)周;初產24例,經產10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例,高中及大專13例,本科及以上9例。觀察組年齡25~36歲,平均(28.72±3.23)歲;身高151~172 cm,平均(162.36±8.09)cm;體重50~80 kg,平均(63.96±9.17)kg;孕齡38~42周,平均(39.25±0.71)周;初產23例,經產11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例,高中及大專12例,本科及以上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單胎足月分娩;②臨床資料完整且依從性高。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肝、腎等重大臟器病變者;②神經意識障礙者;③胎位異?;蛱ツぴ缙普?;④胎頭高浮、頭盆不稱或骨盆狹窄者;⑤合并妊娠期高危因素和并發癥者。
1.3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傳統的仰臥位分娩,待胎兒頭部娩出后,采用傳統娩肩法。觀察組產婦采用自由體位進行分娩,待胎兒頭部娩出后,聯合等待一次宮縮自然娩肩法。具體方法如下:在分娩過程中根據產婦的舒適度和個性化,選擇站位(靠墻站立,雙手抓住扶手)、坐位(坐于分娩球上,抓緊扶手,踩在支架上,左右晃動或上下彈坐)、跪位(跪在軟墊子上,身體前傾,雙手抱住分娩球,頭部緊靠分娩球,向四周晃動)、蹲位(抬高床頭至90°,產婦背靠床頭蹲坐)、俯臥位(把分娩球放在床上,產婦上身趴在球上,腰部前后左右晃動)等,依據產婦的個人情況及當時的需求,隨機選擇體位并變換。在不同體位下,子宮口全開,能夠自主用力時,采用側臥位或俯臥位或半坐位接產。胎頭娩出后,由助產護士清理呼吸道,囑咐產婦放松并哈氣,待胎頭外旋轉和胎肩緩慢下降至自娩前后肩。
1.4 觀察指標
分娩結束后,由兩名專業的醫護人員對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和產后恢復情況統計分析。①妊娠結局:對比剖宮產率、產后2 h出血量、分娩控制感和產痛,同時對比新生兒窒息、鎖骨骨折和肩難產發生率;②產程時間:由專業的醫護人員記錄兩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產程總時間;③產后恢復狀態:對比張力性尿失禁發生率、產后產婦的焦慮情況、子宮底高度、惡露排出量和泌乳量;④生殖道損傷:對比產后尿潴留和會陰Ⅲ度裂傷發生率。
1.5 評價標準
1.5.1 分娩控制感 應用分娩控制量表[10]評價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分娩控制感,共計29各項目,包括14個正向計分和15個反向計分,以肯定陳述表達,如感到緊張、感到激動等,每個條目均為7級評分,1~7分別代表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總分為29~203分,得分越高表示分娩控制感越好,反之分娩控制感越差。
1.5.2 產痛 產痛分為4分,0分(無痛):稍有不適感和腰酸痛;1分(輕度):輕微的腰酸疼痛,能夠忍受;2分(中度):明顯的腰酸疼痛,呼吸急促,基本上能忍受;3分(重度):嚴重的腰酸疼痛,且無法忍受,需要使用止痛藥,或者自主神經紊亂[3]。
1.5.3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情況用阿氏評分評價,主要評價內容包括新生兒出生1 min內呼吸、心跳、張力、反射和膚色5項體證,共計10分,正常為8~10分,不高于7分為窒息[5]。
1.5.4 尿潴留 診斷標準:產婦在產后6~8 h內排尿困難,只有少量的尿液從尿道溢出,或不能自行排尿,或產后尿量明顯減少,并且排尿不暢,伴隨有排尿不盡的感覺,超聲檢查發現膀胱殘余尿量超過100 mL。
1.5.5 張力性尿失禁 診斷標準[11]:產后6~8周內,當產婦打噴嚏、行走或咳嗽等腹壓增加時,尿液不自主流出,腹壓降低,則尿液停止,泌尿系統無感染癥狀,尿常規結果正常,并結合臨床相關檢驗做出明確診斷。
1.5.6 焦慮評分 采用視覺模擬焦慮量表[6]對產婦產后焦慮情況進行分析,總分為0~10分,0分表示無焦慮,10分表示焦慮度最強。
1.5.7會陰裂傷 產婦會陰裂傷分度[12],共分為3個等級:Ⅰ度,會陰部皮膚和陰道口黏膜撕裂;Ⅱ度,會陰體肌層和陰道后壁黏膜裂傷,及陰道后壁兩側溝撕裂;Ⅲ度,肛門外括約肌斷裂,會陰側切口撕裂,陰道壁沿側切口撕裂超過2 cm。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結局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鎖骨骨折和肩難產發生率,產后2 h出血量和產痛均明顯較低,而分娩控制感顯著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產程時間的差異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總產程時間均明顯較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產后恢復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量均明顯較高,而子宮底高度、惡露排出量和焦慮程度較低,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兩組產婦的張力性尿失禁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4 生殖道損傷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尿潴留和會陰Ⅲ度裂傷發生率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分娩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自然分娩對于母嬰有巨大好處,故而在自然分娩過程如何避免產傷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5],分娩是否順利受到產力、產道和胎兒的影響,如果能正確處理好上述幾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減少難產[13-14]。隨著剖宮產技術的發展,更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導致剖宮產率逐年升高,所以減少復雜的醫療干預,在自然分娩的同時保證產婦和嬰兒的安全健康[15-16],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并不滿足于現有的醫療服務,分娩方式在不斷變化[7]。若產婦在分娩的整個過程中保持相同的體位和姿勢的話,在增加產婦疲勞感的同時,還可能影響其心理狀態,從而導致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升高,不利于順利分娩,有甚者可能導致難產[17-18]。正因為傳統的仰臥位分娩導致第二產程時間加長和陰道助產率增加的問題日益突出,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6年就明令禁止仰臥位分娩,提倡自由體位[3]。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待產,不僅可以分散其注意力從而緩解產痛,而且能夠緩解緊張心情,提高分娩的信心[6,19-21]。在分娩過程中的不當方法可能導致肩難產和產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胎頭分娩出后,至少等待1~2 min,下一次宮縮時,采用自然娩肩法,能夠有效改善妊娠結局[5]。
本研究中對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鎖骨骨折和肩難產發生率,產后2 h出血量和產痛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分娩控制感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能夠改善臨床結局。
傳統體位分娩過程中,胎軸與產婦骨盆方向不一致,不能利用重力,增加了分娩的難度和時間,選擇自由體位進行分娩,胎軸和產婦產軸方向一致,糾正入盆姿勢,降低產痛和剖宮產率,從而利于自然分娩。同時,自由體位保證宮縮的力量,可自由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避免產道損傷,減少產后出血[3]。在胎肩尚未自然下降,助產者強行鉗拉,會增加難產和新生兒鎖骨骨折的發生率,等待一次宮縮后采用自然娩肩法能夠充分等待胎肩下降,自然分娩[3]。
隨著產程的延長,導致產婦產后發生一系列并發癥。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總產程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提示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縮短產程,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這與國內研究結果一致[13,22]。
助產護士指導護士采用坐位,糾正胎兒的傾斜,輔以分娩球,可提高分娩的舒適度,緩解產痛。產婦處于坐位時,子宮貼近腹壁,有利于宮頸口的張開,縮短產程[23-26]。另外自由體位分娩可糾正胎頭位置異?,F象,降低宮縮乏力,從而縮短產程[3]。
分娩結束后,本研究分析了兩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而子宮高度、惡露排出量和焦慮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5),提示自由體位分娩能夠促進產婦產后恢復。
產婦的分娩方式、產程及心理因素均會導致尿潴留的發生: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及盆腔神經受到子宮壓迫,致使膀胱肌麻痹,同時產后盆腔壓力下降,使得盆腔內聚集大量的瘀血;產程增加會消耗產婦的體力,分娩過程中無力而需要借助陰道助產術,可能嚴重損傷會陰部,從而影響排尿,最終導致尿潴留的發生。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對于盆底肌肉組織產生影響,造成會陰部裂傷[3],觀察組產婦產后尿潴留和會陰Ⅲ度裂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主要是通過緩解產婦的焦慮情緒,改善體內激素分泌水平,采用不同的適合待產的體位,從而減低生殖道的損傷[1,3]。
兩組產婦的張力性尿失禁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這可能由于研究病例數量較少或研究區域等因素導致,后期研究需要擴大研究病例數量和研究范圍。
綜上所述,自由體位分娩聯合自然娩肩法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結局和產婦產后恢復情況,縮短產程,減少生殖道損傷,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高海燕.自由體位分娩對促進自然分娩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3):349-350.
[2] 于利紅.自由體位分娩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5):266-267.
[3] 祁志宇,張殿堯,黨翠玲,等.產時合理選擇分娩體位及自然娩肩對妊娠結局和母體產后恢復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6,38(8):1215-1219.
[4] 陳麗蘭,曾麗芳.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助產對初產婦產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2):91,94.
[5] 李麗,張麗萍.等待至少1次宮縮自然娩肩法對新生兒及母體產傷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4):443-445.
[6] 張曉麗,張惠欣,蔣睿,等.不同體位分娩對妊娠結局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9):1814-1816.
[7] 鄭彤云.產程中實施自由體位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9):9806.
[8] 王燦輝,鞠麗紅.自由體位分娩加分娩減痛法在初產順產婦中的綜合應用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3,24(15):2230-2232.
[9] 何慧芳,彭檢妹,賈曉婕,等.自然娩肩法對產科肩部難產及產傷的預防作用[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 8(7):30-33.
[10] 彭裕文.婦產科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1] 叢志承,求旦旦.閉孔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及術后短暫性尿潴留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7):1651-1654.
[12] 白艷瑞,樊少磊,崔紅霞.自由體位分娩配合自發性用力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13):1586-1588.
[13] 孫小金,朱忍娣,周巧儀,等.分娩球聯合自由體位助產對初產婦分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7):1672-1674.
[14] 伊麗努爾·阿不都熱依木.難產的臨床分析與治療探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0):296-297.
[15] 楊建恩,劉圣英,黃艷莉,等.陰道助產術與剖宮產術在足月妊娠臨產胎兒宮內窘迫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3):424,474.
[16] 陳微,王曉紅,林琴君,等.探究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對初產婦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9):1190-1191.
[17] 吳俊芹,劉喜榮,張宏玉,等.手膝位分娩用于頭位難產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1):5068-5070.
[18] 劉衛平,唐愛華.側俯臥位配合徒手矯正治療頭位難產的臨床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7):811-813.
[19] 方彩玲.產時體位護理對改善分娩結局的作用探討[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3):454-455.
[20] 譚文換.產程中體位干預對陰道分娩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6):105-106.
[21] 潘柳萍.產程中實施自由體位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1):130-131.
[22] 張品湘.拉瑪澤呼吸法結合無創自由體位分娩法在產科的運用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1):81-84.
[23] 黃奕,陳利敏,林意.自由體位分娩對自然分娩率和剖宮產率影響的臨床觀察[J].生殖醫學雜志,2015,24(1):37-40.
[24] 楊志平.分娩球聯合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經陰道分娩率及產時VAS評分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2):112-114.
[25] 郭勝斌,江秀敏,劉秀武,等.產程體位干預配合視頻宣教對枕后位產婦分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5, 50(10):1199-1202.
[26] 紀建英,鄭聰霞,葛愛萍.自由體位聯合分娩減痛法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 54(1):48-50,54.
(收稿日期:2018-05-25 本文編輯:任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