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畜牧技術服務中心,河南南陽 474350)
在動物疾病防治研究中現如今主要遇到的困難還是獸醫從業人員的專業職業素養普遍未達到應有的水平,在沒有科學的實踐試驗理論的基礎上很難進行全面性地將獸醫人員的整體從業水平提升的計劃,所以本文主要提出幾項現如今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中最常見且廣泛的問題,希望可以引起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重視。
現在來說許多獸醫在實際遇到動物生病需要用藥的時候主要用的還是老一輩口口相傳的經驗藥理知識,并沒有專業的技術書籍做支撐,對各種的家畜禽類的病理防御機制并不能夠做到精準的把控,基本采取見到動物產生排泄異常情況就采用止瀉藥,見到動物出現發熱情況就用退燒藥,一旦好轉就開始停藥,但有時反而不見好轉,才知道自己用錯了藥,卻已經貽誤了家畜禽類的治療時機阻礙了其恢復的進程。也正是因為不了解的緣故就可能會導致在不需要用藥的時候用了藥,在需要用藥的時候停了藥,甚至讓動物身上的疾病變成一種癥狀不明顯的慢性病。
對藥理知識以及藥物的適用癥缺乏系統專業性的歸納,不能夠及時給動物疾病用上正確有效的藥物是不能夠做好動物疾病防止的一大原因。例如在我國農村,針對豬瘟和新城疫這兩種動物疾病,有很多獸醫習慣將安乃近、青霉素和地米一起混合起來給動物進行藥物治療,但其實根本不具備作用。而且如果在診斷上出現錯誤也很可能會導致治療失敗,在臨床研究中,基本采用抗菌藥治療病毒性疾病,用抗陽性藥治療陰性菌病,在這兩種類型的疾病之間如果沒有準確的診斷,治療結果不理想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大[1]。
不同的家畜禽類因為他們體重的不同,所以也會有不同的劑量上限,但是通常在藥物的說明書上并不會具體標明,也就導致一些獸醫判斷失誤導致用藥過量,甚至造成動物死亡。有時也會因為劑量過輕導致動物病情加重,或者遇到特殊時期,例如流行病期間,部分獸醫會產生對病畜禽類康復過程的忽視,從而致使病畜死亡,造成農業養殖戶的損失[2]。
動物之所以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時常是因為養殖過程出現的問題,所以為了避免和減少動物疾病的產生,養殖人員自身就應該對動物的健康問題時刻關注,才可以減少病畜的出現。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有很多在人類范圍肆虐的病恰恰就是通過家畜禽類體內的疾病所傳染,且不說廣為人知的禽流感、豬流感和瘋牛病一類,自古有之的天花其源頭就是牛痘。建議養殖戶要做到將自己所已經確認健康的家畜禽類進行繁殖后代,盡量不要引種,如果有必要引種,則需要經過嚴格的檢疫程序方可進行。動物體檢一定要做到周期性的定期檢查,最好是半年一次或者一年一次,針對各種疾病及早做好防疫工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動物疾病的防治問題[3]。
單單論畜牧業的發展來說,我國現有的發展水平還處于較為原始的階段,從養殖的規范化和量化來看也就制約了獸醫行業的發展,技術水平方面的提升還需要長足的努力。所以這也要求獸醫從業人員自身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彌補這一不足,每一位獸醫從業人員都需要在真實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將經驗進行總結,并且盡量保留下書面資料,為后來的研究做好基礎。針對抗生素的運用劑量也要進行嚴格地把控,避免動物因為治療產生耐藥性,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做到科學防治和合理用藥的基本準則[4]。
免疫程序的規范化也是很重要的,首先獸醫從業人員應該要對往年流行疫病的具體狀況做一個綜合的了解,并且針對養殖動物的年齡和其自身的抗體檢測水平做相關的調查了解來作為參考依據來為平時的免疫工作做準備。可以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專門安排對公豬來進行檢查并且通過注射疫苗的形式防止豬丹毒和豬氣喘病的產生。還有類似牛羊類還要進行將免疫和驅蟲工作相互進行的方式來進行防疫,免疫工作和驅蟲工作之間最后間隔十五天左右,否則容易引起母羊流產問題,對疫苗的質量也要進行嚴格把關,避免出現將過期疫苗投入使用導致家畜禽類遭受感染的情況。
獸醫對動物疾病防治工作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問題,但是由于中間生產和銷售之間存在一定的中轉環節,如果獸醫的相關研究還尚處于初步的以經驗為主要依據的階段,目前并不能以有效的程序來考核檢驗藥效及獸醫的資質問題,說明我們需要將獸醫行業全面轉向專業化還有很長的一段道路要走,這不僅需要從業人員的努力,更需要的是在現代教育中擴大影響以及設立專門管轄該行業的政府部門來進行規范處理。
[1] 王常亮.淺析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方案[J].農業與技術,2017,37(14):137.
[2] 韓繼勇.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4):18.
[3] 李陽陽.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中常見的錯誤與對策[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7,(6):56.
[4] 尹偉應.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誤區與對策[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