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剛 蔣光鑌 韋 敏 宋天真 張廣權朱 林 蒲智敏 陳 義 陳朝洪 肖洪波
(1.武隆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8500;2.重慶市達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重慶 480500;3.武隆區畜牧技術推廣站,重慶 408500;4.武隆區動物衛生監督所,重慶 408500;5.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西藏拉薩 850009)
巰乙胺(CS)即B-巰基乙胺,是CoA的組成成分在體內有重要的生理意義.能耗竭動物機體中的生長抑素,間接促進機體生長,稱為生長抑素抑制劑。巰乙胺耗竭生長抑素的機制被認為是巰乙胺可直接與生長抑素分子作用,引起免疫活性的變化。巰乙胺作為生長抑素的抑制劑,在體內外均可特異性地和生長抑素結合,降低體內生長抑素水平,通過畜禽自身的神經內分泌調控來提高畜禽生長速度、增加畜產品產量和改善產品品質,促進畜禽生長。目前無論對單胃還是牛羊方面的研究以機理方面的研究為主,而對渝東黑山羊生產研究極少。因此本試驗針對以上問題,差漏補缺。彌補這一生產中的重要空白.有利于畜牧業中肉牛養殖的生產實踐,對提高渝東黑山羊肉產品,降低成本、增長效益、推廣大規模渝東黑山羊飼養有很大意義。
生長激素(GH)是動物體內的一種重要激素,它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刺激生長、增加脂肪分解、增強免疫的作用。它在體內的分泌主要受到生長抑素(SS)的抑制。巰乙胺(CS)是半胱氨酸的脫羧產物通過直接打開生長抑素的硫鍵使之失活降低生長抑素的含量,從而間接提高生長激素(GH)的水平,達到促進動物生長的作用。巰乙胺(Cs)還是較強的多巴胺-p-羥化酶抑制劑,導致多巴胺的蓄積,而多巴胺在下丘腦強烈促進GH 的合成和分泌。所含的活性成分能起到改善機體的營養吸收和轉化,提畜禽生長速度,降低體脂沉積,抑制蛋白質降解,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增長,改善胴體品質,提高瘦肉率等生理調控作用。目前CS在豬、雞、牛方面的研究較多,而巰乙胺對渝東黑山羊測定,國內尚未有報道。本研究探討的內容,為CS在渝東南地區肉羊生產中的應用提供依據,這對降低成本、提高肉羊生產效率具有現實意義。
本試驗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武隆區達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
巰乙胺(CT2000)添加劑,經特殊工藝微膠囊包裹,是一種乳白色的微顆粒狀物。
生長發育正常、健康,選用6月齡體重相近的育肥用渝東黑山羊羔羊150只,隨機分為7組,每組20頭(空白組30頭)組,間差異不顯著。基礎日糧組成和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羊基礎日糧組成和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1.3.1 飼養與管理。試驗羊在同一棟分7舍由專人飼喂,實驗開始前進行驅蟲、健胃。粗料飼喂青貯玉米秸稈,將精飼料撒在粗飼料上攪拌均勻后飼喂,每天在8:00和17:00飼喂。240 mg/kg·BW、260 mg/kg·BW、280 mg/kg·BW、300 mg/ kg·BW、320 mg/kg·BW、340 mg/kg·BW,和空白對照組(0 mg/kg·BW),每隔1d添加一次。預試期為7日各實驗組,每日測定采食量、每周三早晨7:00前后空腹稱重。自由飲水,每天清理羊槽、打掃羊舍。
1.3.2 生長性能測定。于正式試驗開始、每周三早晨7點前后空腹稱重。每次飼喂時稱取每頭羊的精料、青貯投喂量及剩料量。記錄初始重、末重并計算平均日增重(ADG)。
1.3.3 屠宰性能測定。在飼養試驗完成后,對照組及試驗組選取與各組平均體重接近的5頭羊屠宰,在武隆區某屠宰場進行屠宰試驗。屠宰前停食24h后,次日清晨稱重、屠宰,排酸后進行分割,然后置于-35℃下貯藏備用。屠宰率:(胴體重/宰前活重)×100%。凈肉率:(凈肉重/宰前活重)×100%。
采用Excel對所有數據進行初步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各組的表型進行單因素t分析,試驗數據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1)巰乙胺對渝東黑山羊生產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知,試驗1組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5.5%,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2組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7.3%,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3組分別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4.2%,差異顯著(P>0.05)試驗4組分別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3%,差異顯著(P>0.05)試驗5組分別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5.43%,差異顯著(P>0.05)試驗6組分別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3%,差異不顯著(P>0.05)。
(2)巰乙胺對山羊屠宰性能的影響如表3所示,三個試驗組的屠宰率分別比對照組都略有提高,試驗1組比對照組提高了4.91%,差異顯著(P<0.05)。試驗2組、3、4、5、6組相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5.18%、9.97%、10.19%、12.95%、6.08%,差異不顯著(P>0.05);凈肉率方面三個組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4.71%、7.1%、4.45%、9.21%、11.71%、3.14%

表2 半胱胺對渝東黑山羊生產性能的影響 KG

表3 半胱胺對山羊屠宰性能的影響 kg
目前,對巰乙胺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做了很多研究,在國內畜禽生產中應用比較廣泛。馬現永等在22~63日齡黃羽肉雞日糧中添加60mg/kg 巰乙胺能顯著提高63日齡雞的肌內脂肪含量、肌肉嫩度、肌肉ph及系水力,添加60mg/kg巰乙胺能顯著提高22~42日齡黃羽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李振田等(1997)試驗結果表明,奶牛日糧按100mg/kg添加巰乙胺,奶牛產奶量提高7.2%。劉皙潔等(1997)給3日齡羔羊每周飼喂1次含巰乙胺的顆粒料,結果增重提高13.00%(P<0.01),前3周增重效果較明顯。張英杰等報道,3~4月齡小尾寒羊日糧中連續低劑量添加巰乙胺可影響小腸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但隨著日糧添加水平的提高,小腸內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隨之增高,但巰乙胺的劑量達到一定水平(22.5mg/ kg,按體重計算)時,小腸內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反而降低。
巰乙胺對渝東黑山羊的添加,240 mg/kg·BW、260 mg/ kg·BW、280 mg/kg·BW、300 mg/kg·BW、320 mg/kg·BW、340 mg/kg·BW,和空白對照組(0 mg/kg·BW)其中300mg/kg320 mg/kg,添加效果最好,另一種情況是巰乙胺的添加效果與其添加量并不一定成正比。也有研究認為巰乙胺可誘發潰瘍,抑制多巴胺羥化酶和腎上腺素羥化酶,有較強毒性,在使用巰乙胺時應該嚴格控制劑量。
本試驗結果顯示,巰乙胺可以提高渝東黑山羊生產性300mg/ kg320mg/kg包膜巰乙胺的添加效果較好。但是對于巰乙胺對渝東黑山羊羊肉品質、生理生化指標、消化代謝方面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