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縣畜牧獸醫局,山東陽信 251800)
近年來,我單位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密結合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以“發展肉牛特色產業,打造精準扶貧陽信品牌”為目標,大膽創新,乘勢而上,扶貧開發工作有序推進。現將陽信縣畜牧業脫貧攻堅四大工程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大力開展“糧改飼”試點、基礎母牛擴繁增量、綠色畜牧業等項目建設,依托項目建設進行產業帶動扶貧,一是通過土地流轉,貧困戶將土地流轉給肉牛養殖企業,由企業集中聯片種植青貯專用玉米發展“糧改飼”養牛,貧困戶通過土地出讓金增收,同時到企業打工種植青貯專用玉米或養殖肉牛,由農民變為產業工人,獲得工資報酬,實現脫貧。二是訂單種植實現脫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與肉牛養殖場簽訂青貯專用玉米訂單種植回收協議,由貧困戶按照企業要求種植青貯專用玉米品種,企業按照協議價格全株回收,實現增收脫貧。三是企業務工實現脫貧。積極協調肉牛養殖、屠宰企業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入場務工,領取工資報酬,實現脫貧。四是合同養殖實現脫貧。對有勞動能力和養殖經驗、缺乏購牛資金的貧困戶,通過賒牛養殖實現脫貧。由企業將犢牛、肉牛賒銷給貧困戶,簽訂回收協議,采取“賒小收大、賒瘦收肥”的模式;由龍頭企業將母牛賒養給貧困戶,貧困戶養母牛繁育犢牛,企業訂單回收犢牛,養殖母牛10頭以上的優先納入母牛擴繁增量項目支持,實現養殖脫貧。五是買牛托管實現脫貧。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政府支持貸款、貸款貼息等方式獲得資金買牛,托管給肉牛養殖企業或合作社,由企業負責養牛,利潤企業和貧困戶按比例分成,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六是合作養牛實現脫貧。貧困村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由合作社與肉牛龍頭企業簽訂養殖回收協議,合作社建設養牛場,吸納貧困戶進場養牛,由合作社統一種植青貯玉米、統一購牛、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給龍頭企業,實現貧困戶增收脫貧。
廣富公司一是在洋湖鄉八里泊村、西郝村按照1000元/667m2的價格流轉土地333.33hm2,作為“糧改飼”專用全株青貯玉米種植基地,該基地涉及貧困戶45戶,貧困人口68人,通過土地流轉,貧困人口在無投入的情況下,凈收益1000元/人;二是與種植戶簽訂《玉米秸稈收貯協議》,按每1t高于市場價30元的標準收購貧困戶的玉米秸稈,幫助貧困人口15個,人均增收110余元,從而帶動增收脫貧。三是廣富公司安排4個貧困人員到公司務工,通過勞動領取工資報酬,年人均增收2萬元。
2014年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讓有一定勞動能力的50個貧困人口到企業務工,幫助打掃衛生、喂牛、加工飼料等,幫助其一年增收2000元。借箭牛業有限公司作為西部鄉鎮扶貧工作點,多年來一直通過合同用工,訂單種植等方式對周邊貧困人口進行幫扶,累計326人126200元。華陽集團對商店鎮東毛村五個貧困戶進行幫扶,讓其幫忙打掃場區,一人增收500元。
引導農民合作組織與肉牛養殖場簽訂青貯專用玉米訂單種植回收協議,企業按協議價格全株回收,與屠宰企業簽訂訂單養殖,屠宰企業保底收購,確保組織成員增收;縣畜牧獸醫局對合作組織成員進行技術培訓,現場指導科學養殖,專業種植及青貯技術,幫助提升技術水平,達到增產增收;合作組織內部定期對成員進行科技培訓,舉辦成員現場交流辯論會,講授農業專業知識,提高成員的整體科學素養。
陽信縣畜牧獸醫局積極舉辦各類培訓班,包括新型農民培訓班、全株青貯玉米種植技術培訓班等,聘請省、市畜牧獸醫專家,指導組建縣專家技術服務團,對所有養牛戶開展肉牛養殖、疫病防控技術、青貯玉米收貯技術培訓,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全面提升養殖戶的科技素質和技術水平。講授農業專業知識,培育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種養殖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