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寧夏石嘴山 753600)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是調整動物防疫行政關系,規范動物防疫行政組織、行政活動及行政監督的總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動物防疫法》,負責有關動物防疫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它既是行政執法監督的細化內容,也是公共衛生安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公眾食品安全和動物防疫相關的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保障。隨著“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時代的到來,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視,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在行政決策、法律事務處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截至2017年底,全所共有19個編制,目前處于滿編狀態。這19人中除去兩位正副所長、一位黨支部書記、九位屠宰檢疫和產地檢疫人員、一位司機、一位財務人員外,剩余5人要承擔起整個惠農區的監督執法工作。這5人中,一人負責飼料獸藥的工作,一人負責診療的工作,也就是說真正負責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僅有3人。這3人要辦理惠農區下轄3鄉3鎮、6個街道,區域面積1254平方千米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案件、規模養殖場監管、打擊惠農區私屠濫宰等常規工作以外還要負責區市縣的業務部門分配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業務工作。人手緊缺、捉襟見肘。
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投入不足,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執法人員沒有工商、公安等監管和執法部門配備的統一執法制服和執法記錄儀器設備,執法時穿著與普通群眾無異。在執法過程中常被執法相對人輕視其執法的權威性,造成執法時執行困難或取證、調查困難,甚至發生暴力抗法的情況。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在執法時,時常接觸有毒有害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出現場時,又常在深夜或黎明緊急出動,且執法環境均是些衛生條件極惡劣的場地,如伴有動物尸體腐爛、惡臭撲鼻、偏僻廢棄溝渠等。久而久之對執法人員身體造成巨大損害,進而影響執法工作的開展。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專業性強,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底子比較薄弱,造成依法治疫意識不強,經過短期培訓取得的培訓效果不明顯。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學習掌握不夠,對執法工作認識不足,造成執法力度不到位,阻礙了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進行。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期望值持續攀升,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愈發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動物衛生監督責任風險不可低估。特別是對私屠濫宰和販賣病死畜禽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需要農牧、食藥監、市場、公安、衛生等多部門的配合。但實際操作中,一些事業單位和行政部門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支持力度不夠,部門之間的聯合執法工作少之又少,使得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開展起來阻力重重。
由于對動物疫病的危害及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和動物疫病防控政策宣傳不夠,廣大人民群眾對動物疫病的危害性認識不夠和缺乏,對《動物防疫法》及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缺乏了解,不能積極參與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造成一些群眾對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不理解,甚至抵觸,形成監督執法的阻力。特別是農村一些自養自食農戶,不知道動物疫病的危害,不明白動物檢疫的重要意義,不經過檢疫就進行屠宰食用,甚至一些群眾認為食用病死的動物無大礙,對檢疫不合格或未經檢疫的動物及動物產品,禁止食用和銷售很不理解。
加大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力度。建議制定統一執法制服,配備相關執法儀器,明確執法形象。要求執法人員執法時必須穿著執法制服,出示執法證件,依法依規制止違法行為。明確樹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形象的權威。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執法時,常接觸有毒有害動物及動物產品。建議每年為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安排一次體檢,重點針對人畜共患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狂犬病、布魯氏菌病、結核病、李氏桿菌病、鏈球菌病、鉤端螺旋體病、弓形蟲病、旋毛蟲病、豬囊蟲病等。為執法人員健康工作給予有力保障。
建立常態化的針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農業法律法規培訓工作,結合地區實際,制定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座談交流會,充分調動執法人員參與的積極性,學習借鑒優秀的方式、方法。培養執法人員知法懂法、嚴格守法、準確用法、自覺護法,具備良好的執法素質。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效率和執法水平。
加強農牧、食品藥品監督、市場監管、公安、衛生等多部門間聯合執法,建立完善的聯合執法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制定嚴厲的問責辦法,認真貫徹執行。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做到依法行政、鐵腕執法。通過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做到執法資源共享,形成打擊合力,增強執法效率。
充分利用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對動物防疫有關法律法規和動物疫病危害性進行廣泛的宣傳,獲得社會高度認可。做好公共形象策劃和宣傳工作,使他們及時接受法律法規的新動向、新知識。教育相對人守法經營管理,確保動物衛生安全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降低了動物衛生監督的責任風險,保障了公眾食品安全和動物防疫相關的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