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河山鎮畜牧獸醫站,山東日照 276823)
為促進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提高動物衛生監管執法水平和動物防疫公共服務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各地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建立健全獸醫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持體系,穩定和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立動物疫病防控的長效機制,促進了畜牧業持續健康全面發展。基層畜牧獸醫站如何適應獸醫體制改革后的職能轉變,探討如下:
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按鄉鎮或區域設立畜牧獸醫站,人員、業務、經費等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承擔動物防疫、檢疫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職能。”農業部《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農醫發[2005]19號)、《關于深化鄉鎮畜牧獸醫站改革的意見》(農醫發〔2009〕9號)中“確立鄉鎮畜牧獸醫站作為國家在基層的動物防疫和畜牧技術推廣公共服務機構的法律地位,……依法負責監督實施轄區內動物強制免疫和承擔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動物疫情報告等,同時要做好公益性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畜牧生產統計和資源調查、草原保護建設等工作。”《山東省加強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的二十條措施》(魯農科技字〔2017〕27號)“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是政府為普及推廣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水利、農機等行業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在縣鄉兩級設立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因此,鄉鎮畜牧獸醫站是國家設在基層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是集畜牧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于一體的公益性服務機構。
面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復雜形勢,疫病防控策略全面優化升級、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取得重大突破,動物防疫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動物疫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仍然存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十分重大。
山東為加快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鞏固膠東半島無疫區建設成果,這就要求各級畜牧部門轉變職能,推進畜牧業供給側改革,站在保障人類安全的角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充分發揮基層動物防疫主力軍的作用,確保各項工作的扎實推進。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職能轉變工作要求,生豬定點屠宰管理由商務部門移交到農業部門。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畜禽屠宰檢驗檢疫和畜禽產品進入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監管各環節工作分工。鄉鎮畜牧獸醫站是動物性食品生產的第一道關口,也是代表政府進行畜禽產品生產的最直接的監督者。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畜牧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綠色發展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客觀要求,是畜牧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構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制度框架,城區不斷擴大外延,部分養殖場逐漸從城市的范圍撤出或進行產業升級,未來畜牧業的發展將更加注重企業化生產。
(1)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根據《日照市畜禽養殖布局規劃》《日照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畜牧部門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和生態養殖,大力推廣標準化養殖和綜合治理技術;積極會同東港區環保分局建立畜禽養殖管理平臺,對畜禽養殖環保情況進行綜合跟蹤管理,提高了畜禽養殖環保水平。推進了畜牧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畜禽養殖水平。
(2)大力推廣新型清潔化養殖模式。根據畜牧業綠色發展的需要,從基本建設、養殖技術、防控檢疫、遠視隔離和清潔綠化方面,制定了《東港區新型清潔化養殖技術規程》,對全區畜牧養殖企業進行指導規范。
(3)積極開展畜禽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及畜牧養殖新技術推廣工作。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號)出臺后,畜牧部門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現“變廢為寶、綜合利用”。
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形成生產布局優化、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畜牧業發展新格局,統籌兼顧保供給與保生態的雙重目標,基層畜牧獸醫站是貫徹落實畜牧獸醫法律法規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需要各級政府、畜牧部門在探索中實踐研究推進。只有不斷完善動物防疫工作體系,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基層畜牧獸醫站高效運轉的管理模式和適應職能的轉變,做到條塊結合、上下一致,垂直領導、科學管理,才能更好地為農村、農民服務,樹立獸醫體制改革后畜牧獸醫行業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