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亮 普 磊
(1.新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新平 653499;2.新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新平 653499)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位于滇中玉溪市西南部,與三地州六縣接壤,國土面積4266km2,轄6鄉4鎮2街道、123個村(居)民委員會、1463個村(居)民小組,是一個典型山區農業大縣。全縣共有畜牧科技人員99人,其中研究員1人,高職33人,中職35人,初職30人。村級動物防疫員215人、動物檢疫協檢員150人。
(1)市場活躍,動物流通頻繁,流通量大。新平縣水塘生豬交易市場年交易肥豬20萬頭以上,上市生豬來源廣,加之近年來取消引種補助,相當部分養殖戶在引種時不報批備案,引種隨意性大,疫病隨時有可能通過各種流通渠道傳入而導致發生。
(2)動物防疫人員少、素質不高,待遇低。有些鄉(鎮)、街道畜牧獸醫站只有2個人,要負責動物防疫、動物檢疫和畜牧生產等工作,無法統籌完成好動物防疫和畜牧生產等工作。村級防疫員整體素質不高,年齡老化,專業技術人員占比例低,技能操作不熟練,個人素質、文化程度差異大。
(3)畜禽分散飼養數量大,防疫工作困難。一些村莊偏僻,交通不便,養殖量少分散,突擊免疫注射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給防疫工作造成極大的困難,因此,有些村級動物防疫員只完成春、秋兩季的集中免疫工作,平時的月月補針不能及時到位,存在應免未免、補欄不能及時補免等現象,這些村莊極易成為漏防對象,給動物疫病防控埋下了隱患。
(4)疫苗保管不當,免疫操作不規范。一些邊遠村級防疫員到鄉(鎮)、街道獸醫站領取疫苗回到家后,有的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有效的保存,致使疫苗失效,影響免疫質量。有些防疫員沒有保定好免疫注射動物,免疫注射時打飛針,疫苗沒有注射到肌肉層而是注射到了脂肪層或皮下,造成疫苗沒有能全部注入動物肌體內,人為使免疫劑量不足,影響免疫效果。有些防疫員則是怕出現應激反應,減少疫苗使用劑量,導致免疫失敗。免疫過程中不注意搖勻油劑疫苗,防疫員在使用油劑疫苗時,只在使用前把疫苗充分搖勻,而在免疫過程中不注意繼續搖勻疫苗,導致總體效果差。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防疫責任。縣鄉分別成立以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動物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領導包片,站所包鄉鎮(街道),科技人員包場(戶)包村的聯系制度。嚴格考核各級政府及業務部門是否按動物防疫責任制的要求做好各項防疫工作,是否按《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要求,制訂和完善當地動物防疫規劃,做好應急防疫物資貯備,以應對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
(2)充實隊伍,提高素質。對于人員少,工作量大的鄉(鎮)、街道畜牧獸醫站,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增加編制,增加人員,充實隊伍。同時,注重提高動物疫病防控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
(3)加大防疫經費的投入,確保各項防疫工作有效開展。積極爭取和落實中央、省市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經費,并根據動物防疫工作實際需要,將動物防疫及動物檢疫業務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村級動物防疫員和動物檢疫協檢員的工資和意外傷害保險,落實年老退崗動物防疫員退崗補助,保證防疫物資按量及時供應,充分調動村級防疫員和檢疫協檢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動物免疫、疫情監測以及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置等防控工作順利進行。
(4)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讓養殖戶主動配合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墻報、標語、網絡等多種宣傳形式,廣泛開展動物疫病防控知識,為提高貧困山區群眾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認識和實施強制免疫的自覺性,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自覺配合動物防疫的良好氛圍。
(5)組建隊伍,全面推進防疫工作。以村為單位,組為片區,集中防疫員,每3~5人組成一個免疫小分隊,由村組干部帶隊進行逐村逐戶按照免疫技術操作規程要求實施免疫注射和登記造冊。采取“分片實施、集中免疫、整村推進”的方式,組織落實好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按照“五不漏”要求逐村逐戶開展免疫注射工作
(6)完善制度,規范檔案管理。按照“一村一本、一戶一頁”要求,對免疫內容進行登記,建立健全免疫檔案,對規模養殖場實行獸醫人員一對一指導,保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措施落到實處。做到農戶有檔案,牲畜有耳標,以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免疫工作有據可查。在規模養殖戶中推行程序免疫,進一步明確規模養殖場(戶)的責任。
(7)公示散養戶的免疫注射情況,讓養殖戶監督強制免疫工作的開展。為達到真苗、真打的目的和避免漏免及村級防疫員虛報免疫數字的現象的發生,當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注射工作結束前,在每個自然村的村民平常喜歡聚集的地方將該村的免疫注射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給漏免的散養戶有報免的機會,而使春、秋兩防突擊免疫的免疫密度真正達到100%。
(8)加強監測,建立預警機制。以交通沿線、老疫區、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場、活畜交易市場、野生禽類為疫情監測重點。進一步強化禽流感、口蹄疫、藍耳病等疫病的臨床監測及排查力度。在防治工作中,實行疫情觀察報告和報告登記制度,隨時關注動物疫情狀況,發現異常立即按程序上報。在養殖密集區和規模養殖場等區域,開展程序化免疫,規范化監測。
(9)強化過程管控,防止疫病傳播。嚴格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和《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認真組織開展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市場監督工作,加強流通環節監管,防止動物疫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