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平涼 744000)
在我國一些貧困地區,特別是西北廣大山區,增加養羊業收入,是農戶的期盼,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產業之一,但是隨著國家對自然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羊舍飼養殖已成為必然,規模化發展成為趨勢,但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導致經濟效益低下,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疫病發生或大面積傳播的風險,如何讓舍飼養殖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提高農戶舍飼養羊的積極性,使我們廣大畜牧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責任。
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的培訓,普及科學養羊知識,加強疫病防控,解決養羊戶在養殖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崆峒區養殖場戶科學養羊的技術水平,是改變傳統落后的養羊方式、方法,以及提高舍飼養羊經濟效益的前提,這就要求廣大畜牧工作者走出單位,多參加生產、廣泛調研,培訓才有實效,才能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養羊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促進高效養羊業的快速發展。
選址科學,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造價低廉。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冬季背風向陽,夏季通風透光。圈舍面積成年羊一般為2~3m2,羔羊1~2m2。圈舍模式一般分明暗圈兩部分,暗圈用于遮風避雨、休息;明圈主要供羊運動。飼槽應設置在圍欄外面,距地面30~40cm左右,采食口高度18~20cm,飼槽內凈寬20cm,食槽外緣高于內緣20cm。
近幾年我國西北大部分地區飼養的綿羊品種有小尾寒羊、無角道塞特、薩福克和夏洛萊等,這幾個品種皆適合舍飼養殖,值得一提的是,必須引進高產良種搞好雜交,發展商品羊,提高羊群的生產力和出欄率,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實踐證明,小尾寒羊、無角道塞特、薩福克和夏洛萊等品種間進行雜交,其后代優勢明顯。
要搞好舍飼飼養必須收集和貯備大量的青綠飼料、干草和秸稈,保證全年飼草的均衡供應。高產羊群需要營養較多,在喂足青綠飼料和干草的基礎上,還必須適當補飼精料。一般飼料可以分為粗飼料與精飼料。粗飼料是指各種牧草、農作物秸稈等;肉羊喜歡進食多種飼料,如果只是長期喂食一種飼料或單一飼料,肉羊易出現厭煩情緒,導致厭食。所以在選擇飼料方面要注意多樣化,飼料品種要盡可能多供應幾種類別,均衡、階段性輪流供應飼料。精飼料由玉米等構成,一般情況下還可以適當添加維生素與礦物質。
每天飼喂2次,飲水2次,夏季飲水3次。羔羊及育肥羊每天喂3次,鮮草則自由采食。
每天喂兩次者為上午9~10時一次,下午4~5時一次,每天喂3次者,早7~8時喂第一次,中午12~1時喂第2 次,下午5~6時喂第3次。每次喂草料后飲水一次。
首先將羊群按大小強弱、公母分欄飼喂,個別好斗羊只則拴系飼喂。投料時應按先投料,后放羊,先喂料,后飲水,先粗料,后精料,先青草后干草的原則進行。
非配種期公羊每天每只的混合精料喂量為0.5~0.6kg,分兩次飼喂。配種期混合精料的喂量為0.8~1.0kg,分4次飼喂。粗飼料的給量為1.6~1.8kg(草粉1.4kg)。舍飼種母羊的日糧混合精料喂量為0.5~0.7kg,每天兩次,粗飼料喂量為1.6~1.7kg(草粉1.2kg),日喂4次,飲水不限。羔羊混合精料的喂量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強,20日齡到1月齡每只羔羊的日喂量為50~70g,1~2月齡為100~150g,2~3月齡為200g,3~4月齡為250g,4~5月齡為350g,5~6月齡為400~500g。羔羊的粗飼料為自由采食。舍飼肥育羊前20天日均每只喂料350g,中20天日均每只喂料400g,后20天日均每只喂料450g,粗料不限量。
第一步先進行機械清掃;第二步用消毒液每周進行1次對羊舍及運動場消毒,整個羊舍用2%~4%氫氧化鈉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殺帶羊消毒。羊舍消毒每周1次,每年再進行2次大消毒。產房的消毒,在產羔前應進行1次,產羔高峰時要多次進行,產羔結束后再進行1次。在病羊舍、隔離舍的出入口處應放置浸有4%氫氧化鈉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墊,以免病原擴散。
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溶液噴灑地面,然后將表層土壤掘起30cm以上,撒上干漂白粉與土混合,將此表土妥善運出掩埋。
結合當地情況,要認真做好羊痘、魏氏梭菌病(羊快疫、羊猝疽、腸毒血癥、羔羊痢疾)、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重點疫病的免疫注射,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
羊群過于密集、多,可能出現的寄生蟲也就越多,但是,部分養羊戶并未對寄生蟲問題加以重視,所以沒有提前做好預防,導致螨病蟲病、球蟲病不斷襲來,直接影響羊群健康成長,造成經濟性損失。一般可在每年春、秋各安排1次,這樣有利于羊的抓膘及安全越冬,根據當地羊體寄生蟲病流行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和給藥時機、給藥途徑。
檢疫是應用各種診斷方法(臨床的、實驗室的)對羊及其產品進行疫病(主要是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檢查,并采用相應的措施,以防止疫病的發生和傳播。從而杜絕疫病的傳播蔓延。
總之舍飼養羊,可解決日益突出的農林牧矛盾,又可開辟飼草資源,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過腹還田,為農業提供更多的有機肥,增加糧食產量,減少對自然生態資源的過度利用,同時也減少因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與放牧相比,羊只生長快、出欄早、膘情好、出肉率較高、經濟效益好。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科學的飼養管理基礎之上,俗話說:“良好飼養管理是一劑最好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