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實 高樹新 王國富
(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內蒙古通遼 028000)
我國約有34%的草原屬于荒漠化與半荒漠化草原,這些草原根本無法承載一般的農牧產品的生產活動,因此飼養駱駝可以說是一個資源合理化利用與經濟效益兩者兼顧的選擇。駱駝屬草食性動物,喜食灌木與半灌木牧草,平均日采食量在8~12kg,最低日采食量為2kg干飼草。大部分駱駝采用放牧的飼養方式,部分進行補飼,極少數駱駝采用舍飼的飼養方式。駱駝的肉、乳、皮、絨、骨都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駱駝的胎盤、乳、脂、瘤胃內容物等某些特定部位還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因此可以說駱駝渾身上下都是寶[1]。但在現階段,由于駱駝的飼養規模小,規范性和標準化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駱駝的經濟效益。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現階段全國駱駝存欄共31萬峰,主要分布于內蒙古、新疆、青海以及甘肅四省。其中內蒙古約有15.3萬峰,而其中的11萬峰則在阿拉善盟,全部為雙峰駝。因此本文以阿拉善盟的駱駝飼養現狀為例說明。2014 年,全盟絨毛產業加工企業 7 家,肉產業加工企業 5 家,特色產業加工企業8 家。全盟農牧業產業化加 工企業銷售收入總計 63370 萬元,增加值達 22222 萬元[2]。
駝肉肌纖維略粗于牛肉,整體質感與牛肉類似。駝肉的蛋白質與水分都要高于牛肉,但熱量卻低于牛肉,而且駝肉中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特質可以說是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當今人們對于肉制品的營養需求[3]。當然,駝肉相較于牛肉的口感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駝肉由于肌纖維粗于牛肉,所以導致駝肉的嫩度要低于牛肉,也就是俗稱的“硬”,不易咀嚼。但是這種“硬度”可以在烹飪時通過一些人為途徑來降低,最簡單的可以將駝肉切薄片,并將其裹上淀粉進行烹制。當然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加入木瓜蛋白酶等嫩化劑對駝肉進行處理。
在經濟價值方面,僅以內蒙古地區為例,牛肉的市場售價在¥70/kg左右,而駝肉為¥50/kg左右。因此,駝肉比牛肉有著更高的性價比。80%的駱駝都是放牧飼養的,但是肉牛卻基本都是人工育肥,因此具有開發綠色和有機肉食品的優勢[4]。
駝乳與山羊乳十分相似,可比得上人乳[5],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與科研價值。駝乳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灰分和鈣含量均高于牛乳[6],駝乳中的鐵元素含量大約為牛奶的10倍、維生素C的含量約為牛奶的3倍,但其脂肪含量則遠低于牛奶,而且駝乳的脂肪球直徑僅為0.62~6.15μm[7],更容易被消化道吸收。因此,駝乳比牛奶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駝乳含有牛奶中所不具有的乳鐵傳遞蛋白與溶解醇素,這兩種物質可以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甚至已經有研究表明駝乳可以輔助治療癌癥、艾滋病等免疫系統缺陷疾病[8]。
駱駝的皮、絨、骨則是具有一定的工藝價值。駝絨抗冷抗熱、質地柔軟,對人體無過敏刺激,適合加工成駝絨衫、駝絨褲、駝絨被褥。粗長毛制品可織造高級粗紡織物、毛毯和針織品[9]。駝皮可以制成高質量的皮革,可以加工成皮鞋、皮箱等皮具制品,經久耐用。駝骨密度大、堅硬、質地細膩,可以加工成象棋、鼻煙壺、擺件等工藝品,是手工雕刻的上好原材料。
以內蒙古地區最有代表性,也是駱駝保有量最大的“中國駝鄉”——阿拉善盟來說,駱駝飼養還基本處于最原始、最粗獷的放牧飼養模式。與牛、羊所謂的放牧飼養不同的是,駱駝可以稱得上是靠天飼養。把駱駝放到沙漠里,讓其自由采食,牧民到晚上也不會去將駱駝趕回圈舍。因此,經常會發生駱駝交易時延期交易的現象,因為駱駝主提前去沙漠里找駱駝可能會找不到。同時,由于這種粗獷的飼養模式,直接導致管理不到位,疫病防治手段落后[10],駱駝產生疾病不能及時知曉,耽誤治療也是一大隱患。
其次,駱駝現階段的整體產值偏低,牧民飼養駱駝的積極性下降[11]。普通牧民出售駱駝只是為了屠宰賣肉,但由于市場需求的限制,駱駝不可能像普通家畜一樣趕到屠宰場屠宰后即可賣掉。而是需事先聯系好買主,當需求量滿足一峰駱駝的產肉量時才可屠宰出售。這也是導致駱駝屠宰量偏低的一個根本原因。
最后,當前駝產品的加工利用率以及商品轉化率還很低,駝產品的加工工藝也正處于一個最初級的階段。駝產品的宣傳不到位,導致駝產品的需求率較低;駝產品加工企業都是分散經營,不具規模,導致不能形成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缺乏市場競爭力。
沿用現在的飼養模式與駝產品加工生產模式,養駝業效率低下。既不能滿足經濟效益,也不能滿足科研價值。只有提高駱駝的綜合生產水平,增加駱駝的利用價值[12],才會使駱駝產業煥發生機。因此,資源整合與模式轉型刻不容緩。
首先應將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的供給側改革應用到現在的養駝業與駝產品加工業中來,淘汰落后產能,改變老舊的生產模式,引導駱駝飼養者改進飼養管理[13]。具體應為改變零散的牧民家庭飼養模式,可以成立養殖合作社,也可以由政府引導,通過有資質、有實力的企業成立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場,讓牧民進駐,集約化飼養。這樣,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有可以改善牧民生活環境,同時還有利于控制單位面積的駱駝承載量,保護環境。
其次是形成整合資源,形成一套完整的駝產品加工產業鏈。做到每屠宰一峰駱駝,就使其利用率達到最高。駝肉、駝乳、駝絨、駝皮、駝骨等各個方面的加工都可以在這條產業鏈上一次性完成。這樣做既保證了駝產品資源的整合,免去了以往或是供不應求,或是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又能保證生產出來的駝產品來源可追溯,是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也符合現在市場發展規律與走向。
在資源整合形成“一條龍”產業鏈的同時,還應進行駝產品深加工的研究與開發。這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產品本身的深加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加工工藝、增加產品種類等方向的研究都是對駝產品深加工的探索。而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遺傳育種的手段,人工選擇優化駱駝的某一項或某幾項生產性狀,或是提高其質量,或是提高其產量。而且,在深加工的研究方面,可以與科研院所合作,既滿足了企業的發展需求,又為科研人員的研究提供了便捷,互惠互利。
同時還可以借鑒澳大利亞的駱駝旅游的開發。澳大利亞全國有50多個駱駝農場[14],并配有規范的保障措施,因此駱駝的長、短期騎乘旅行也是一個新興的旅游方式,也可以使駱駝的經濟價值進一步開發。同時還可以向中東地區學習,定期舉辦駱駝賽事。這樣除了可以形成一種產業外,還可以使不了解駱駝的人了解駱駝,了解駱駝的人喜歡上駱駝,一舉多得。
最后應該爭取政府扶持,加大推廣力度,將駱駝以及駝產品打上一個標簽,更是將整合后的企業打造成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就像“鄂爾多斯”一樣。駝產品只有品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當駝產品形成了一個品牌后,才有資格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品質是核心競爭力,但品牌也是商品價值的一部分,品牌化更是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因此,只有傾力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品牌,才是打開駝產品市場最有利的武器。
[1] 段連敖.內蒙古駱駝產業發展戰略[J].北方經濟,2010,(13):9-10.
[2] 張文彬,斯琴圖雅,張強.阿拉善駱駝產品開發途徑探討[A].第四屆(2015)中國駱駝大會匯編[C].2015:109.
[3] 吳愛華.淺談駱駝乳用和肉用價值[J].中國畜禽種業,2016,(2):62-64.
[4] 李秀麗,雙全,烏云,等.阿拉善雙峰駱駝肉品質分析[J].食品科技,2012,(7):120-123.
[5] 張和平.駝乳[J].中國乳品工業,1991,(1):13-16.
[6] 趙電波,吉日木圖,劉紅霞,等.內蒙古阿拉善盟雙峰駝駝乳理化性質研究[J].乳業科學與技術,2005,(3):112-117.
[7] 楊憲孝.駱駝的生產、繁殖性能及飼養管理[J].新疆農業科學,1981,(1):36-39.
[8] 哈那提·吐爾遜漢,杰恩斯古麗·吐爾德拜.淺談駱駝的經濟價值[J].新疆畜牧業,2010,(1):12-14.
[9] 王宏博,高雅琴,李維紅,等.駱駝生產性能及駱駝絨毛品質研究現狀[J].當代畜牧,2007,(7):50-51.
[10] 李霞,金海,薛樹媛.我國駱駝的飼養現狀與展望[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7,(3):72-74.
[11] 楊蓮茹,楊曉野,考桂蘭,等.駱駝——亟待保護的瀕危畜種[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4,(2):62-63.
[12] 帕提古麗·托乎提.駱駝的特異功能[J],中國畜禽種業,2010,(9):58.
[13] 陸東林,張靜,何曉瑞.駱駝和駝乳[J].新疆畜牧業,2008,(1):13-18.
[14] 付龍霞.澳大利亞駱駝產業發展情況[J].中國畜牧業,2017,(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