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縣畜牧獸醫局,河北文安 065800)
春季是豬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受到氣溫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春季要加強對豬傳染病的防治力度,較少損失。一般來說,豬瘟、豬流感、胃腸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預防方式主要是注射疫苗,副傷寒引發的原因是細菌,防治方式是注射疫苗和藥物。這些疾病的發生都有可能導致豬的死亡,影響養殖戶的效益。因此,在春季的時候,養殖戶要采取措施進行養豬安全防病,一方面對豬注射疫苗進行預防,另一方面搞好豬圈衛生,進行合理的飼養,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切實保障養殖業的發展。以下主要圍繞著春季養豬安全防病的幾項重要措施展開簡單分析與探討:
豬春瀉病是豬春季容易引發的疾病,感染疾病的豬通常表現為拉稀,養殖戶和獸醫面對這種情況不能盲目下藥,一定要正確鑒別出引發疾病的原因再進行下藥,進而達到最佳效果。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下面幾種類型的疾病:
傳染性胃腸炎主要是由病毒引發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是水樣腹瀉,同時病豬有可能出現嘔吐和脫水的情況,而且這種疾病傳染性很強,會在短時間內傳染給其他豬,導致大量病豬的出現,必須進行及時的治療,要采用補充體液、注射安維糖或氯霉素來對病豬進行治療。
輪狀病毒只能作用于2個月以內的小豬,對于成年豬沒有任何影響,這種病毒會導致小豬出現腸道疾病,主要癥狀為嘔吐和厭食,小豬發病后一定要暫停哺乳,采用喂服葡糖糖等方式進行治療,并對小豬情況及時觀察,防止病情惡化。
這種疾病多發于出生不到七天的小豬仔,由于這種疾病發病快速,致死率較高,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小豬很快就會死亡,主要癥狀為排泄物為黃色,而且傳染性很強,是誘發群體疾病的重要疾病,有一只發病就要對全部豬群進行預防性治療,通過注射和服用抗菌性藥物控制傳染,如氯霉素和卡那霉素。
出三天內以內的小豬可能會受到C型魏氏梭菌的影響引發疾病,醫學上稱為仔豬紅痢,是一種傳染病,主要癥狀為嘔吐和紅色排泄物,死亡較快,必須進行有效預防,一方面要做好豬圈衛生工作,減少病菌,并進行合理的飼養;另一方面對出生的小豬服用青霉素進行預防,防止仔豬紅痢。
春季也是豬霉形肺炎頻發的季節,這是一種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患病的豬通常會出現精神萎靡、呼吸不暢、大口呼吸的情況,并出現明顯的哮喘聲音,體溫基本不變,這種疾病死亡率較小但是患病的豬生長緩慢,而且這種病傳染性強,可能會導致所有的豬被感染,潛伏期最長是一個多月,在氣溫突然變冷或者變熱時更容易發病,急性病癥多出現在哺乳期的母豬,并逐漸轉為慢性。這種疾病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具有隱蔽性,發病的豬可能在外觀上沒有任何變化,發現和診斷較為困難。
針對這種疾病的防治方法是注射藥物,可以采用連續注射豬喘平的方式,通常五天一療程,每天注射3萬單位/kg,或者把藥物放入豬日常飲食中,讓豬自己吃食治療,連續7d把1g原凈粉融入豬的食物中。
豬流感多發于春季,而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養殖戶必須引起極度重視,豬流感潛伏期為一周左右,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當,容易導致豬的器官發生病變,增加死亡率。主要癥狀為豬的體溫異常,精神萎靡,缺乏活力,大部分時間處于臥躺狀態,還伴有大口喘氣的聲音。
對于豬流感要預防和治療雙管齊下,一方面加強預防,注意豬圈衛生,保持豬圈的干燥,還要進行定期消毒,當天氣變化時,采取措施保持豬圈溫度合理,對于患病的豬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另一方面要加強治療,對于患病的豬及時診斷,通過注射和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如抗生菌類的藥物、復方嗎啡片都是治療豬流感的重要藥物。
豬水腫病通常在剛斷奶的小豬身上發生,是一種腸毒血癥,一年四季都會發生,而春季發病率更高。這種由大腸桿菌引發的疾病致死率很高,養殖戶受損嚴重,發病原因可能和斷奶后小豬不適應飼料有關,再加上氣候的變化,導致春季豬水腫病多發。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是豬身體一些部位出現水腫,甚至有的全身出現水腫現象,食欲不振,如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亡。
要采取措施對豬水腫病進行防治,對于剛斷奶的小豬,要在飼料中適當增加大蒜和抗生素,并合理進行斷奶,保持豬進行合理的運動,合理預防疾??;對于發病的豬要通過注射安維糖進行治療,藥物的溫度要和豬的體溫相近;對斷奶豬進行注射亞硝酸鈉補充硒,每日一次;適當注射利尿針進行排毒,每日一到二次。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豬春瀉病、春季豬霉形肺炎、豬流感、豬水腫病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為養殖戶在進行養殖中克服豬疾病問題提供借鑒和參考,預防豬疾病的發生,擴大養殖生產規模,獲得更好的收益,從而推進我國養殖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1] 薛玉華.春季養豬安全防病四措施[J].畜禽業,2012,(3):24-26.
[2] 艾彩霞,王彩霞.我國北方地區春季養豬不利因素和日常管理要點[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87.
[3] 肖錦楊,葉耀晃.春季養豬需預防幾種傳染病研究[J].農家致富顧問,2016,(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