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鹽都區動檢站,江蘇鹽城 224000)
禽流感是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出現頻率較高的傳染病類型,是禽類流行性感冒的簡稱。該病癥不僅對雞能夠造成感染,也將在對人造成感染的同時使人死亡。而就目前來說,對于該病癥還沒有研制出特效藥物,對此,在實際日常養殖工作當中,即需要能夠對該病癥引起重視,以科學、積極方式的應用做好該病癥防治。
高致病性禽流感通常沒有特定的發病癥狀,且患病雞在發病之前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異常,經常會突然發病。在發病后,病雞體溫迅速上升,食欲廢絕、垂頭蜷縮、活動減少、精神萎靡、羽毛松亂,并從口鼻位置具有黏液的流出。病雞搖動頭部企圖甩出黏液,或發出特殊鳴叫。呼吸急促、困難,吸氣時常將嘴張開,腿、爪部出血。在臨死前,病雞大多處于昏迷狀態,體溫下降至35℃。
對于高致病性禽流感來說,其在一年四季內都可能發生,更多地發生在冬春季節。尤其是初春,其發病率更是占據了全年發病率的80%以上。該種情況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在冬春季節環境溫度較低,并因此為禽流感病毒創造了較好的存活條件,而在夏季以及秋季,禽流感病毒則會因環境溫度較高而存活時間大幅度縮短,且陽光中的紫外線也將殺滅相當數量的病毒。除了溫度方面的因素以外,夏季以及秋季雞舍內部也具有更好的通風性,也能夠對雞舍當中的禽流感數量進行減少,在使雞舍內保持清新空氣的同時實現雞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預防。
雞禽流感主要有兩種傳播途徑,第一種,即同病雞產生直接接觸導致發病。第二種,即同禽流感污染物接觸導致發病。在感染雞以及病雞的呼吸道、消化道當中,都具有相當數量的禽流感病毒。對此,發病雞眼、口腔以及鼻當中的分泌物以及排出的糞便當中都含有禽流感病毒,而被病死雞尸體、病雞分泌物以及糞便等造成污染的物體,如飲水、籠具、飼料、飲水以及運輸車輛等,也將存在傳播禽流感病毒的情況。健康雞方面,可以通過消化道、皮膚創傷、眼結膜以及呼吸道等方式感染禽流感病毒,并導致發病。在感染禽流感病毒后,通常會具有幾小時到幾天不等的潛伏期,該潛伏期的長短同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劑量、感染途徑以及致病性等都具有關聯。對于禽流感病毒而言,鳥類是其重要的攜帶者,禽流感通過空氣傳播特征的存在,則使得候鳥在遷徙的過程當中存在對禽流感病毒進行傳播的情況。對此,在禽流感流行季節,即需要做好候鳥同家禽間的隔離工作,避免兩者因此出現交叉感染。野生鳥感染禽流感情況較為普遍,禽流感病毒能夠對很多種野生鳥類造成感染,對此,候鳥則成了該病毒傳播的重要來源。此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禽產品與雞群在實際流通當中也將存在傳播禽流感病毒的情況。
在具體養殖當中,可以通過為健康雞群疫苗注射的方式避免該病癥的發生。目前,我國已經在該方面開發出了一批禽流感預防疫苗,如H5N1基因重組滅活疫苗以及H5N2滅活疫苗等,能夠較好地應用在禽類養殖的免疫接種當中。在該項工作具體開展當中,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通過對免疫禽類的定期血清學檢查保證疫苗在應用效果方面能夠具有可靠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該類疫苗的應用目標僅僅為還沒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集群,對于商品蛋雞群以及種禽群,通常需要進行2次以上的接種處理。該疫苗的免疫期為4個月,在對目標注射疫苗之后,在經過14d才能夠形成保護。為了保證疫苗應用效果,即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當中注明的重點做好疫苗的保存以及運輸處理。
對于A型禽流感病毒來說,其是一種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囊膜病毒,在外界環境當中存活能力相對較差,在實際肉雞養殖當中,普通的消毒劑即能夠起到殺死病毒的效果。同時,禽流感病毒在耐熱性方面較差,對于處于養雞器具上的禽流感病毒,在使用70℃水煮2min或者使用60℃水煮10分鐘min后即能夠殺滅,在陽光直射的條件下,在經過48h之后也能夠起到殺滅的效果。而通過紫外線方式的應用消毒,即能夠對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能力進行徹底的破壞。這部分特征的存在,即需要在實際養殖當中,在禽流感還沒有傳播前即需要能夠加強環境的消毒工作,保證勤消毒、勤打掃,在每次有雞出欄或者引進雞時,即需要做好對雞舍的徹底消毒。為了保證安全,在新雞引進之前,需要空舍2到3周,做好進出雞舍人員的消毒工作。
在具體禽流感預防工作開展當中,做好綜合性措施的應用也十分關鍵。在養雞場位置設置方面,要遠離居民區、交通要道以及肉禽市場等,對于不同類型的家禽要避免混養,也不能夠將牲畜同雞進行混養。具體飼養當中,要按照“全進全出”的模式飼養,在引種時保證雞只的健康性,在經過檢疫不存在傳染病后才能夠引進,盡可能不從禽流感疫區引進。對于養雞場的進出車輛以及養雞場周邊環境、雞舍籠具、飼養人員衣帽以及孵化廳等需要做好嚴格的消毒處理,做好老鼠、飛鳥的控制,避免其進入到雞舍當中同雞群接觸,因為這部分動物通常正是禽流感病毒的攜帶者。在養雞場當中,要做好人員通道的設置,對于工作人員以及相關防護物品,要經常、定期地進行消毒清洗,外來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到養殖區當中。
要對本地動物園、水庫以及池塘區域候鳥的棲息以及發病情況做好關注,如果發現候鳥群存在異常,則需要將情況及時上報給畜牧部門。同時,養雞場在位置選擇方面,要遠離濕地、水庫以及湖泊等區域,保證同這部分區域間的距離在3km以上。
為了避免出現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況,在實際飼養當中則需要避免人同患有禽流感的死雞或者病雞相接觸,對于身體抵抗力較低的人群,則需要加強日常鍛煉,做好飲食營養的均衡處理。尤其是同禽類具有直接接觸以及對疫情進行處理的人員,則需要做好個人衛生以及自身的防護,盡量不接觸病禽的排泄物以及死禽。在該過程當中,做好日常的防范十分關鍵,首先,要做好雞禽流感病毒疫苗的接種,定期做好場舍周邊環境的消毒,對外來人員的進出情況加強控制,避免雞受到禽流感病毒感染而導致疫情的發生。其次,飼養人員在工作當中要做好防護措施的應用,戴好手套,穿好工作服,如集群當中出現疑似禽流感癥狀或者不明原因死亡情況,則需要在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及時向當地收益防疫部門上報。最后,盡可能不同野外候鳥相接觸,避免候鳥攜帶的禽流感病毒對人造成感染。如確實需要同其接觸,則需要做好手套以及工作服的穿戴,使用消毒液洗手。
禽流感是對現今肉雞養殖行業具有巨大威脅的傳染病類型,且對于人的安全也具有極大的威脅。對此,即需要能夠在養殖當中加強防護,以科學措施的應用從多個角度保障人、雞的安全。
[1] 奇峰,托婭.雞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12):96-97.
[2] 任榮清,汪德生,黃波,等.蛋雞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的優化[J].中國家禽,2015,37(11):64-65.
[3] 秦發才,陳學斌,鮑興智.如何搞好農村散養雞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0,(1):68-68.
[4] 陳勇.散養雞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J].中國畜禽種業,2016,12(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