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華
(730000 蘭州大學法學院 甘肅 蘭州)
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可以指導人們的行為,并且規范人們的行為,對于一些可能給社會或他人造成危害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后果。當今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更加注重個人在社會中的公平和平等。人們往往會借助法律來達到實現這種公平和正義,由此法律也在不斷的完善,也會產生新的法律部門,社會法作為一部旨在保護社會的弱勢群體的法律部門也應運而生,我國近年來不斷的完善市場經濟,社會法所具有的平衡社會利益與社會關系的新興法律部門,在社會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時代的進步讓經濟和社會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傳統的法律部門并沒有把法律部門分的特別細,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法律部門會從傳統的法律中分離出來。這也是法律衍生的一個過程,在特定的法律基礎之上,法律部門由此誕生。其實,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曾出現過社會法的雛形。社會法在我國的興起要追溯到民國時期,但當時的社會整體的發展水平不高,社會法雖然出現了萌芽,但是社會法律制度還不健全。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律制度是“諸法合體,刑民不分的”新中國成立之后,社會主義法律在體系和制度方面都有所發展。當前中國處在社會變革與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社會法的調整方法以社會利益為本位的宗旨符合當前社會的需要,社會法成為立法實踐當中比較重要的部門法。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人們的習慣,常常認為社會保障關系涵蓋了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優待撫恤等關系。其中社會保險關系包括工傷、醫療、失業、養老、生育等保險。社會救助關系涵蓋了社會救助關系包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災民救助、特困戶救助、臨時救助、農村五保戶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形成的社會關系;社會福利關系包括婦女權益保障、老年人社會福利、兒童社會福利、殘疾人社會福利等形成的社會關系;優待撫恤關系包括軍人優待、烈士褒揚、退伍軍人安置等形成的社會關系;社會公益關系及慈善事業關系包括公益捐贈關系、社會募捐關系、慈善事業關系、老齡事業關系、志愿者服務關系、社區服務關系、獻血關系、彩票關系等。
關于社會法體系雖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觀點,但從社會法歷年年會的議題對社會法的討論集中于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方面。目前學術界對于社會法體系的外延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共識。鑒于此,便于社會法制度事實考察的前提下,將社會法的體系劃分為勞動法律體系、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特殊群體權益保障關系的法律體系三大部分。勞動法律體系主要包含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主要包括社會救助法、社會保險法、社會福利法、優撫安置法等。特殊群體權益保障關系的法律體系主要包括公益事業法、教育權利保障法律、殘疾人保障法律等。
立法模式又稱為立法體例,主要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立法所采取的方法、結構、體例和形態亦指法律產生的方法及其結果的各種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國家的立法模式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立法模式也是不同的。下面就會社會法立法模式在國外的一些表現形式進行考察。
集中的立法模式,又被稱為綜合的立法模式或統一的立法模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一部內容完整和全面的社會工作法,較為全面的規定了關于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集中式立法模式的特點是:第一,一部法中集中的規定了社會保障的制度,并且相對來說比較全面。第二,立法涉及了健康、教育、勞動保障、社會救濟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第三,在法律的名稱方面一般都統稱為“社會法”“社會保障法”。美國的和新西蘭的《社會保障法》是集中式的立法模式的典型代表。
集中式立法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涉及的內容更為全面,可以很好的兼顧到社會各方面的利益。社會保障方面所涉及到的領域比較寬泛,所規范的法律領域包括: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及特殊群體權益的保障。這種立法模式很好的照顧到了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特殊群體權益保障方面之間的內在聯系,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內容綜合全面,對機關權限規定具體。社會法對于政府的職能規定明確具體,集中的立法模式對于相比較分散的立法模式來說能夠對政府的職能做出綜合性的、專門性的立法規定。而分散的立法模式往往在立法方面較易重復,甚至相互之間存在沖突。社會法的集中立法有效的避免了這些問題,政府部門可以更好的依法履行職能,避免出現履行職責不清或者互相推脫的情況。這樣可以更好的規范社會保障的立法。
單項式調整模式是指根據政府職能的不同內容規定在不同的法律中,并分別進行實施的立法模式。關于分立式的立法模式,日本是典型的代表。
單項式調整模式的特點:第一,沒有統一的法律規范,對于不同的內容存在不同的法律規范進行調整,這些不同的法律規范存在相同的法律效力。第二,每部法律所涵蓋的只包括社會保障內容的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并不涵蓋全部,要想形成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完整的體系,就只能把所有的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進行合并,這樣才能夠形成社會保障的完整體系。
交叉式的調整模式是屬于一種折中式的調整模式,針對不同的社會保障問題既有集中的調整模式,又有單項式的調整模式。國家制定的法律既有專門的法律又可以將社會事務中的一部分納入到其他的部門法律體系中。關于交叉式的立法模式德國最為典型。
He was a fair-skinned,gentle,polite boy;his hair,done in the “scholar’s style”,was a contrast to Huange’s shaven done,and he stood and sat and moved like a grown-up.
交叉式立法模式的特點:第一,在規定社會保障事務的方面,既有專門性的法律存在,又有其他的非專門的法律存在。第二,非專門性的法律往往在社會保障事務方面的規定不夠全面和具體,僅僅涉及了社會保障事務的幾個方面。所以在法律的名稱方面往往會出現不同的但是也是與社會保障事務有關的法律。
我國的社會法的立法模式也屬于交叉式的立法模式,從當前我國存在的立法來看,我國的社會法體系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勞動法》為主的法律,其他如《刑法》和《民法》等一些非專門的法律為補充的交叉式的立法模式。對我國的立法模式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國外的立法模式進行比較,我國的勞動法的立法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我們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比較和分析,對我國的立法模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1.完善社會法體系
在社會法的立法方面應該考慮我國社會法體系的完善,對于社會法體系的完善,有的學者將社會的權利放在突出的位置,社會權利關系到處在社會中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問題,社會法承載著社會的就業、社會的保障及其安全發展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社會權利引入到社會法中具有正當性,可以使社會法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也使社會法的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2.構建完善的立法運行機制
任何一種法律要想發揮更好的作用必須運行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體現其價值,立法是法的運行的起點,法的實施則包括法的遵守(守法)、法的執行(執法)、法的適用(司法)等主要環節。針對當前我國的立法模式,我國應該以建立完整的《社會法》立法模式為目標,制定一部完整全面的《社會法》,將其融入到我國特色的法律體系當中,社會法的立法有利于將社會法的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有利于推動我國法制建設的進步,因此,通過一部比較完善的社會法的立法,使社會法的體系更加完善。加強社會法的立法加強社會法的執法使立法的運行機制更加完善。
3.分時期分步驟逐步實現社會法的立法目標
根據我國目前的社會法的立法現狀來看,我國的社會法的立法要想在社會保障的各個方面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就應該分不同的時期,分步驟的來進行立法,不能操之過急。這樣立法在前的法律可以為立法在后的法律提供實踐的經驗。我認為社會法的立法步驟可以分為兩步走。首先,由國務院出臺政策性的指導意見和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法規。然后,在法規適用一段時期后對這些法規的適用效果進行評估。由此接下來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制定出一部專門的完整的《社會法》。
任何一個國家選擇適用什么樣的法律時都要根據這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當前的國情進行選擇,我們國家也不例外。我國的社會法的立法從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和探索。對于社會法立法模式的選擇和完善我們國家根據當前的社會狀況,吸收借鑒了他國的經驗,慢慢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法立法模式。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與時俱進,努力打造一個文明、和諧、不斷向前發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