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的利益之判斷"/>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肖 湘
(100089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從《民事訴訟法》第56條及《民訴解釋》第292條可以得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原告主體資格需符合以下條件:①提出主體為與已生效的判決內容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第三人;②第三人非因自己的原因未能參加訴訟成為案件當事人;③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調解書損害了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④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期間必須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該規定為除斥期間;⑤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案外人只能向作出生效裁判、調解書的法院提起訴訟,其他法院對此類案件不具有管轄權。在以上五個條件中①和③均指向第三人訴的利益問題,日本民事訴訟法學者谷口安平教授指出,訴的利益概念就是掌握著啟動權利主張進入訴訟審判程序的關鍵,也就是通過訴訟審判創制實體法規范這一過程的重要開端。然而在法律實踐中訴的利益的判斷往往沒有統一的標準。
案例一:在美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天津神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第三人撤銷之訴中法院認為,神成液化公司是神成房地產公司與美克公司成立的中外合資經營公司,美克公司系神成液化公司的股東之一,現美克公司作為第三人申請撤銷神成液化公司與神成房地產公司之訴訟生效判決,液化氣公司系前述追償權案件中應承擔義務的被告,投資公司作為其股東,液化氣公司履行判決義務勢必影響投資公司民事權益。投資公司與該案處理結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應認定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具有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資格。
案例二:在香港大千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與于秋敏、海門市大千熱電有限公司第三人撤銷之訴中法院認為,香港大千公司作為海門大千公司的股東不符合對原訴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條件。首先,香港大千公司不是原案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為原案涉及的是海門大千公司與于秋敏的債權債務關系,香港大千公司對原案訴訟標的沒有獨立請求權。其次,香港大千公司不是原案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因為原案處理結果是海門大千公司承擔責任,不會導致香港大千公司承擔相應責任,原案的處理結果同香港大千公司并無法律上利害關系,故香港大千公司不是提起本案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主體。
同為公司股東法院對于其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原告主體資格之認定卻有不同,案件中的關鍵是法院對于訴的利益的認定。在一般民事訴訟案件中訴的利益是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重要前提,有損害才有救濟,而第三人撤銷之訴與一般民事訴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從立法目的,當事人參與訴訟的時間、方式等都有所不同,然而各類訴訟的提起的共同前提——訴的利益的判斷標準和方式是否相同呢?對于不同類型訴訟中訴的利益的判斷是否有一個統一的操作性強的標準?
“無利益即無訴權”,訴的利益是法院作出判決的前提,在大陸法系民事訴訟中訴的利益是極其重要的概念。澳門民事訴訟法典第72條規定:“如原告需要采用司法途徑為合理者,則有訴之利益。”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其一,訴的利益僅針對原告而言,屬于原告的利益之一,與訴權有密切的關系;其二,訴的利益產生于特殊的環境中,只有原告將爭議訴諸司法解決時才存在訴的利益之說;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并非任何原告將爭議訴諸司法途徑則其就當然享有訴的利益,這里還要求原告采用司法途徑解決問題必須具有合理性。對于合理性我們該如何理解?合理性可以衍生出兩個具體內涵——必要性和實效性。必要性是指原告有必要訴諸法院,請求法院通過判決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實效性是指法院的判決能夠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實際解決糾紛。訴的利益的內容在于法院作出本案判決解決糾紛的必要性及實效性。
現代社會,新興權利主張越來越多,哪些權利主張法院予以受理,哪些權利主張法院不予受理,關鍵在于當事人的訴請有沒有訴的利益,訴的利益是判斷新型權利進入審判程序的基準。在民事訴訟中,訴的利益的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即消極功能和積極功能。訴的消極功能也被稱為“過濾功能”,法院如認為當事人提起的訴訟沒有其必要性和實效性,即認為沒有訴的利益,對此,法院可以駁回上訴或起訴。消極功能可以起到禁止當事人濫用訴訟制度,避免司法資源浪費,避免被告不必要的應訴等作用。訴的利益的功用并非僅僅是消極地排除或過濾一些沒有必要性和實效性的訴訟。從保障訴權行使的角度,只要訴的利益存在,法院就必須對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糾紛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在存在訴的利益的情況下,法院不能拒絕審判。從這個意義上說,訴的利益有保障訴權的積極功能。另外,訴的利益這一概念還具有積極確認權利的功能。法院通過對訴的利益的把握,彌補實體法規定的不足。將雖然沒有實體法的明確規定,但在認為確有訴的利益——在解決糾紛實現抽象的實體方面具有意義時,可以將該糾紛引入程序,通過程序實現實體法的合理解釋,明確新的權利規范。
第三人撤銷之訴是為適應社會發展而學習借鑒的產物,其來源于法國和臺灣地區,在我國現有的民事訴訟制度框架下對判決既判力帶來了挑戰。在第三人撤銷之訴中按第三人合法權利受到侵犯的時間點劃分,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①第三人的權益在法院生效判決前即已經受到侵犯,而第三人由于非自身原因未能才加訴訟,這類情形屬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②由于法院的已生效判決對第三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不利影響,這類情形屬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一般民事訴訟中權利義務的糾紛多產生于當事人訴諸司法途徑之前,與第一種——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情況相類似,而對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而言,由于權利受損時間上的差異導致其訴的利益之認定與一般民事訴訟的訴的利益的認定應當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對訴的利益的判斷要從多方面考量。首先,要從原告的角度考慮。原告享有訴權,民事訴訟制度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要保障公民的裁判請求權。法院在判斷時,要著重從保障當事人的訴權的角度考慮,盡量擴大訴權的保障范圍。其次,要從法院的角度考慮。法院的審判權是為實現當事人的裁判請求權而存在的,然而,司法資源具有有限性,法院不可能解決社會上所有的爭議,只有存在糾紛解決的必要性和實效性情況下,才能通過訴訟解決糾紛。再次,從被告的角度考慮。一旦啟動訴訟程序,被告應當應訴。而對于沒有訴的利益的訴訟,被告被無端卷入訴訟,白白浪費被告的時間、費用和精力,給被告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而言,除了上述三個方面外還要從司法既判力的角度進行考慮,不論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還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其訴訟請求的提出對抗的是已經經過司法確認過的原告方與被告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判決一旦生效就享有既判力,而第三人撤銷之訴打破了既判力的規定,為法律關系的回轉打開了新的缺口。為了維護司法的權威性,法院應當對第三人的訴訟資格進行嚴格把關,而其中較為模糊的判斷就是第三人是否享有訴的利益,對此應進行嚴格審查。另外,我國法條關于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規定是第三人不是自己的原因沒有參加訴訟,才有理由提起之訴,成為適格原告。也就是說,第三人只有用盡了其他任何一種救濟方式都不能維護自己的權利,只能用撤銷之訴維權時,才具有訴的利益。
一般民事訴訟中訴的利益的判斷一般位于審查起訴階段,訴訟要件的審查,包括對訴的利益有無的審查,往往需要結合案件的大量實體方面的事實才能查明。而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而言,對第三人訴的利益的審查主要集中在生效判決與第三人提供的相關事實這兩方面,我國民訴法既判力客觀范圍規定為:生效的判決或裁定的判決主文部分。但訴的利益不應該局限在判決主文部分。因為我國的法律有規定如果某個事實已經被判決確認真實,則任何一方當事人就無需再提供證據對這一事實進行證明。但是這一事實并非是既判力能夠遮斷的事實,一旦判決確認的事實在第三人參加的其他訴訟中再次成為爭議的一個焦點問題,對這一事實持反對意見的人就應當提出與之相反的證據來推翻該事實。所以訴的利益不應該局限于判決的主文部分,還應該擴大到判決的事實和理由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對三人的利益進行救濟。
訴的利益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訴訟要件,其判斷必須針對具體案件的具體情形具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余地。它隨著社會情勢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無法一勞永逸地為其找到一個亙古不變的衡量標準,我們只能去確立一定的原則,在一定時期為它找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標準。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這樣特殊的民事訴訟制度設計,我們要找到其特殊性,在司法實踐中更加科學、準確得適用法律規范,使其保護案外第三人合法利益的立法目的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