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藍
(210000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 江蘇 南京)
一事不再理起源于羅馬法中的“一案不二訟”制度,在世界各國的現代民事訴訟法中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這一原則反映的是民事訴訟法的兩大基本目標——公正與效率,并爭取獲取二者之間的平衡。“一案不二訟”制度的理論基礎是“訴權消耗”理論,“根據當時人們的觀點,所謂訴權消耗,是指所有訴權都會因訴訟系屬而消耗,對同一訴權或請求權,不允許二次訴訟系屬。一旦限制同一訴權或請求權只能有一次訴訟系屬,那么即使允許當事人對同一案件提出訴訟請求,被告也可以實施既決案件的抗辯或者訴訟系屬的抗辯,使當事人的訴訟不至于訴訟系屬”。
就目前而言,一事不再理原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在訴訟系屬中,阻止相同當事人再行提起后訴,其二是在判決確定后,禁止相同當事人對相同訴訟對象的再次訟爭?!奔丛谇霸V過程中相同的當事人不能再就同一法律關系提起后訴或者當生效裁判做出后相同當事人不能再次提起訴訟以求否定已生效的判決。
一是節約司法資源。避免因同一爭端反復啟動司法程序,程序安定是民事訴訟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叭绻环N爭端解決程序總是因同一事項而被反復啟動,它是不能成為程序的?!比粼试S重復起訴,將會破壞程序的安定,浪費國家的公權力,增加被告的訴累,為個別動機不純的當事人提供纏訴濫訴的契機。一事不再理原則中所指的既判力,主要體現的即是程序的終結性。二是維護司法權威。避免因重復起訴造成前訴與后訴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而影響司法的公信力。司法權威來源于公眾對司法的信任和認同,若司法機關就同一爭端作出的裁判是相互矛盾的,將導致當事人對裁判的效力及司法權威產生懷疑,不利于當事人服判息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規定:“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這一條款可以認為是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規定。但這一條款對于一事不再理原則的規定并不是特別清晰,《92意見》及其他司法解釋對這一原則也沒有明確規定,因此2015年2月4日正式公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對民事訴訟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則又進行了規定,《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中,對于民事訴訟法解釋新增的第二百四十七條,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進行了分析?!爸饔^方面而言,即當事人的同一性;客觀方面而言,即考察審理對象(訴訟對象)是否相同。”作為《民事訴訟法解釋》的新增條款,從主客觀兩方面對于重復起訴的判斷標準進行了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此前法律關于禁止重復起訴相關規定的缺失,為司法實踐中對于重復起訴案件的認定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但是,任何法律制度或者基本原則都可能存在例外情況,民事訴訟法解釋對于一事不再理原則的例外情況也進行了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边@一條款是單獨針對婚姻及收養類案件不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的規定。
(2)《92意見》第142條規定:“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訴的,如果符合起訴條件,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這一條是對于案件在程序性審查階段不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的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新增了第二百四十七條,對于重復起訴作出了規定,同時新增了第二百四十八條:“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生新的事實,當事人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边@一條可以理解為是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例外情況的最新規定。
這一條文對于不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的情況設置了一個條件,即發生新的事實?!蹲罡呷嗣穹ㄔ好袷略V訟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認為:“新的事實為生效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生的事實,而不是原生效裁判未查明或涉及的事實,亦不是當事人在原審中未提出的事實。應當指出的是,原審結束前就已經存在的事實,當事人應當主張而未主張的事實,也不屬于新的事實。”筆者認為,法院的生效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后,若出現新的情況,發生新的事實,將對已生效的裁判中所認定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造成影響的或者會使其改變的,應不適用一事不再理的原則。而在原審中已經出現的事實,若是當時認定該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或者是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取的證據而法院也未調查收集的,當事人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第二百條第一款第(四)、(五)項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不能再次提起新的訴訟。
但是,對于新的事實如何理解與界定,筆者認為民訴法解釋的規定過于模糊,在司法實踐中,訴訟案件日趨復雜化,若法律并未對此進行明確的具體的規定,那么不同的審判人員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理解,極有可能出現類案不同判的情況。因此,筆者期望之后能有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對此條文作出更加細化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有更強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