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峰
(226100 海門市人民法院 江蘇 海門)
一直以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立法注重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多于民事責任,雖然在2003年和2006年都頒布和修正了有關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責任制度,但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卻效果欠佳。而針對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主體而言,起初證券法中主張以發行人和上市公司為首要主體責任,隨著股票發行制度的改革在2015年底推出保薦機構先行賠付的制度,力求切實落實中介機構的主體責任,如此不僅具備法理基礎,也符合現實需要,對于解決司法實踐中責任主體單一化的法律困境大有裨益。
在我國現行的證券法中對于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主體的分配具有多層次性,對于不同的責任主體設置了相應的歸責原則,無論發行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保薦人還是證券服務機構,不同的參與人員要承擔不同的責任。但是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存在虛假陳述實際賠償責任主體高度單一化的現象,大多以上市公司為主要責任承擔者,如此便造成了如下法律困境:
在我國虛假陳述責任主體的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行政處罰認定多于實際民事賠償的現象,導致民事與行政責任主體不對等現象嚴重。比如寧波富邦、佛山照明、綠大地、亞太實業、亞星化學以及武昌魚等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中國證監會對公司、董事、高管等均作出了行政處罰,特別是在亞星化學和綠大地虛假陳述案件中對涉及到的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有關簽字人員都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而就民事賠償方面來看,大多董事和高管人員并未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其中只有綠大地案件中的董事長和財務總監對投資者進行了民事賠償。雖然行政處罰也能對實施虛假陳述行為的自然人起到一定的懲戒作用,畢竟效果有限,而且缺乏對參與信息披露、文件制作等中介機構的懲處,極易放縱其協助和參與造假違法行為。在虛假陳述行為案件中,缺乏經濟懲戒難以給責任主體帶來足夠的經濟震懾,不能很好地起到預防目的,可見民事責任主體與行政責任主體不對等是民事責任主體單一化面臨的法律困境之一,應當讓主體承擔起與行政責任對等的民事賠償責任。
所謂責任未凸顯主要是針對中介機構而言,比如證券公司、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訴訟中很少承擔賠償責任。就目前而言還未見有律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責任的判例,而在大慶聯誼案中對申銀證券公司判定了百分之五十的連帶賠償責任,再比如藍田股份案中所涉及到的中華倫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也是虛假陳述案件中會計事務所承擔民事賠償的先例。在我國證券法中有關中介機構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有效發揮,而且證券法中規定保薦人、承銷商與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規則原則相同,如此便難以實現對投資者的民事賠償責任。
我國虛假陳述行為的案件中有關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民事賠償責任處于虛化狀態,在起訴過程中多數投資者僅以上市公司作為被告,但是理論上講,虛假陳述行為案件中發行人和上市公司雖然承擔無過錯責任,在賠償時承擔大頭非他莫屬,卻不應該是唯一的責任主體。就近年來實證分析結果可見很少有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員進行實際賠償,在虛假陳述行為中顯然上市公司和發行人并不是最大受益者,卻要承擔主要賠償責任,這對于公司的其他股東而言可以說是一種二次傷害,而最大受益者和主謀往往逃之夭夭,如此賠償功能并沒有真正實現,僅僅是讓幕后投資者實現了財富轉移,甚至一些非法利益也轉入實際控制人手中。因此要想真真遏制證券欺詐,就要將虛假陳述責任配置給最有可能受益的實施者,切實有效地追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針對虛假陳述案件中責任主體單一所造成的困境,證券監管部門提出保薦機構現行賠付制度以落實中介機構責任,不失為解決責任主體困境的有益探索。
筆者以為保薦機構進行先行賠付,不僅能夠保證投資者及時得到賠償,還能緩解虛假陳述案件中發行人和上市公司獨資承擔民事賠償的困境。比如深圳的海聯訊虛假陳述案中,就設立了兩億元的補償專項基金,這是由控股股東和其他主要股東出資設立用以現行賠償投資者,再比如在萬福生科案件中,平安證券作為投資的保薦機構,也曾獨家出資三億元作為投資者利益補償的專項基金,這些都是先行賠付的案例。但是先行賠付需要監管機構發揮積極作用,比如2015年中國證監會就明確要求保薦機構作出先行賠付的承諾以及向發行人依法追償的權利,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又巧妙地克服了投資者民事訴訟中繁瑣的舉證和高昂的成本等問題。
在先行賠付這一舉措中,保薦機構顯然承擔了較重的責任負擔,比如首先就自身過錯范圍內的責任而言需要承擔部分最終責任,其次對于其他責任主體無力負擔的賠償風險也會轉移給保薦機構,但是保薦機構仍然擁有向其他主體進行事后追償的權利。在投資過程中保薦機構全程參與了發行過程,更容易實行追償權。另外證券公司可以與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簽訂“五方協議”來轉嫁風險,簡單來說就是由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進行責任兜底,如此可有效遏制幕后主謀逃脫民事賠償責任的困境,更容易讓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承擔最終責任。
總而言之,在當前虛假陳述案件中賠償責任主體單一化是其面臨的主要困境,而通過行政權力主導由保薦機構或主要股東進行先行賠付制度可以說是一種創新,有效解決了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主體的困境,并且保障了投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