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珠
(550000 貴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貴州 貴陽)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勞動人民的法律意識逐漸提高,開始通過各種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因此我國的用工情況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在各種勞動法律出臺后,我國的勞動糾紛案件也逐漸增加,呈現出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而勞動爭議仲裁作為一種高效的處理手段,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具有極高的價值,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此,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處理效率,從而促進我國勞動市場的平穩發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勞動糾紛案件數量也呈現出一種逐年遞增的趨勢。例如在勞動法剛剛出現的1996年,一共有四萬多件勞動糾紛案件,而在2012年時,勞動糾紛案件已經達到了六十四萬多件,凈增長數量達到四十一萬之多,平均每年上漲百分之六十左右。尤其是在《勞動爭議仲裁法》和《勞動合同法》出臺之后,勞動糾紛案件呈現出一種爆發式增長。在2008年,勞動糾紛案件達到六十二萬件,和2007年相比,上漲了百分之八十左右。隨后就比較平穩,既有上漲部分,也有下降部分,勞動糾紛案件逐漸呈現出一種平穩的發展趨勢。說明,在經過一段適應時間后,勞動者的法律意識竹架增加,同時可以通過合法渠道來維護自身利益,而企業也針對這種問題在逐漸改善勞動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問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勞動糾紛案件的發生。
其次是引發勞動糾紛案件的原因依然集中于勞動合同終止、社會保險問題以及勞動報酬等方面的問題。從造成勞動糾紛案件的因素來看,具體原因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其中的最大問題依然是合同終止、社會保險以及勞動報酬等原因。而工資則是勞動者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礎,因此是引發勞動糾紛案件的關鍵原因。
三是勞動糾紛案件的解決方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原來的仲裁解決逐漸變成仲裁調解的解決方式。我國處理勞動糾紛案件的方式主要有訴訟、仲裁、調解以及協商等方式,而勞動爭議仲裁則是取代訴訟的一種解決方式,屬于替代性解決糾紛方式。勞動仲裁結構解決勞動爭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仲裁解決,一種是仲裁調解。而隨著勞動仲裁法的出現,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式逐漸從原來的仲裁解決轉變為仲裁調解。
從勞動糾紛案件的實際處理過程來看,雙反共同勝訴的案件數量逐漸增加,而單方勝利的案件數量逐漸減少。比如在1996年開始,企業中的勝訴概率一直呈現出一種下降的趨勢,而在2000年出現了短暫的提高,但之后一直處于一直逐漸降低的趨勢。在1996年,企業的勝訴率是20%,而在2001年時,勝訴率上升到了21%,在2012年又降到了12.21%,從這里可以看出企業在勞動糾紛案件中的勝訴率下降了8%左右,而勞動者在1996年的勝訴概率為50.81%,同時在2000年時逐漸提高,達到了58.17%,隨后就呈現出一種逐漸減少的趨勢。在2012年時,減少到了33.08%,一共降低了17.63%左右。而雙方共同勝利的案件數量處于一種逐年遞增的狀況。
其次是勞動糾紛案件中的服從判決的案件逐漸降低,仲裁機構的效用正在逐漸下降。根據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來看,當勞動者對仲裁判決存有異議時,就可以在收到仲裁書的15日內再次提起訴訟[1]。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在處理勞動糾紛案件時,通過合理的勞動爭議訴訟,能夠有效提高勞動仲裁的處理效率。同時在處理勞動糾紛案件的過程中一人擔任仲裁員的問題較為突出,經實際調查發現一人擔任這種現象并不是偶然的,是我國大部分仲裁單位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缺少相關的仲裁人員,因此在遇到勞動糾紛案件時,一般都是派一個仲裁員來進行處理,同時仲裁員在工作過程中都是由政府的專業職員來擔任的,同時還是一名單獨的仲裁者。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幾種建議,希望能夠提高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效率。首先是提高勞動市場監管力度,防止出現各種勞動爭議[2]。為此就需要我國的勞動管理部門加大對勞動關系的管理力度,全面監督企業的發展行為,從而保證企業用工的規范性,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勞動糾紛案件的發生。同時還應該將基層中的勞動糾紛調解組織部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勞動糾紛案件使用調解、協商等有效的交流方式來進行解決。
其次是建設規范化的勞動糾紛案件仲裁制度,同時提高相關仲裁調解單位的獨立性,將多方位仲裁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營造出一個公正、公平的工作環境,促進勞動仲裁質量與效率的有效提高。在現實工作中,我國的勞動仲裁單位是在勞動行政部門的監管之下的,同時相關工作也是由專門的政府人員來負責。從而導致勞動仲裁單位沒有獨立配置經費以及人員的權利,從而影響了仲裁的公正性,降低了我國勞動糾紛案件仲裁中的服裁率。針對這種問題,就需要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根據三方性原則來處理勞動糾紛案件,從而保證仲裁的公正性與客觀性。
最后是建設專業化的仲裁隊伍,培養高素質的仲裁員。首先應該組織仲裁員參與一些專業培訓,其次是擴大仲裁員隊伍,擴大仲裁員招收數量,最后需要增加基層中的勞動關系協調者數量,提高基層仲裁機構的作用,發揮出調解仲裁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勞動法律出臺后,我國的勞動爭議案件也逐漸呈現出一種平穩的發展狀態。勞動糾紛的主要發生原因就是勞動合同、社會保險以及資金報酬等因素,勞動仲裁也是解決勞動糾紛的有效措施之一,從實際發展來看,勞動糾紛案件中的共同勝訴的數量逐漸增加,而單方勝訴的數量則呈現出一種下降的趨勢,體現出了政府逐漸轉變為勞動雙方的利益調節者,我國的勞動爭議仲裁質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