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吳公瑩
(261061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山東 濰坊)
我國高職院校規模非常龐大,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在現階段的國家發展中可謂功不可沒。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各種社會思想的變化,高職院校發展也迎來很多挑戰,這就要求廣大高職院校及時調整思路,與時俱進,把握目前的法治社會發展趨勢,建立相應的機制,完成高職院校法治體系的建設。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對法制建設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正在逐漸深入民心。高職院校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基地和搖籃,應該緊跟國家要求,在教育和教學上努力推行依法治校,推動高職院校健康持續發展。
經過這些年來國家從上而下的不斷普法宣傳以及法制建設的日益完善,法治理念已經被社會所廣泛接受,并逐漸成長為一種新的文化。對于高職院校行業來說,教育尤其特殊性,更需要法律的保護和踐行,只有不斷完善法治高職院校建設,才能在教育發展上捍衛高職院校的地位,并為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法律支持。
隨著國家教學改革理念的更新,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和風險都在加大,從社會因素來說,國內計劃生育政策造成每個家庭孩子數量較少,學生的心理素質在變差,同時各種不良思想入侵校園,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培育,另外網絡的發達也給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了挑戰,對學生的不當管理很容易被上傳至網絡而引發社會關注,等等這一切都增加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風險。高職院校在今后的教學管理活動中將不得不面臨更多的未知因素影響,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的支持。
法律是治國的基礎,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不論是企業還是學校的成長都離不開法律的保護和支持,越是發達的機構,對法律的依賴性也越強。以美國為例,每年大量的貿易法案勝訴為其帶來了巨大的收入,而我們國家很多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都曾經因為不懂法律而飽嘗切身之痛。高職院校要看清國內外的形勢,把法治作為一項事關學校生存的重要任務來抓,健全相關的法制法規,打造法治系統工程,推進高職院校法制工作的開展和完善。那么如何才能建設好法治高職院校,營造好法治文化,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加強宣傳是普及法律知識,完善法治建設的重要環節,只有不斷采用新方法、新手段進行法制宣傳,才能把高職院校依法治校理念貫徹到每個教職工和學生的內心。要進行法制宣傳工作量是很大的,需要廣大高職院校認識到其長久性、持續性,不斷堅持,不斷創新,把高職院校法治建設的基本政策方針以及各種要求通過最普及的方式傳遞給每個高職院校教職工、廣大學生、務工人員和臨時人員,如QQ群、微信群等新型的媒體聯絡方式一定要積極采用,再輔以宣傳欄宣傳、單頁宣傳等綜合方式把高職院校法制工作構建成為立體化、層次化、全面化的法律普及平臺。在一些重要的節日點,如“12·4法制宣傳日”等,更應該推陳出現,成立臨時辦公室進行應對,舉辦一些活動或者比賽,并借助各種學生較為關注的網絡媒體廣為宣傳,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制度建設是法律體系建設的根本,是執法的依靠,“有法所依”是依法治國的第一步,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也同樣是高職院校依法治理的第一步,國家在高職院校法制建設方面已經推出一些法律法規,從整體上滿足了高職院校依法治理的基本需求,為高職院校法治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基石。但是在一些具體的工作細節上,有時候現有的法律法規還不夠細化,導致部分工作無法可依,以致無法開展。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把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和教學管理機制接軌,促進法制體系的完善。
高職院校要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構建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院更好的發展,高職院校要把校園文化的建設放到重要的位置,并將法治文化融入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當中。只要形成好的文化氛圍,所有高職院校職工和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義務,并主動和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作斗爭,并將這種好的理念傳遞給周邊所有的人,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給別有用心的人樹立警鐘,使其不敢有違法違規念頭,保證校園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