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陽
(100089 北京冉森匯智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從法律理想類型的視角來分析經濟法的運行情況,我們就能看出經濟法和傳統形式化法的實質化的運行特征間的區別。所以我們要詳細地了解經濟法實質化運行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經濟法運行的問題所在。
法律運行模式最初來源于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的研究成果,它從法律社會學的角度講人類歷史上發展的法律思想分成了四種,也就是形式的不合理、實質的不合理、實質的合理以及形式的合理這四種法律。西方法律制度的動態發展過程實際上是法律形式化或法的形式合理化。韋伯所說的法的形式和理性化,包括了整個近代西方法治的歷史發展進程,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近現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成長的過程,就是法的形式和理性化的過程。
接下來我們對法的形式合理性化的內涵進行詳細闡述。其資質要素包括法律思想有著明確的規則與原則,裁決的判斷標準脫離不了法律制度,法律規則屬于高度系統化的建構以及結合特定案件的法律決定。那么,法律形式化的動力和功能又是什么呢?近代西方法律源于羅馬法,但本質上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條件下推動的。法律形式化有著重要作用,能夠建立法律的權威,對政府權力進行限制,確保公民的權利與自由,展示社會公平與正義,以及達到法律系統獨立的目的。
法律的高度形式化能夠實現法律的高度自治,相比于其他理性法而言,經濟法的自治程度耕地,所以我們從實體內容、機構、方法以及職業這四個方面來展開分析。
1.2.1 法律內容的標準性
傳統法律在形式上有著更多的法律規則,新型的經濟法則在形式上是更多的法律標準,尤其是模糊性和可裁量的法律標準在經濟法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我們知道,法律規則的作用在于從微觀角度提供足夠的確定性和可操作性,限制自由裁量權。而經濟法的特點則要求具備更多的法律標準。經濟法調整的國家干預經濟行為大多是非常規行行為,有著一定的突發性和應激性,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需要敢于這有著足夠的創新能力,不能被限制于固定的法律規則中,所以法律標準的應用更適用于經濟法。
1.2.2 形式化法律推理特點
經濟法是為了國家有效干預經濟。其往往更注重于對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裁判,此時對于法律本身的思考已經是次要的,所以其往往還會從其他方面來尋找法律以外的合理性。為了確保國家干預經濟的進行,經濟法在法律推理過程中不僅著眼于法律本身,更是關注于社會背景,即便損害了法律的自治性也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法律決定了較強的創新性。經濟法的實質化法律推理與形式化法律推理不同,他不追求與過去的法律規則保持一致,而是要求推層出新,敢于承擔決策的風險,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戰。這也是為什么各國的反壟斷法表現多變,判決先例屢次被推翻的原因。
1.2.3 經濟法的復合性
由于經濟法問題的復雜性,它不僅局限于經濟問題,而是表現為多領域復合的難題,所以一些國家的經濟法執行工作人員通常不僅有法律專業人員,還吸納了大量的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不同領域的精英,這也表現了經濟法不同于傳統形式化法的自主自治性的特點。這種復合性的、多職業的參與是法律模式發展的創新。
1.2.4 法律機構特點
現代經濟法在社會組織形態上相比于傳統法律而言其官僚性更少,這主要源于機構設立的民間性與機構權能的混合型。隨著現代國家治理領域的擴展,第三部門開始承擔起部分職責,不再是單純依靠國家或市場進行調控,而是以混合經濟模式進行發展。此時第三部門興起,成為國家的重要管理部門,分享著一定的公權力。同時又新型了許多新型的獨立的經濟規制機關的產生,這些機構通常都有行政執行權、準立法權等,他們的作用在于通過混合性權力來解決分立結構下無法解決的市場失靈問題,他們也和傳統的官僚制基礎上的傳統行政機構相區分開來。
經濟法是為了解決傳統形式化法的困境而誕生的,從而解決政府的積極干預而導致的市場失靈的問題。經濟法的運行雖然超出了形式性的束縛,但有時也會產生隨意專制或盲目干預的情況,和現代法治軌道相背離,成為潛在的風險問題。而正當程序機制則象征著直接參與的民主自治精神,能夠有效處理風險問題。
實際上人們容易開大經濟法的作用,將其實質理性法的范形式主義的趨勢給絕對化,對經濟法的形式理性進行排斥。這樣的觀念下可能造成經濟法的專制,使得國家干預經濟行為成為少數團體的謀私手段。其次是經濟法的實質化運行和傳統法治理論間的矛盾。經濟法的實質化運行,本質上是反對法律的形式主義,從而減少法律的自治,提高法律機構的自由裁量權。當然,實質理性法的運行更容易偏離純粹的法律軌道,成為個別人隨意解釋事實的權力意志。這也是和傳統法律形式主義的法治理論相背離的。
所以只有通過引入具有獨特價值和品質的程序法,才能避免法律實質化給經濟法運行帶來的風險問題。程序法是民主參與機制的法律化,也是協調對話機制的法律化,對于化解經濟法實質化風險有著重要作用。
經濟法的實質化運行是對傳統法治的重要創新,能夠更加適用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但也會帶來一定風險問題。而經濟法程序在國家干預經濟的過程中引入直接參與的民主形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從而保證經濟法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