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寶臣
(154002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分公司 黑龍江 佳木斯)
在農業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為了保障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產量,減少農民不正確的處理手法而引起的損失。這一點與農業保險的目的不謀而合,農業保險也是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減少因為一些因素導致的農業損失。在日常的農業生產中難免會遇到阻礙,如:惡劣的天氣因素、不正當的人為因素等,都是造成農業生產水平地下的重要原因,面對天災人禍老百姓苦不堪言。農業保險正是把握住機會,給予農民援助之手。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展,農業保險的推廣發生了些許的阻礙。
隨著改革的深化,農民認識到了生產結構化的重要性,紛紛進行土地方面的技術革新,積極學習先進的技藝,并將其投入到農業的生產之中。科學化的決策部署給予了農民巨大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到農業的生產之中。漸漸的農業方面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改革功不可沒。改革的成功促進了生產力的增長,人們就會喪失投保的興趣,單純的認為自己無需保障。
農業保險公司的傳播力度不夠,使得很多的農業生產者不了解這一保險所具有的功效和重要性,在遇到問題之后只能自己承擔損失。農業生產者往往會投入大量的精力融入到農產品的開發和保護工作中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提高產量與質量。這使得農業保險的推廣收到了阻礙,無法正常的運行自身的保險工作。
近年來,隨著推廣的深入,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由于農業保險自身風險高的特性,讓許多農民望而卻步。近年來,隨著天災的頻頻發生,使得農業保險公司虧損嚴重,且農業保險的周期性強,如果按照商業的方式進行保險的收入,農業將陷入困境,但是如若給予這樣給予農民損失的賠償力度,公司就會損失嚴重,無法正常的運行。農業保險的結構有所欠缺,發展不合理,沒有真真正正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召。結構過于單一,沒有做到科學性的規劃與管理。
首先,生產者最重要的便是保險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農業保險絕對是農業方面安全有效的第一選擇。它的工作性質便是解決天災人禍對農業造成的損失,給予修補和補貼,給予一筆客觀的錢財,幫助生產者能夠東山再起。而且農業保險是國家給予鼓勵的產業,用經濟扶持農業的發展方式獲得了國家政府的一致好評。農業保險工作的開展,不僅讓受災的農民獲得了曙光,還為國家方面有效的解決了三農問題。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業保險行業的發展,國家還專門定期為農業保險機構給予資金鼓勵,積極為農業保險正名。有國家支持的保險更具有說服力,所以農業保險自然成為真實有效的代名詞。
在農業生產中不免會發生很多的問題,近年來,干旱、洪澇、蟲害危害了農業生產的穩定性,破壞了生產結構,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這樣的產品會被市場所拋棄,從而農民會喪失一筆財產。要知道這次財產對生產者十分的重要,在農村家家戶戶都多以一方土地為生,土地承載著他們的希望。如若發生特殊原因損害了這一現狀,便會造成不可預料的損失。這時農業保險的功能便凸顯出來。用實際行動告訴生產者農業保險為你的損失買單,重新拾起你未完成的愿望。
有效的宣傳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此處投資,宣傳要廣泛還要有特色,一成不變的宣傳方法能難引起現代人們的關注度,所以要在宣傳方式上進行革新,用更加新鮮的方式吸引更多農業生產者的關注。宣傳要老式方法和新式方法相結合,這樣才能更有包含性。如:通過電視廣告、報紙、收音機等老式方式針對老一輩的工作者進行宣傳。用新穎的微信、網站、撥打電話等針對新興一輩進行農業保險的推廣。雙管齊下,才會有更有成效。農業部門相關的干部也應當放下架子,深入農村進行保險意識的輸入,國家部門更加具有說服力,通過耐心的講解,最終給予農業保險發展的動力。
農業保險的出去點是好的,但是在現實的發展中遇到了許多棘手的問題,其中賠款和收入保金就成為阻礙發展的一大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主要來源于農業保險的不合理性以及結構的單一性。所以一定要多方面進行考慮,聘請專業的市場研究者對農業保險進行結構化的改革以及科學化的部署。確立專門的法律進行相關產業的管理,確保農業保險公司的正常運作。
由于虧損較大,所以農業保險舉步維艱,這時便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人才投入進行管理規劃。國家便是一個堅實的后盾。為了促進農業保險的發展,就需要國家加大扶持力度。首先是對投保的農民進行補貼,以身作則努力減輕人們的負擔,切身實地造福人民。
為了減少騙保行為的發生,便要加大對投保人的教育力度,定期將投保人聚在一起進行思想教育。
由上可知,若要促進農業保險的發展必須要多方面進行入手,國家、相關企業、投保人都要以身作則,不做違法亂紀的行為,共同促進農業保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