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亮 婁叢英
(214000 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 江蘇 無錫)
在當今的經濟發展之中,企業不僅僅需要良好的發揮自身的價值,促進自身生產經營效果的提升,其還肩負著推動市場經濟整體發展的重大使命,但就整體而言,企業在自身的社會責任履行方面仍存在許多的問題,應在經濟法的視野之下,采取合理的措施,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良好落實。
企業與其員工之間的關系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前者為后者提供就業平臺,而后者為前者的發展提供動力,二者之間相輔相成,而二者之間關系的良好維系,則主要是以《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等方面的法律來作為橋梁與保障。此時,企業不僅僅需要對法律所規定的責任良好的落實,其還應履行包括促進員工發展,關愛員工心理及生活等方面的社會責任。
對于企業而言,股東是企業的直接出資者與所有者,依照其出資的多少,可將之分為大股東及中小股東,而相應的權力也有所不同,前者擁有直接決策的權力,而后者僅僅擁有參與權。在當今的社會發展之中,中小股東的利益已經獲得了社會的重點關注,此時為確保中小股東的權益,我國已經頒發了一定的法律法規來對此進行維護,需要企業在自身經營的過程之中,良好的履行法定義務及社會責任。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發展之中,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得到了深化,這也證明了消費者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其是企業立足于當今市場經濟下的核心,但就總體而言,消費者仍舊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此時若想維護好消費者的權益,則企業必須承擔起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良好的履行保證自身產品安全及質量、提供自身及產品的真實信息、尊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及求償權等方面的責任。
企業是當今社會發展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不僅僅要努力確保自身獲得良好的發展,還需做好社會發展的推動工作,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回饋社會的公益性活動,包含對孤寡老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方面的關注及幫助,并將之作為一項與企業發展同步的事業來開展,這不僅僅能夠推動社會整體的發展,對于提升企業自身的公共形象也具有重要作用。
就企業而言,其日常經營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對周圍的環境衛生、公共交通、人民生活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且當今的環境問題得到日益凸顯,此時企業不僅僅要對環境及人們社會生活方面的法律責任加以明確,并良好的執行,還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積極發展綠色經濟,盡可能的降低對社會居民及環境的影響,良好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
從經濟法視野之下對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分析,則可以發現此方面的法律法規較為匱乏,且在責任要求方面也未能明確,此時若想使企業社會責任得到良好落實,則應采取以下方法,來實現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與完善。第一點,我國應以市場經濟發展為基礎,將企業所需履行的相關社會責任納入到經濟法法律體系之中,促使企業真正認識到社會責任的內涵及重要性,進而能夠良好的履行。第二點,應制定針對企業的信息公開制度,并擴大信息公開的范圍,使之能夠包含企業的財務狀況、公益活動開展、環境保護、員工利益等多方面的內容。第三點,對我國勞動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以此來形成推動力,督促企業能夠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加以履行。
以從經濟法視野來看,外部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力量,對于企業而言僅僅是一種推動力,而真正能夠起到主動性作用的是企業自身的內部自治與自管,從企業中心發出的約束力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首先,企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自身形成督促與約束,充分認識到社會責任的履行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進而樹立起正確的經營理念、社會利益觀及法制意識,認識到我為社會,社會為我、獲取利益同時實現社會價值、安全至上、質量至上等企業經營及發展的重要內涵。
在經濟法視野下,若想促進企業社會責任良好履行,僅僅依靠企業自身必然無法達到全面的最佳的效果,此時相關政府部門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便極為必要。首先,政府部門應對自身的經濟管理方面的行為進行準確的定位,不可對企業以命令性姿態督促社會責任履行,而是通過相應的市場管理及調節,并引導社會大眾對企業進行監督。其次,政府部門應積極宣傳與鼓勵維權性行為,盡可能的降低維權成本,同時使企業參與其中,提升企業對自身社會責任履行的認知。最后,相關政府部門應依據實際情況,為企業制定社會責任的履行標準,并做好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
社會各界都應作為監督者,參與到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及落實工作的監督中來,此時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等組織的監督作用,擴大社會各界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方面的關注度及關注范圍,發揮媒體的信息揭露及傳播作用,并將之與政府部門的相關處理進行結合及時的跟進,查處有問題的企業,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督及規范作用,對企業的經營行為加以規范,以此來形成巨大的社會力量,督促企業對自身社會責任的良好履行。
總而言之,在當今階段的發展之中企業在社會整體之中占據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此時企業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環境之下,不僅僅要對自身的經濟效益進行提升,還應注重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因此,應明確經濟法視野下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并采取建立并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法律體系、全面強化企業內部治理制度、強化政府部門及社會力量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良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