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祥安
(351111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福建 莆田)
城市夜市小吃類型多樣,滿足了社會群體在夜間對于美食的需求,并且豐富了社會群體的休閑方式,增強了城市社會群體的生活幸福感。但與此同時,城市夜市小吃受到加工場所、衛生設施以及原料衛生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會在食用之后出現惡心、腹瀉等問題,因而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狀況堪憂,探討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管理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從一般衛生狀況來看,城市夜市小吃的加工場所簡陋,不具備基本的衛生設施,有的小吃甚至在簡易棚內進行加工,在排煙、防塵、防蠅設施不健全的情況下,根本無法保證小吃的衛生。很多夜市小吃攤位不具備消毒柜,餐具并未進行消毒,而是在簡單清洗后進行循環使用,極易出現二次污染。在夜市小吃加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穿著不規范,甚至不具備基本的衛生知識,有的甚至并未持有健康證。就食品檢測情況來看,部分夜市小吃為面食制品,其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過氧化苯甲酰,部分以動物肚片為原料的夜市小吃中存在甲醛,餐具衛生不合格問題也比較明顯。當前城市夜市小吃現存衛生問題明顯,業主法制觀念淡薄,消費者的食品衛生意識不強,自我保護不到位。夜市小吃衛生監管不到位,監督覆蓋面小,且執行力度不足。
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是改善夜市小吃衛生狀況的有效途徑,必須要加大食品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這就能夠為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城市夜市小吃業主的食品衛生意識不強,與相關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存在一定聯系。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以《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作為支持,確保夜市小吃業主以及消費者等都能夠充分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食品安全意識的引導下自覺保障飲食安全,以免傳染病以夜市小吃為載體進行傳播。相關監管部門要組織夜市小吃業主進行法律知識與衛生知識培訓教育,堅持學與用相結合,確保夜市小吃業主在正確理解食品衛生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自覺規范夜市小吃衛生。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落實監督管理,這是保證工作質量的有效方式。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關系著社會群體的生命健康,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問題,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為保證夜市小吃衛生管理成效,必須要加大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力度,以食品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將食品衛生風險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城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通過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城市夜市小吃衛生進行監督和管理,并整合各項資源,明確各部門及人員的崗位職責,整頓監督管理力量,以確保夜市小吃衛生管理工作得到高效落實。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可以夜市小吃食品原料為對象,通過采樣檢測的方式來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在實際監督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小吃場所衛生不達標、食品原料衛生存在問題等,必須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進行懲處,確保夜市小吃業主具備基本衛生設施,包括清洗、消毒設備等,確保其小吃衛生達到衛生要求,必要情況下令城市夜市小吃業主進行停業整頓,以免城市夜市小吃衛生問題再次出現,而對城市社會群體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在社會大環境下,輿論的影響力是顯著的,在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以此來對社會群體形成引導,促使其充分認識到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自覺選擇安全健康的夜市小吃,抵制不安全飲食,并及時向食品安全相關監督監管部門舉報,落實社會監督,從整體上提升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管理成效。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引導消費者在飲食安全方面學會自我保護,從而降低食品安全所造成的威脅。在新聞媒體方面,要對夜市小吃業主進行正確引導,并采取良性激勵措施,對食品衛生先進的單位和個人提出表揚,并進行嘉獎,與此同時曝光食品衛生不合格的夜市小吃攤位,并適當進行懲處,以確保城市社會群體能夠認清現實,自覺選擇安全放心的食品,以落實自我保健,不給疾病傳播留機會。
綜上所述,城市夜市小吃看似色香味俱全,實則衛生狀況堪憂,城市社會群體的衛生意識不強,并且不具備優良的衛生習慣,社會群體在夜市的飲食安全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為有效改善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現狀,必須要加強衛生管理,加大飲食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相關監管部門必須要加大整頓力度,改善城市夜市小吃衛生現狀,確保其達到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從而為社會群體創建一個安全的飲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