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己萱 程東洪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人民檢察院 福建 泉州)
從2010年全國“兩會”代表提案《關于增加危險駕駛罪的建議》至《刑法修正案八》的入刑、《刑法修正案九》的完善,2011年以來,涉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案件數量觸目驚心,僅我院受理的涉嫌危險駕駛罪案件有4000多件。
醉酒駕駛機動車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80mg/100ml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之一第一款的規定,以危險駕駛罪定罪處罰。血液酒精含量建議鑒定意見是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據,也是認定其是否構成犯罪的主要依據。根據由公安部提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10)5.3.1之規定,對需要檢驗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應及時抽取血樣。抽取血樣應由專業人員按要求進行,不應采用醇類藥品對皮膚進行消毒;抽出血樣中應添加抗凝劑,防止血液凝固。《福建省公安機關辦理酒后駕駛車輛案件程序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二)項進一步明確,提取的血樣應當使用具有抗凝功能的潔凈、干燥的試管密封盛裝。因此,采集血樣所密封盛裝的試管應該為具有抗凝功能的抗凝管。
2017年6月22 日,犯罪嫌疑人康某酒后駕駛無牌二輪摩托車沿道路行駛被公安民警當場查獲,因發現其身上有酒味,于當日在醫院對康某進行抽取血樣并送檢。同月25日經收到福建華閩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檢測報告書,康某血樣中的乙醇濃度為130.16mg/100m1。屬醉酒后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該案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醫院護士在對康某進行血樣提取時使用的是有添加促凝劑的試管,導致在對案件處理上存在不同觀點:
偵查機關已違反物證收集的法定程序,但是否嚴重影響鑒定結果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程度亦無法判斷,無法明確采信或排除該鑒定意見,故犯罪嫌疑人涉嫌危險駕駛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筆者查閱已公開的法律文書,發現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人民檢察院于2017年9月所辦理的2件危險駕駛案件,因儲存血樣試管可能添加促凝劑、未添加抗凝劑,導致血樣中含有凝塊,可能導致管內乙醇含量鑒定數值不準確,對該2件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作不起訴處理。(詳見秀檢公刑不訴[2017]52號、秀檢公刑不訴[2017]62號不起訴決定書)。
造成上述案件存疑的原因是盛裝容器錯誤,即用添加有促凝劑的試管(下文簡稱促凝管)盛裝血樣造成血液乙醇含量檢測不準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六十六條之規定,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補正是指對取證程序上的非實質性瑕疵進行補救;合理解釋是指對取證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邏輯的解釋。醉酒類的危險駕駛案件中血樣用促凝管盛裝屬于取證程序的瑕疵,在該類案件中血液中乙醇含量的鑒定意見是由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作出的。筆者認為,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就該類案件因試管問題所作出的比對試驗應屬于合理解釋。
危險駕駛罪屬行為犯,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其是否構罪的條件,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血液中乙醇含量明顯超過誤差范圍,應以危險駕駛罪追究其責任。根據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在分析罪重罪輕和刑事責任大小時,不僅要看犯罪的客觀社會危害性,而且要結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把握罪行和犯罪各方面因素綜合體現的社會危害性承擔,從而確定其刑事責任程度,適應相應輕重的刑罰。在此類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惡性很明確,其客觀社會危害性則更大,因其血液中乙醇含量明顯超過誤差范圍。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多少決定其人身危險性的大小,成正比關系。
2018年4月3 日,福建華閩司法鑒定中心應公安機關咨詢,以華閩司鑒[2018]函字第31號回復函回復:目前國內對該問題研究報道較少,該中心曾于2017年7月份應石獅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的要求做了專門對比實驗,檢測結果顯示,抗凝管與促凝管的結果的誤差范圍在10%內(根據GA/T842-2009標準規定,相對相差不大于15%時,測定結果有效),比對結果可供貴單位參考。另外,使用玻璃棒對凝血塊進行搗碎混均,目的是使結果誤差更小,更接近真值,符合實驗的操作規程。
湖南警察學院科學技術系劉冬嫻、賀江南在法醫學雜志2014年12月第30卷第6期發表了《采血管中添加劑對血樣中乙醇含量的影響》的學術文章,該文分別對9名涉嫌酒駕的人員分別抽取血樣盛裝在添加有不同添加劑的采血管中,并進行檢驗比對,其中就包含有添加促凝劑和抗凝劑的采血管;經其試驗比對兩者相對誤差小于15%。
根據上述實驗報告可見,用促凝管盛裝血樣與用抗凝管盛裝血樣兩者的相對誤差小于15%,醉酒類危險駕駛罪的量刑標準為血液酒精含量達80mg/100ml以上的,因此,用促凝管盛裝血樣的血液酒精含量可定為92mg/100ml以上,為防止個例的發生,筆者認為可將此標準再增幅10%,即將醉酒類危險駕駛罪的量刑標準定為血液酒精含量達100mg/100ml以上的。本案犯罪嫌疑人的血液乙醇含量為130.16mg/100m1,明顯超過相對誤差15%,符合起訴條件,可訴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