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晶
(710032 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 西安)
商標作為商品的附屬物,伴隨著世界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從而產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商品的標志和標記。目前我國現用的商標許可使用制度主要是指:根據我國《商標法》第40條第3款條例的規定,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后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向商標局備案,可以參考《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辦法》。但是在當事雙方權利以及義務關系的確定不夠明確,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1]。
一個企業或者產品的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財產,在企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企業商標的給企業帶來的價值,不低于企業產品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利潤。商標使用許可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和產品的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大交融,我國相關法律對商標許可使用制度的建立起步較晚,有關的風險機制不夠完善,甚至在有些方面還存在著很大一片空白[2],比如:在商標許可人與被許可人由于沒有意識到在企業商標許可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往往會使得雙方出現一定的爭議和糾紛,當糾紛出現時,卻缺乏一定的解決方案,從而就使得我國的商標許可使用制度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夠滿足市場發展的復雜性要求。
擁有商標的公司,往往具備多個商標的專利權。所以,商標許可方應該在合同中明確許可的是哪一個商標,這個被允許的商標局限在哪些產品和場所被使用。如果擁有多個商標或者一系列商標的許可人,沒有在合同中對其進行規定,就會出現商標的濫用,為日后的商標的管理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容易引發商標糾紛。此外,商標的許可人在授予別人商標使用權的時候,必須要保證所授予的商標與其在有關部門注冊的商標一模一樣,商標許可人或者單位不能為了自身私利將商標進行分割或者改變,授予不同的企業單位或者個人,這種行為一方面容易引發商標糾紛,另一方面也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商標許可人的某一個商標可能包括了多種服務項目或者多個產品,如果在商標授予過程中,單單包括一種或幾種產品或者一項或者幾項服務項目,應該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不能因為一時的偷懶或者輕視,為自己或者企業帶來商標糾紛。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以及《商標法》的明確規定,我國商標許可的類型主要包括三種,分別是普通許可、獨占許可以及排他許可。這三種類型的主要區別在于費用高低不同。因此,在雙方簽訂商標許可的過程中,應該明確商標許可的方式。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商標許可類型是普通許可,因為它的價格在這三種類型中是最低的。但是商標的普通許可也存在著非常的隱患問題,由于商標許可人可以將商標以普通許可的方式許可給多個主體,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系。
在商議商標許可的過程或者簽訂合同中,合同商標應該明確商標許可的年限要求以及區域要求。如果商標的許可人只允許商標被許可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該商標,不能在國外使用,那么如果商標被許可人在境外非法使用,商標許可人有權收回商標的許可權,并采取正確的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利益。此外,商標的使用年限也應該在合同中進行說明,通過調查發現[3],不少商標被許可單位在商標使用年限到期后,為了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仍舊繼續使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商標許可單位的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商標法》以及相關條例的規定,我國商標許可費用常用的支付方式有商標許可費的支付方式有以下2種:一種是分期支付商標許可費用,另一種是一次性支付商標許可費用。商標許可費用的標準可以是雙方一次性的協商好一個總費用,一次性付清,也可以按照產品在市場中的利潤進行分成。我國多采用分期支付商標費用的方式,因為一次性全部支付商標許可費不僅會給商標被許可人帶來巨大的風險,因為如果許可人的商標并不能在社會市場上為被許可人帶來利益,商標被許可人自身成本將全部虧損。與之對比的情況下,分期支付的方式表現出了很多優勢,采用此種方式既不會占用企業的過多資金,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商標實際獲利情況做到隨機應變,根據利潤來進行分配,這對商標被許可人而言相對公平。
在實際的商標使用過程中,被許可人為了追求利益,難免會出現違法合同條例情況的出現,這種情況下,商標許可單位或者個人的利益就容易受到損害。為了進一步保證商標許可單位或者個人的合法權益,需要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但是什么行為算違約;如何界定是一方違約還是雙方都在不斷程度上存在著違約行為;如何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的形式包括哪些;在哪種情況下,商標被許可方或者商標許可方有權利要求終止合同。些都是需要在授予商標使用權的過程中,進行明確規定的,一定要具體到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避免在以后雙方出現問題或者爭端后,無法解決。此外,違約的一方需要承擔的責任也要明確,比如一方違約后違約金應該如何有計算;以及出現的問題如何補救等等。如果雙方都出現問題,應該采用哪種方式解決?是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還是通過有關機構仲裁的方式,除此之外,關于雙方利益有關的問題也應該用明確的條例進行規定,比如商標被許可方是否有權利授予第三方商標使用的權利,商標被許可方是否要對許可費用進行保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