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甜甜
(637000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 南充)
一名男子在從山東濟南開往北京的列車上霸占了一位女性的座位,列車乘務員耐心勸阻,霸占男卻囂張跋扈,不聽勸解繼續霸座。事后,濟南鐵路局給出:“該男乘客的行為屬于道德問題,不構成違法”的官方解釋。由此,網友們的罵聲一片,主要有兩種聲音,一是對霸座者進行輿論上的譴責,二是對濟南高鐵局的不作為進行批評。網友們的觀點主要偏向道德方面的思考,作為在讀法學生,本能的有了對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思考。
從高鐵霸座事件可以看出道德與法律主要表現為互補關系。道德規范作為調整社會關系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在人類社會早期就已經存在,雖然道德規范調整的范圍比較廣,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關系的復雜,道德規范已經沒有足夠的力度去維系社會的秩序和穩定,這就需要強有力的外部力量來引導和監督人們的行為。道德依靠公眾的品性和素養來規范人們的行為,所以社會的穩定依賴每個人的高素質顯然是不可能的。高鐵“霸座男”之所以會囂張跋扈,無視乘務員的勸阻就是因為道德規范沒有足夠的力度去阻止他的這種行為。
法律和道德都是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其調整目的都是一致的,兩者都是通過規范、引導人們的行為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維護國家統治,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目的,雖然各自有其不同的地方,但是在調整范圍上有很多重疊的地方,道德不支持的行為,法律也不支持,高鐵“霸座男”的行為即是在道德上要否定的,也是在法律上不被允許的。法律的完善離不開道德,道德引領法律成為良法,使法律符合人性,被公眾普遍接受;道德的升華離不開法律,法律通過對道德的法律化,將道德具體化為法律,使公眾提高自己的品性和道德素養。沒有道德的法治,社會將失去人情,變得古板;沒有法治的道德,社會必將動蕩不安。
“霸座男”的行為從個人角度來看,是其缺乏公德心、無視社會規則的原因引起。經網友們爆料,“霸座男”以往也有“考試作弊”“偽造房東委托書”“論文造假”等失德或不法行為,由此可以看出“霸座男”的低素質是在長時間的過程中積累而成的,并非在短期形成。
從流傳的視頻可以看出高鐵乘務員和乘警都對“霸座男”進行了苦口婆心的規勸,但是由于相關法律缺乏具體的規定,法律沒有賦予其一定的權力,使其由于自身權力的限制無法進一步對“霸座男”采取相應的措施。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僅需要輿論和道德的監督,也需要具體有效的法律來規范。“霸座男”的行為用譴責的方式已經得不到解決,就應該使用法律的手段來得到解決。
從另一方面來看,公眾無論是被霸座者還是周圍的乘客,由于其維權意識的薄弱,往往因為礙于面子,忍受和寬容的心態不想或者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去維護其自身的合法權益,愈加縱容了“霸座男”的刁蠻任性。我國公民權利意識的薄弱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導致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這是我國公眾維權意識薄弱的歷史原因。
“霸座男”的真實身份是某高校的博士,他的行為正證明了那句“學歷的高低與素質的高低沒有直接聯系”,良好的穩定的社會秩序需要公眾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只有每個公民都提高自己的擔當和責任感,才能夠創造和諧美好的社會。個人道德修養和個人信用并非在短時間就能提高,社會監督和國家宣傳就起到很好的作用,各種網絡媒體或網絡平臺加大正能量的宣傳力度。除此之外,法律和道德都應各自發揮其社會價值,法律對公眾也具有引導作用,法律工作者也應該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加強法律的引導,通過法制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素質,營造人人主動學法、人人自覺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風氣,為建立良好的高鐵秩序做好法律保障。
我國正在建設中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法可依是執法者文明執法的依據,列車乘務員和乘警需要法律賦予其適當的現場執法權或者緊急處置權來對過度的失德違法行為采取相應的措施。用具體完備的法律規定抵制失德違法行為,讓“惡”付出一定的代價,不僅有利于維護法律與司法的權威,讓人們樹立法律信仰,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還有利于提升人們的幸福感,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關于高鐵霸座行為,我國最早做出應對措施的是廣東省,2018年9月30日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了強占他人座位是違法行為,并且做出了具體的懲罰措施,廣東的做法引來不少公民的點贊。我國的其他地區應該向廣東省學習和借鑒經驗,因地制宜的增加相應規范條款,以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和高鐵秩序的穩定。
公民不僅要懂法和守法,也要學會用法,拿起法律這把武器來對抗失德違法行為。有關司法部門不僅要做好普法宣傳活動,讓公民樹立現代法治觀念,也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維權機構,宣傳正確的權利知識、維護正當的法律權利。此外,要建設流暢的申訴通道和其他有關獎懲制度,以提高人們維權的積極性。我國公民的權利意識普遍較低,提高公民的維權意識是國家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題中應有之意。學法是用法的前提和基礎,公民個人不僅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法律工作者也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宣傳,保障公民用正確的方法維護自身的正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