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琛
(311400 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檢察院 浙江 杭州)
因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這兩種制度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具體應用和實施的過程,常常發生沖突和矛盾,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所以有必要探索如何實現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一體化。
法律援助指的是,經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同意,成立相應的法律援助機構,里面的法律援助人員對一些經濟比較困難或者是案件比較復雜的當事人提供無償的法律服務。而司法救助指的是,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對在訴訟中處于劣勢的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給予一定的援助,從而維護其合法權益。
先說兩者的相似:首先,都屬于法律援助的形式,并且定位一致,都是為了幫助弱勢群體。其次,都是為了維護司法公正,保障人權。最后,資金來源一致,都是政府財政的一部分。再說兩者的差異:第一點,實施的主體不同,法律援助包括法律援助機構的律師、服務人員以及社會志愿者等,而司法救助主體是人民法院。第二點,服務的范圍不同,司法救助的范圍比法律援助的范圍更廣泛和全面。第三點,實施的過程不同,法律援助過程比較具體和詳細,而司法救助只能用于訴訟階段。
雖然我國法律援助針對經濟困難的群體,但是只是在獲得法律服務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卻忽視了后期的訴訟環節。因為我國大部分群眾的法律意識淡薄,絕大多數民事案件都需要經過訴訟才能解決,但是進行訴訟就必須繳納一定數額的訴訟費,這對于經濟困難的當事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人民法院不受理案件,那么前期的法律援助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同時也失去了意義。也就是說法律援助的作用極其有限,不能與法院訴訟相融合,效果也就不盡如人意。
對于一個需要獲得法律服務的困難公民而言,想要獲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那么就需要分別進行申請和認定,而且方式復雜,內容還不一致。如果想要獲得批準,需要大費周折,尤其是準備不同的證明和資料,對于這些困難群眾而言,真實勞心費力,苦不堪言。加上缺乏必要的監督,法律援助機構和人民法院各自為政,缺乏溝通,很難形成合力,嚴重削弱了法律服務的效果,失去了民心。而且對于困難的定義也各不相同,法律援助注重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而司法救助卻含糊其辭,沒有明確規定,經常發生互不認可的情況。
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銜接出現了斷裂,因為人民法院收取的訴訟法是法律規定并且允許的,這些訴訟費是法院日常經費的來源之一,那么從利益角度出發,法院并不愿意減免或者緩收訴訟費,這樣不利于法院的正常運行和長遠發展。但是法律援助卻希望并且要求法院減收訴訟費,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的規定,但是還是鞭長莫及,無法正本清源,導致在經費這方面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無法相輔相成[1]。
因為這兩種制度同時存在,但是想要做到并行不悖,需要制定一體化的法律援助法。也就是說,要明確法律援助的主體和責任,包括援助條件、內容以及標準等。同時還要擴大援助的范圍,必須將訴訟費的減收納入到法律援助的范圍中。而且法律援助不僅包括律師方面的援助,還包括法院的援助,兩者不可偏廢,如果只有律師援助,當事人進不了訴訟程序也是無濟于事,而只有法院援助,當事人缺乏知識,也是前功盡棄。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才能真正起到維護權益的作用。令人欣慰的是,在刑事犯罪方面,我國法律援助已經與司法救助實現了有效的銜接,只要是經濟困難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申請獲得法律援助,經過審查和批準后,就可以直接享受司法救助,極大了提高了救助效率。同時也有部分地方政府要求法院緩收和減收訴訟費,這些都能夠幫助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實現一體化。將訴訟費的免收等事宜納入到法律援助的工作中,具有切實可行并且立竿見影的效果,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法律援助的內容和實質,并完善我國法治建設。
首先,司法救助應該囊括刑事案件,而法律援助也要涵蓋民事和行政方面的案件,受理對象也要向司法救助靠攏,包括法人、組織以及外國友人等。其次,對于案件的范圍和對象也要做好統一規范,比如請求國家賠償的,比如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比如要求支付撫養費以及贍養費的,比如發生事故追索醫療賠償的,比如起訴和抗議行政機關執法行為的,這些都在受理的范圍內。最后,對于經濟困難的認定標準,法院和援助機構要對當事人的情況共同進行審查,并且根據省級政府的規定標準進行認定,只有達成一致,才能繼續進行后續工作。對于特殊情況或者是個別地區,可以參照農村或者是郊區的最低生活保障執行標準,只有認定標準科學,才能保證認定結果有效。
眾所周知,政府的財政撥款是法律援助經費的來源,所以必須做好預算工作,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不斷調整和提高??梢越⒆畹徒涃M保證機制,促進法律援助事業的穩步展開,并且與時俱進。另外,對于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素質,要不斷培養和提高,增強業務能力,打造優秀的律師援助隊伍。同時還要制定統一的標準,規定服務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且提高這些援助人員的福利和待遇,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不斷吸收優秀的法律人才,擴大隊伍的規模,讓法律人才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并且主動進行援助,從而提高服務的質量[2]。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維護社會上弱勢群體的權益,提高服務水平,真正發揮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作用,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克服掣肘,擺脫樊籬,實現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的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