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鑫
(115007 鲅魚圈區人民檢察院 遼寧 營口)
檢察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指導檢察機關日常檢察活動的開展和檢察人員價值觀念的形成。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加強檢察文化建設的意見》中對檢察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及檢察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方向均做了系統地闡述,可見檢察文化對于檢察工作的重要性。抓好檢察文化建設,發揮檢察文化凝聚力量,以檢察文化建設帶動檢察制度完善,以檢察文化教育引領檢察人員價值觀念,可以使檢察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加強檢察文化建設的意見》中給檢察文化的定義為“檢察文化是檢察機關在長期法律監督和管理活動中逐步形成的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相關的思想觀念、職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方式以及相關載體和物質表現形式的總和。”檢察文化受黨的方針政策的約束,是全體檢察人員在檢察活動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并評價著檢察人員的行為。但檢察文化不是具體的制度或方法,而是幫助形成管理方法的靈魂;不是具體的檢察實踐活動,而是檢察實踐活動的原因。
檢察文化的表現形式包括檢察物質文化和檢察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指檢察機關硬件裝備和機構設置,具體來說包括日常辦公環境、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檢察精神文化包括檢察機關的宣傳教育、與社會公眾互動聯絡、檢察人員一言一行、文體活動等方面內容,反映檢察機關精神風貌。檢察文化具有指引功能。它通過對檢察人員價值觀念、是非判斷的正確引導,使檢察人員自覺將檢察行為提升到檢察文化所提倡的價值判斷的標準中衡量,進而實現檢察文化與個人價值取向的融匯。檢察文化同時也具約束既功能。體現在檢察文化所包含的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共同習俗、思想品德、職業要求和榮辱觀念等無形的精神力量。這種無形力量可以激發檢察干警為檢察事業拼搏、奉獻的斗志,使檢察官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以積極進取精神去實現自身價值。
結合實際現狀,進行客觀理性的分析歸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如下:
(1)對檢察文化的重視及認識程度不夠。很多檢察干警對檢察文化的定位認識停留在表面上。文化建設形式簡單化,內容虛渺化,體現不出一個院的文化氛圍、干警精神風貌,更體現不出檢察文化的功能作用。由于基層案件多,人員少,面對繁重的辦案任務,認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加強檢察文化建設是政工部門應干的活,在有活動任務的時候,甚至覺得影響了辦案進度。
在檢察文化建設中,有關部門更多是根據上級的活動實施方案,或仿照其他基層院的方案進行,僅是滿足上檢察文化建設的形式要求。同時基層檢察院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多數會將人力、物力、財力傾斜投入在辦案一線上。
(2)檢察文化建設缺乏各自的特色,顯現不出各檢察機關的地域特色、歷史傳承、文化背景、檢察人員特點,只有緊貼實際,并考慮時代與人民的需求,才能使檢察文化建設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符合人民群眾期待,檢察工作才能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而當前各院檢察文化建設都趨于相似化,并且在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時拘泥于文化本身,對檢察干警履職能力的培養少有涉及,與其他行業的先進文化也少有融合。
(3)檢察文化建設沒有形成長效制度。個別檢察機關對檢察文化建設缺乏配套的規章制度。檢察文化建設不是短期工程,缺乏長效機制作支撐,難以保障文化建設的遠發展,削弱檢察文化建設成效。
(1)堅持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引,促進全體檢察人員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齊心聚力,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使之真正成為檢察人員的主導意識和精神支柱。
(2)落實一把手責任,組織協調各部門加強統籌部署。將檢察文化建設納入檢察工作整體部署來思考和籌劃,成立以檢察長為主要負責人,由各科室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院領導以身作責,政工部門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特點,制定工作計劃,確定階段性目標。各部門共同參與,確保形成職責清晰、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良性機制。加強檢察文化建設,提高廣大檢察機關的認識重視程度,做好檢察文化建設的步驟與思路,創新活動方式,加強基礎物質載體設備的配置,建立健全機構設置規章制度,使檢察人員職業信仰更加堅定,個人能力有所提高,檢察行為更加規范,檢察形象有所提升;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檢察文化理論體系。
(3)完善規章規范,加強制度建設。注重從制度和規范層面加強檢察文化建設,建立促進檢察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將本院文化建設的發展目標、工作要求等進行規范化、具體化,逐漸形成先進檢察文化的養成機制;建立健全符合本院實際的文化建設規范化管理體系,做到權責明確、流程清晰、質量標準化,使工作有導向、衡量有標尺、考核有標準、獎懲有依據。
(4)拓展檢察文化宣傳方式,積極探索網絡媒體微信的平臺。充分利用檢察局域網微信公眾號等形式,探索建立網絡交流平臺,不斷拓展檢察文化宣傳載體,加強檢察網絡文化建設。擴大檢察影響,宣傳檢察工作,傳播檢察文化;及時與人大代表交流溝通,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