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花
(710000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國際上其他國家或地區關于如何成立遺產信托分為訂立合同成立與設立遺囑成立,然而我國只規定了通過遺囑方式構建遺產信托并明確規定通過此種設立遺產信托的方式是利用設立遺囑的方式完成,因而可以說要想如愿通過遺囑設立遺產信托必將以遺囑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成立要件下如愿生效為必要前提。外在環境上我國的信托業發展如蹺蹺板未達兩邊重量相等,并且商事信托在該范圍內獨占鰲頭,同時至于民事信托如龜爬般緩慢推進。盡管設立遺產信托對于民眾而言是一種極大的內需,但因法律配套不到位和信托機構業務缺乏等原因導致還未出現普通群眾設立遺產信托的大量的相關的案件實例。 中國信托業協會在《2013 年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中鮮明表示出因為法律環境不完善等因素導致我國信托業存在遺產信托、傳統家族企業財富管理的內在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1)完善遺產信托體現了對信托人自由的尊重。努力避開法律“限制繼承”的條文是遺產信托制度最初萌芽的動力源泉。雖然我國現在對于遺產繼承,遺贈等做了比較完善的規定,但是有關遺產信托只是簡單地規定在了《信托法》中,而且并未規定以合同的方式設立遺囑信托,《繼承法》中更是對遺產信托未做任何規定,這就大大降低了被繼承人選擇處理遺產方式的自由,未做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被繼承人的意志自由。
(2)遺產信托具有保障遺產安全的重要意義,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于未成年子女財產的安全上。通過對遺產進行信托管理,可以使不具有管理財產能力和保障財產安全的未成年人在委托人的安排下得到穩定的、有保障的財產。防止其從長輩那里得來的財產因缺乏管理能力而遭受損失或者受到他人的侵害。
(3)對企業發展意義重大。首先,在一些家族企業中,父輩辛苦掙下的家業,按照傳統觀念都要留給子女,但是子女是否具有經營管理能力,是否能夠將企業很好的發展下去,這些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開始困擾著企業的被繼承人。遺產信托制度在實現老一輩用盡一生心血打拼并攢下的萬貫家產留給子女的死前最終的心愿的同時又能夠防止子女的揮霍浪費并還能使企業能夠在有管理能力的人的經營下得到繼續的發展。其次,能夠防止家族產業成果被他人輕易竊取。很多民營企業家都面臨這樣的窘境就是自己離世后年輕的妻子在繼承丈夫一半甚至更多的遺產之后改嫁進而導致易于導致自己苦心經營的成果被外人輕而易舉的竊取或畢生成果毀于旦夕。委托人只要在信托合同中約定“若死后配偶另嫁他人那么將停止繼續對她的財產供給或減少她的受益”的特別規定條款,規定配偶另嫁的同時她將喪失受益人地位并且喪失繼續享有信托的利益供給的相關權利便有效地保護了家族產業成果被他人輕易竊取,進而真正打消了財富擁有者死前最后的顧慮。
(4)能夠緩解很多的社會矛盾比如能夠緩解二婚配偶與自己親生孩子的矛盾。在社會生活中卻出現了很多以為老年人再婚引發的糾紛。而這些糾紛絕大部分源于財產糾紛。被繼承人的親生子女擔心父或母的再婚配偶分割以后自己親生父母的遺產,二婚的配偶又擔心二婚對方死后自己孤零一人無所依靠進而發生二婚配偶與子女之間爭奪財產的糾紛不斷。這嚴重影響了這群黃昏老人的最后擁有幸福的權利的同時嚴重增加了社會矛盾。而通過遺產信托能夠將遺產委托給受托人管理,受托人經營管理財產來獲得收益并在二婚配偶與非親生孩子之間進行符合契約的安排的同時待再婚配偶死亡后財產便由子女繼承這就完全可以避免再婚配偶與自己子女之間的矛盾,達到辛苦一生的老年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的美好結局。
(5)完善遺產信托對于將來中國征收遺產稅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關于是否征收遺產稅的風波此起彼伏且該風波越發強大的影響力將導致我國對高收入人群征收遺產稅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很多人企業或者有很過遺產的人為了避免征收遺產稅,開始將資產外移,使國家財富外流。但是,在完善遺產信托后完善的信托可以減少受益人應繳納的所得稅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受益人死亡時應承擔的遺產稅。打個比方來說就是在財富擁有者生前通過信托的把財產信托后的收益的權利給予自己的子女的前提下財富擁有者死亡后,他的孩子便有了可以在通過財富擁有者遺留的信托的財產獲得相關的利益的同時進而避免了高額遺產稅的繳納這等好事。
綜上,在認識到改革開放早期頒布實施的繼承法已經遠遠不足以解決當下的遺產繼承問題的同時還需要借鑒英美的遺產信托制度來設立多模式的遺產處置途徑,努力將最大限度地打消財富擁有者彌留之際最后的顧慮列為是我國繼承法修改之際需要切合實際思考的極為重要的問題之列。
(1)完善遺產信托的方式,使遺產信托方式多樣化,增加信托人的選擇性。在現在社會訂立合同已經成為社會關系成立的重要途徑。應該認可合同在遺產信托中的效力。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發揮遺產信托的普及率和優越性。
(2)我國完善遺產信托制度,同時涉及信托法和遺產法。但是,目前僅在信托法中作了簡要的規定。因此,需要在繼承法進行規定,這樣才能與信托法進行很好的呼應。也只有在繼承法中對其進行完善的規定才能在使遺產信托得到普遍的認可增加其民眾的基礎上使得遺產信托制度以繼承法與信托法的有效配合與相互支撐來滿足越來越大的赤裸裸的社會需求。
我國現行的《繼承法》較為陳舊的同時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情況,因而導致繼承法修改是立法機關必須直面的一個問題并可將繼承法修改正是我國正式建立遺產信托制度的一個契機。對于遺產信托制度構建目前有三種方式,主要包括了《繼承法》中設單章予以規定以作為遺產處理方式和在《信托法》中設單章予以規定作為一類特殊的信托還有就是單獨頒布施行《遺產信托法》。相比較而言,第一種我更加的傾向,即在《繼承法》中設單章為以一種遺產處理模式來定義遺產信托進行處理這樣予以規定的同時便可揭示遺產信托的本質即遺產信托是一種遺產處理方式,又可以引起人們的重視進而拔高遺產信托在繼承關系糾紛解決中的地位。
而我認為在《繼承法》中設單章對遺產信托進行規定應該保障被繼承人的以下權利,首先,應當給予財富擁有者抉擇將自己的死后的財產直接交由其繼承人繼承還是選擇遺產信托由受托之人對其財產進行管理的選擇權。而且這種選擇權具有不可撤銷性,任何繼承人不得對被繼承人的選擇進行抗辯。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被繼承人的真實意愿得到尊重。其次,賦予被繼承人對遺產信托性質的決定權其實質就是被繼承人選擇民事信托還是選擇商事信托全由當事人憑借自己的判斷進行抉擇,如果財富擁有者依據對自己財產的判斷來選擇民事信托或者被繼承人選擇商事信托,則等待被繼承人的就是可以依據信托法的規定自由選擇自然人或者法人作為受托人或者依據《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選擇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機構作為受托人。最后,賦予被繼承人遺產信托形式的選擇權即被繼承人可以選擇遺囑的方式指定受托人或采合意的方式與受托人簽訂遺產信托合同。遺囑指定的受托人拒絕或者無能力接受信托的結果便是被繼承人死亡后就可由受益人另行選定受托人。財富擁有者與受托人以訂立遺產信托契約中關于受托人接管信托財產的時間可根據被繼承人的意愿確定或合同生效之日或被繼承人死亡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