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小燚
(466000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 周口)
《民事訴訟法》是我國政府基于憲法,結合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現狀以及社會發展情況而設立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法律條文。民事訴訟法在保護當事人的正當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及方式的不斷變化,傳統的《民事訴訟法》已經難以適應當下社會環境的需求,因此,為促進民訴法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國政府在2012年以及2017年分別進行了第二次以及第三次的修訂。
民事檢察監督,是指我國檢察部門在法律的約束下代國家行使檢查監督權利,從國家、社會以及個體層面上維護其基本利益,實現國家每個個體的公正、公平和公開。因此,以《民事訴訟法》為基準進行民事檢察監督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而民訴法的修訂,使得原有的民事檢察監督內容及其職權發生了變化,具體來說,民訴法修訂對民事檢察監督造成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在修訂之前,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其檢察監督范圍僅限于民事審判領域,在《民事訴訟法》修改之后,檢察監督范圍實現了擴大,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其檢察監督范圍由“民事審查”轉變成了“民事訴訟”。民事訴訟,就是指包含了事件分析、糾紛審判、糾紛調解等全部過程。而對其進行檢察監督,則是指對其整個步驟進行監督,同時也包括對于責任判定人員的檢察監督。同時,民訴法的修訂,是我國過去單一的監督模式也發生了轉變,修訂后的《民事訴訟法》對于監督模式的改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如今我國相關檢察部門在進行民事監督時,已經實現了監督模式的多元化改變,從而能夠更為有效的對一些單一監督模式無法妥善處理的問題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另外,《民事訴訟法》修訂增加檢查監督的范圍之后,使得解決民事訴訟的途徑以及效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過去在解決民事訴訟時,法院以及檢察部門經常存在著執行難、處理慢等問題,擴大民事檢察部門的檢察監督范圍之后,使得法院在進行民事訴訟的處理時,也需要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督。這一修訂,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法院等處理單位無人監管的問題。
在《民事訴訟法》完成修訂之后,監管部門的檢察監督手段也有了明顯的增加。首先,監管部門在進行檢察監督時能夠通過再審檢察建議的監督方法最大程度的提升辦案效率以及成本的降低。
傳統的民訴法使得司法公正以及訴訟結果之間很難實現平衡,在現階段《民事訴訟法》實現修訂之后,被訴訟人倘若對審判結果存在不滿,便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正當利益的攫?。孩僭谝幎〞r間內進行二審上訴;②上訴時間過后向法院提出再次審判的申請;③在上訴時期結束后,再向檢察機關進行申訴。
民訴法修訂后讓基層檢察機構也能夠進行民事訴訟及實行抗訴權。但是目前基層的檢察機構的力量還比較薄弱,對于新增的智能工作的處理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引進一批專業的民事法方面的人才到檢察隊伍中來開展工作。
修訂的民訴法增加了基層檢察院調查核實的權利,這樣基層檢察院在工作中會與法院以及民訴當事人都進行接觸,導致其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都陡然提高,需要檢察院工作人員應對好這些挑戰。
新修訂的民訴法中檢察機構成為了息訴和解機制中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后環節,因此構建一個合理有效的糾紛處理解決機制是當前檢察機構新的工作要求,檢察院要在妥善處理好維護好各當事人權益的情況下維護好社會的穩定秩序。
在司法資源、專業法律人才尤其是民訴法律人才缺乏的當下,需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民事訴訟雙方基本利益又能體現法律威嚴和法制精神的息訴服判方法,將其列為案件處理優先級,既能提高辦事效率又能節約司法資源,因此息訴和解優先的原則適合大范圍在基層檢察院推廣開展。
息訴和解的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的民事訴訟案件,其主要適用于案情較輕、矛盾較小、在判決中法與情的矛盾沖突較小的各類案件。具體的和解息訴情節主要有:①民事裁判雖然合法但是尚未能夠考慮到的道德情理常規的案件。②在涉及到社會相對弱勢群體的但是沒有法律錯判情況的事件,息訴和解能夠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③情節較輕的民事案件,而且民事裁判沒有出現錯誤而當事人之間有很大可能達成和解的情況。④其他的諸如重復上訪、鄰里糾紛等等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案件。
一般審查完畢后,由于信息不對稱、解釋工作不夠到位而出現各種無謂的群體信訪、重復信訪的情況,為避免出現這種影響裁決效果和阻礙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問題,應該建立起完善的息訴預案機制。主要是根據案情輕重緩急和案情處理難易程度以及在接觸中了解到的當事人性格特點等等綜合分析,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制定對應的預案,抓住息訴和解工作的工作權。
隨著人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對于個人生活品質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民事訴訟案件也會逐漸增多。此外我國新修訂的民訴法又對基層檢察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提高專業素質,建立摸索出一套相適應的民事案情處理機制,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建設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