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章杰
(430000 湖北大學 湖北 武漢)
生效的《侵權責任法》第十章對動物損害責任承擔問題作出規定,其中第78條至第80條、第83條至第84條對飼養普通動物損害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第78條規定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對飼養動物造成他人損害負責;第79條規定飼養動物沒有按照規定,又違反保證他人安全的措施,造成損害承擔責任;第80條規定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責任;第83條規定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補償問題;第84條為倡導性規定。《侵權責任法》這幾條就動物損害的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但偏偏在第81條中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這一規定對動物園動物損害問題采取了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
2016年7月23 日15時許,延慶區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發生一起東北虎傷人事件,造成1死1傷。延慶區人民政府于事發當日成立了“7·23”東北虎致游客傷亡事故調查組,調查組通過調查取證和對各類證據材料的分析論證,結合專家組意見,對事發原因作出如下認定:造成這此次事件的原因:一是趙某未遵守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對園區相關管理人員和其他游客的警示未予理會,擅自下車,導致其被虎攻擊受傷。二是周某見女兒被虎拖走后,救女心切,未遵守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施救措施不當,導致其被虎攻擊死亡。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在事發前進行了口頭告知,發放了“六嚴禁”告知單,與趙某簽訂了《自駕車入園游覽車損責任協議書》,猛獸區游覽沿途設置了明顯的警示牌和指示牌,事發后工作開展有序,及時進行了現場處置和救援。結合原因分析,調查組認定“7·23”東北虎致游客傷亡事件不屬于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對于上訴案例,筆者認為主要有二個問題值得探討:①適用《侵權責任法》第81條的過錯推定原則是否妥當;②游客有過錯是否意味著動物園無責;《園林基本術語標準(CJJ/T91-2002)條文說明》中對動物園的說明:“3.1.4動物園指獨立的動物園……動物園包括城市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等。”動物園是公益事業,這個性質決定了這項事業大多是由政府出面建設的,其他體制形式也是存在的。城市動物園一般由政府建設,門票較低,園內動物處于圈養狀態,其攻擊性、危險性較低,而野生動物園基本上都是企業或股份制,門票較高,園內動物大多是野生的,其攻擊性、危險性很高,對收益性高、危險性高的野生動物園采取與城市動物園相同的動物損害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筆者以為不妥。消費者“違規”不等于經營者無責,經營者安全保障責任必須落實到位。在消費者自駕車游覽過程中,可能發生車輛受損、機械故障、游客患病、生理需要等需開門求助的多種情形,致使消費者暴露在兇猛動物的攻擊范圍內。作為組織開展高度危險游覽項目的經營者,僅發放警示說明、簽訂協議書是不夠的,對于涉及消費者生死存亡的重大事項,應當采取與項目危險程度相當的更加有效的措施,保障消費者安全。
隨著商品經濟持續繁榮,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時更加注重對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動物園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而伴隨其來的則是各種各樣的動物損害事件,為保障公民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督促作為經營者的動物園竭力完善安全措施,筆者認為動物園動物損害應適用無過錯原則。其理由有以下三點:第一,尊重和保障人權。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首要的權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的基礎。動物園動物損害適用無過錯原則,一方面可以從經濟上補償受害人,這體現了尊重人權;一方面可以督促動物園完善改進安全措施,這體現了保障人權。第二,與安全保障義務相呼應。安全保障義務是一種法律在綜合考慮了在調整商業活動的秩序中設立這種義務的社會經濟價值及道德需要后依據誠信及公平原則確立的法定義務。具體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的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就動物園的目的而言,把動物園完全視為公益性的,筆者認為已經不合時宜,一般的城市動物園大多由政府建設,門票較低、公益性強,而野生動物園基本上都是企業或股份制,門票高,其盈利的目的性更強。因此,筆者認為作為獲利方的動物園在法律上承擔更多的責任是完全必要的。第三,督促動物園改進安全措施,提高安全防護能力的現實需要。加大動物園作為經營者一方的法律責任,可以促使動物園采用先進裝備,提高安全防護措施;對安全設備設施、日常管理、安全制度、應急救援預案等各方面進行隱患排查;加大對游客的安全宣傳力度,強化宣傳意識,提升宣傳水平,創新宣傳方式,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識和危機意識,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隨時保持警惕。
在強化動物園法律責任的同時,也應該兼顧立法者初衷,立法上應體現保護動物園公益性的目的,進而保障動物園的可持續發展。綜上,筆者認為《侵權責任法》第81條可修改為:“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可減輕責任。”這樣立法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落實對受害人切身利益的保護,即使在動物損害事件中受害人有過錯而動物園無過錯,受害人也能獲得一部分經濟賠償,也與其他動物損害歸責原則相一致,實現了立法上的統一;另一方面,這一立法也與最初的立法初衷大體一致,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動物園的法律責任,保障動物園公益性目的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