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開洪
北京市中銀(貴陽)律師事務所,貴州 貴陽 550081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電子商務具有交易方式簡單快捷的特點,因此社會上很多實體商家也逐漸轉向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將商品進行線上銷售。這一發展形勢雖然為社會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也暴露出發展中的很多問題,尤其是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為了整治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亂象,必須對民商法進行創新,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依托計算機程序開發為基礎,以商品經濟基本交易鏈為結構,在虛擬空間中建立的新型經濟活動,電子商務運作的主要依據是網絡交易圈,不斷進行虛擬經濟運作體系完善,形成商品交易、合同保障、產品服務三位一體的金融交易體系。基于民商法的視角,將電子商務的發展分為:商品交易前階段、交易談判與合作階段、履行交易合同階段、以及后期保障階段。為了充分發揮電子交易中民商法管理的作用,建立公平、安全、穩定的交易環境,必須做好電子交易迅速發展過程中的法律保障。
隨著社會中電子商務的發展速率逐步加快,對傳統民商法的沖擊也越來越嚴重。由于電子商務發展形勢靈活,商品買賣交易形式更是多種多樣,電子商務平臺中的經營者缺少法律地位確認條件,如:商品經營許可證、商品經營認證等問題,都與傳統民商法中經營者的定義存在著較大出入。這種情況下,即使經營者在虛擬的網絡經營環境中正常經營,執法人員也無法對經營主體的相關性信息進行權威審核,一旦這些不法商家經營商品在市場中流通,將會對消費者產生直接的利益侵害,嚴重影響了電子商務發展的穩定。
隨著微媒體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一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很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也為民商法的健全和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當前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嚴重的商務犯罪問題,在網絡權利的救濟方面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必須對民商法進行不斷的創新。當前電子商務在發展的過程中誕生了新型的民商事主體,也就是基于電子商務平臺建立起來的企業,這種企業對于民商法來說是全新的法律主體,與傳統社會企業具有根本上的差別,因此在民商法的應用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當前民商法對這一新型民商事主體的規定還不夠明確,因此在糾紛中無法進行有效解決。針對這一問題,民商法在創新過程中必須重視民商事的新主體,確立其法律地位,明確電子商務各主體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從而確定解決糾紛的有效措施。例如根據電子商務虛擬性的特點,必須對電子商務主體的身份進行明確,在注冊時建立真實有效的身份,從而保障其合法性。另外,民商法在法律的創新建設中應該將電子商務的虛擬特點進行有效的引入,使民商法能夠與微媒體技術有效結合,建立起具有電子身份的法律平臺。
一方面,民商法進一步擴充商品交易合同管理信息范圍,將電子交易憑證,也作為民商法案件處理的證據之一。例如:消費者在電子商務中發現自己購買的商品是假貨,要求賣家進行退貨,而賣家以未曾經營過此類產品作為理由,拒絕為消費者退貨。此時,消費者就可以通過商品交易電子信息,購買產品對賣家進行投訴。執法人員可以將消費者提供的產品作為案件證據,對商家依法處理。
另一方面,民商法的管理范圍逐步擴大,做好民法與商法之間的關聯,發揮民商合一的法律管理優勢。現代民商法的管理范圍中,不僅要從保留電子商務交易中商品交易、虛擬金融交易兩方面進行管理,同時能夠依據民商法中新增關于網絡交易憑證的內容,確定交易中對接風險責任承擔者,為現代交易中剩余的交易信息處理提供了新視角,能夠加強對電子商務中商家行為的管理。例如:商家與商業銀行建立網絡金融交易賬號、涉案的銀行賬號及關聯賬號、案件的詳細情況以及破獲案件所使用的方法、手段等。二是正在偵辦案件信息及情報共享。
綜上所述,針對電子商務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對微媒體時代民商法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然后著重分析微媒體時代電子商務發展與民商法存在的問題及創新措施。研究可得,重視新型民商事主體、建立健全法律環境、建立健全仲裁機制能夠有效提升民商法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水平。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電子商務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