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輝
山東大明律師事務所,山東 濟南 250000
“一帶一路”、新舊動能轉換等發展空間和模式的巨大轉變,知識產權領域也相應出現了新的特點。
首先,“一帶一路”帶動和加強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進一步合作。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中國新時期改革開放的踐行者們逐漸把眼光投向國外,以期把自己獨特新穎的創意和技術傳播到新的市場中去。
其次,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鑒于數據本身的可復制性和可重復利用性的特點,大數據與知識產權尤其是著作權,聯系日益密切。
但問題是,誰是被侵大數據的權利主體,我們又該通過什么樣的案由啟動民事訴訟程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直到目前為止,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尚未有明確的答案。
然而,目前我國關于技術中立和內容中立還是有區別的,大數據領域的糾紛對于大數據軟件是內容還是技術,還沒有形成定論。另外,在軟件或者作品雷同的判定過程當中,如何判斷實質性的相似。
眾所周知,大數據的表現特征就是海量的信息,可以探索將海量的數據信息納入到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
之中。數據的分析、存儲和相關成果,可以適用著作權的保護模式,針對大數據的各個階段流程,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和方法。
其中,保護大數據適用的著作權,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數據庫著作權,二是大數據的分析、處理等環節中形成的應用軟件。
數據庫的著作權的客體主要是對大數據整理、匯編形成的匯編作品。“該類作品體現了作者的獨創性,以及在選擇、編排數據庫的體系和結構的過程中,付出的智力勞動。
在大數據的采集、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技術方案、方法,以及對自己經濟價值較高的數據申請注冊商標,可以參照專利法、商標法的規定進行調整、規范和保護。
1、應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的法律援助制度,支持和幫助國內企業進行海外維權,并著力構建企業自主創新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向企業提供國外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制度的相關知識。
2、還應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協調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知識產權執法交流活動,加強與國際組織在執法能力提升中的各項合作,增強參與調整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國際規則的主動性與針對性。特別是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的協調與融合,積極探索知識產權領域加強對話與合作的機制,為各國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營造有力環境。
我國著作權法開宗明義將保護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作為立法宗旨。
根據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價值取向和大數據的特性,針對大數據,既要限制又要開放,過度保護,就會形成大數據擁有者對數據本身的壟斷,占有數據和分享數據,應當維持平衡,才會促進整個數據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促進開放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地位更加突出。中國將繼續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推動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向著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