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巍
益陽市委黨校,湖南 益陽 413000
自1987年9月檔案管理“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頒布實施以來,中國的檔案法治建設已歷經31個年頭,以檔案法為統領,以檔案法規、規章及各類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檔案法規體系已經形成,檔案工作管理體制和機構不斷健全,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漸趨規范,公民依法保護利用檔案信息的意識普遍提高。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進程中,檔案管理的法治化要求越來越高,基層檔案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如何順應這一趨勢,推進檔案管理法治化建設,有待深入思考。
檔案管理法治化是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題中之義。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強調以憲法法律為根本遵循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國實踐,需要有各個領域法治化治理的支撐,檔案管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國在檔案管理領域的深入實踐。大而言之,檔案資料是傳承文化、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在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小而言之,一個單位的檔案資料是單位決策、組織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據,對單位發展和個人事業具有重要影響。推進檔案管理法治化建設是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不可忽視的領域。
檔案管理法治化是以法治保障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體現。長期以來,人們對社會治理,特別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給予高度關注,對與民眾切身經濟利益相關的諸多行政行為給予高度關注,對諸如檔案之類的不直接關涉普通公民經濟利益的治理關注甚少。以法治為基本方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推動檔案執法常態化,提高檔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提升基層檔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
檔案管理法治化是提高全民檔案意識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抓住“誰執法誰普法”的契機,采取集中培訓、案例剖析等形式,扎實推進檔案法律法規的普及,群眾對檔案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認識有所改變。隨著各地對檔案違法事件查處力度加大,各類檔案違法違紀事件不斷曝光,加上一些地方已將檔案管理納入機關單位績效考核,相關部門及檔案管理員的檔案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在執法與普法深度融合機制下,全民檔案意識普遍提高。
就當前的檔案管理而言,法律法規體系已經健全,法律運行機制基本完善,但是,在依法治黨的實踐中,基于領導觀念、干部素質等差別,在各地區、各領域的檔案管理中都還存在一些不嚴格依法的情形。進一步強化憲法法律權威,切實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推進檔案管理行政行為的法治化,是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的重要舉措。
提高檔案管理員法治素養。檔案管理工作者已不僅僅是傳統理念下,單位檔案室的“收發員”和“保管員”,更是決策的“協助者”。對檔案管理員來說,對檔案的認識是專業化的,其內容是否涉密,涉密級別如何,調閱程序怎樣走,這些都有明確的規定,不能簡單地依關系、依人情隨意處置。應做到管理檔案有原則,說話把握分寸,行為舉止有遵循,始終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檔案服務工作中,要劃清服務與保密的界線,對管理的密級較高的檔案資料,除法律法規規定范圍的人員可以參閱、使用外,要把握原則,對任何單位和個人都要嚴守保密規定,守口如瓶。在實際的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員時常要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關系”協調,比如隨意借閱檔案材料,甚至帶離特定館所,查看他人履歷、家庭背景等。如果沒有一定的政治素養,不嚴守檔案管理法律法規和政治紀律,作為社會的一員,很難嚴格依法依規管理檔案,可能導致檔案泄密甚至遺失,侵犯到集體利益或個人權益。另外,檔案管理員要樹立起檔案管理是對群眾高度負責的觀念,堅守崗位,忠誠貢獻,勇于擔當。檔案管理員只有將檔案管理視為體現自身價值的崗位,樹立牢固的事業心,才能全心全意做好這一本職工作。
推進檔案執法檢查常態化、實效化。按《檔案法》規定,縣級以上檔案局行政管理部門肩負著對本行政區域內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的職能,各級檔案部門要嚴格依法進行行政執法檢查,要認真對待年檢年審,查找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讓執法檢查不僅成為常態,而且成為推進依法治檔的重要抓手。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違規違法案件,要嚴肅查處,不但要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
嚴格依法規范檔案管理行政行為。近年來,在法治湖南建設框架下,湖南省出臺《查處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程序規定》,嚴格了檔案違法違紀查出程序;出臺《檔案行政復議程序規定》,規范了檔案行政復議程序,保障了行政相對人申請富一代額權利;《規范檔案中介服務規定》等規范性文件,細化了檔案服務內容?;鶎痈鳈n案管理部門積極響應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精神,公示部門權力、責任清單,將檔案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擴大了檔案管理的社會影響,也通過陽光行政規范了檔案管理行為。檔案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運用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實現檔案管理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