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英
中共廊坊市委黨校,河北 廊坊 065000
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伴之而來的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對于大學生來說如何充分利用這一發展平臺,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信息時代,大學生容易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如果不能對這些信息的真偽進行及時的辨別,就會造成大學生法律意識問題的出現,進而阻礙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可見,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在信息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信息化平臺在不斷的發展中依照其發展的交互性與自主性的主要特征,進一步使得新聞的開放性與自由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傳媒生態發生巨大的變化。大學生群體作為信息化發展下的受眾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的思維方式、所追崇的價值觀念與具體的行為方式都有著較為深刻的變化。可見,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式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隨著信息化的逐漸發展與成熟,相關平臺頁面的設計也更加的簡潔,具體參與程序也在逐漸地發生著簡化,相關特點的推送也更加的人性化,進而使得大學生獲取各種新聞資訊與法律信息的方式更加簡單。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茶余飯后的時間獲取到所需要的具體信息,并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信息傳遞,進而實現相互間的信息共享。
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與接班人,大學生自身有著較為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與責任感,而信息化的發展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泛的自我觀點表達與訴求的網絡發展平臺,還使得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提升,整體的法律意識增強。信息化平臺具有發展的交互性與自主性,這也使得新聞的發展與參與性得到顯著的提高,使得傳媒的整體生態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由于信息化具有主體參與廣泛與較快的傳播速度等優勢,為大學生這一群體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知識獲取平臺。加之大學生群體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學習時間相對自由和知識積累方式更為便捷也決定著大學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法律新聞等資料。
雖然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的大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利用相關法律知識規范自己的行為方式,尤其是遇到一些校外糾紛時,大多數大學生不能夠充分利用法律知識這一武器來保護自己。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一些媒體人開始更加注重點擊量,開始將其作為衡量相關新聞信息價值等的重要指標,為了制造起更大的社會輿論,容易利用大學生所具有的強烈的好奇心,通過強化與歪曲一些法律特點,更有甚者利用一定的虛假報道,造成大學生法律知識的偏差性認知,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會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實力的不斷增強,人們所面對的現實壓力更為強大,一些學生難以抵住金錢與欲望的誘惑,常會通過互聯網與信息化技術進行一些相關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而滿足其自身的欲望。特別是在網絡發展中存在著一些詐騙的行為,特別是對大學生的網絡詐騙行為與方式更加的多樣化。因此,應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法律意識,避免大學生受到網絡詐騙與網絡誘拐等具體行為的影響。
由于我國當前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存在著靈活性發展不足的現象,并且還稍落后于網絡技術發展的速度,這就要求應加強對信息化平臺發展下互聯網法律法規等體系的建設,進而形成較為完備的互聯網法律法規體系。此外,對于運營商而言也應加強對信息化平臺所發布的相關信息的內容進行審核,對于一些敏感性的內容做好必要的控制工作。
對于高校來說,應加強對校園網絡平臺的發展與建設,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加強校園網絡平臺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正確推廣,進而做好學生的正確法律意識培養等具體工作。一方面,高校應有針對性地對微博與微信等信息化進行必要的監管,強化不良信息的屏蔽,使學生得到正常的發展。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與到來,大學生逐漸成為這一平臺的主要受眾群體。但是由于受到信息爆炸式的影響,加之大學生自身的媒介應用素養不盡完善等多方面的影響,存在著一些監管不利的現象。只有深入分析信息時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信息時代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相關建議,并有針對性的發展與執行,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