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勝
貴州工程應有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1]。憲法是國家根本法,體現了黨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新時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貫徹落實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全面實施憲法新要求,大學生必須要掌握基本憲法知識、憲法思維及憲法權威的法治素養。今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以下稱2018憲法修正案”,后全國上下都掀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2018憲法修正案的活動熱潮。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應當思考如何在現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加強大學生憲法教育來增強大學生憲法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憲法法律至上觀念和養成尊崇憲法權威行為習慣。
韓大元,王德志在其《中國公民憲法意識調查報告》一文中給憲法意識下了個定義,他們認為“憲法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具體表現,是公民關于憲法的知識、觀點、心理和思想的總和。它包括人們對于憲法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對憲法功能的認識,對憲法實施的評價,對于基本人權保護和行使狀況的感受等等。”[2]。這里采用這個定義,將大學生憲法意識理解為通過被教育方式,大學生形成的關于憲法知識、觀點、心理及思想總和,包括大學生對憲法知識、原理了解程度,對憲法地位及權威認同程度,對憲法規定的權利義務規范實施情況感知等。開展憲法教育是增強大學生憲法意識的重要途徑。培育大學憲法意識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憲法意識培育能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憲法法律至上觀念,使大學生內心信奉憲法和尊崇憲法,理解憲法規定的各項制度及基本權利義務內涵,積極參與法治國家建設事業,助推法治國家早日建成。同時,大學生是否具備良好憲法法治意識對其能否健康成長和能否依法開展就業創業活動影響重大。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實施以來,高校主要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對非法學專業大學生開展憲法教育。2014年,國家憲法日設立以來,全國高校每年都按照教育部要求大學生中舉辦一些憲法知識競賽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開展課堂憲法教育和校內舉辦憲法知識競賽活動,大學生掌握了部分憲法知識,具備了一定的憲法意識。但目前大學生中仍普遍存在憲法知識欠缺,憲法思維不穩,憲法法律至上信念不堅定等憲法意識水平低下現象。如筆者在講授“基礎”課時,多次課堂調查詢問學生發現,多數大學生不了解憲法解釋、憲法監督及憲法權威等知識內容,不知道每年發生的重大憲法事件,甚至有部分學生國家設立國家憲法日。造成大學生憲法意識水平低下主要原因是大學生憲法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發揮不力,尤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憲法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發揮不力。筆者通過走訪部分貴州省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結合自身近幾年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聽課了解到的實際授課情況,發現多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存在只關注教材中顯形憲法知識內容講解,不注重挖掘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隱形憲法知識內容講解,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憲法教育內容講解極少,學生們很難通過課堂教學了解掌握基本的憲法知識、形成憲法思維和樹立憲法法律至上觀念。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還存在教學方法陳舊,課外實踐教學欠缺問題,這些不足也是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憲法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發揮不力的原因之一。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憲法教育實效性,提高大學生憲法意識,必須針對前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教學建議。
憲法教育是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核心部分,要增強大學生憲法教育效果來提高大學生憲法意識,就必須遵循大學生法治教育性質定性、教學目標定位,教學原則要求。當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98方案”和“05方案”均明確將高校法治教育性質定性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成部分,屬于德育范疇。“05方案”明確規定《基礎》課中大學生法治教學目標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2016年7月,頒發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大綱》再次明確高校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質定性和重法治觀念引導的教學目標定位,《大綱》規定了學校開展法治教育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德法兼修原則。根據《大綱》規定的高校法治教育精神要求,筆者認為大學生憲法教育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掌握基本憲法知識,養成憲法思維和形成尊崇憲法權威觀念。大學生要了解掌握憲法規定國體、政體等重要制度知識,憲法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憲法實施、憲法解釋、憲法監督等知識。基本具備運用憲法原則、憲法原理、憲法精神、運用法律方法思考和分析處理憲法事件的思維模式。理解憲法地位和憲法規定黨的領導、人民主權、尊重和保障人權、社會主義法治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內涵。理解全面實施憲法基本要求,能準確把握我國憲法實施的正確方向,認清我國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與西方憲政本質區別。形成憲法法律至上觀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理想信念。當然,近期大學生憲法教育重點任務應是宣傳講解2018憲法修正案內容和精神。引導大學生主動自學2018憲法修正案內容,理解新修訂各項內容的原因,新內容精髓及修訂新內容的時代價值。只有正確理解國家相關部門對包含憲法教育在內的大學生法治教育性質定性、目標定位、教育任務及德法兼修教學理念后,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憲法教育不足問題提出的教學建議施行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2018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中,只有《基礎》課第六章第二節“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第六節“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二、依法行使法律權利,三、依法履行法律義務”《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課第十一章第三節“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重大作用”內容屬于顯性純憲法知識內容。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顯性憲法知識極少,要增強大學生憲法教育實效性,必須要挖掘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包含有憲法內容精神的知識點。“基礎課”第六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教學時,應全面融入憲法知識內容,第二章第二節“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學時,可融入樹立憲法法律至上觀念內容,第三章第二節“愛國主義及其時代要求”教學時,可融入“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保衛祖國、抵抗侵略和依法服兵役、參加民兵組織的義務。”[3]內容。《綱要》課教學時,應從歷史視角講清楚近代中國憲法發展歷史,著重講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1982《憲法》的歷史地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時,應講清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憲法指導思想的原因;應講清楚國家主席任期修改和新設監察委員會制度意義;講清國家“五位一體”奮斗目標和五大文明建設的關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課教學時,應講清楚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規定為憲法指導思想時代價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核心要義、主要內容、歷史定位和指導意義。
由于憲法教育內容抽象,大多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又不具有法學知識背景,自身法治素養不足,教學中多采用傳授滿堂灌理論知識講授法,無法開展案例教學。授課教師課前一定自學憲法理論知識,研究社會影響重大的憲法事件,在開展憲法教育時盡可能多的采用案例教學法來提升憲法教育效果。如講解憲法解釋、合憲性審查方式來加強憲法實施,樹立憲法權威理論知識時。可舉“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基本法第104條”事件,講清2017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依據解釋裁定宣告四名香港立法會議員因宣誓無效喪失議員資格的憲法理由。可舉2003年3月發生孫某收容遣送致死案來講清合憲性審查意義,講解受教育權時,可舉“齊玉苓案”和冒名頂替“羅彩霞”案例說明依法行使權利的重要性。講解言論自由權時,可舉惡意誹謗某利股份董事長潘某被帶走協助調查案來講清依法行使法律權利的重要性。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感覺到憲法至上權威真實性,憲法就在我們每個身邊。同時,采取法律案例教學時,授課教師一定堅持案件教學正面引導原則和完整案例教學環節。
憲法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授課教師不但要增加課堂實踐教學內容,還應切實執行課外憲法實踐教育活動。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三下鄉活動,深入到鄉村、企業、場所開展憲法知識宣解活動。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在國家特定節日,如國家安全日開展國家安全法知識宣講活動。學生也可以自行選擇到人民法院旁聽侵犯憲法基本權利義務內容案件。通過這些課外實踐教學活動開展,學生將憲法理論與憲法實踐連接,增強了自身憲法意識。
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憲法教育實效性,提高大學生憲法意識,除設計好合理憲法教育內容、采用有效教學方法和增強課外實踐教學路徑外,還需有一支具有較高法治素養的教師隊伍來貫徹落實前述教學建議。這就需要高校不斷的增加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投入,鼓勵教師多外出參加各種法治教育課程培訓,提升教師自身法治素養。教師法治素養提升后,才能通過集體備課,統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憲法教育內容,采取有效的案例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指導學生課外憲法實踐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