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安徽滁州技師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法治素養是現代公民核心素質之一,加強中職生法治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內在要求,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法治中國的基礎性工程。然而,當前中職學校法治教育實踐中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教育保障不力、課程設置滯后、方式方法傳統等幾個突出問題,嚴重影響著教育實效,現將這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以圖對我國中職生法治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加強中職生法治教育對學生發展、家庭幸福、校園和諧、法治中國建設都十分重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對依法治國的重視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由于我國的法治文化基因欠缺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和學校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可以說這是法治教育其它問題的總根源。
受工具主義的影響,很多中職學校一直存在著“重知識技能、輕人文素養”的現象,對專業建設很重視,對人文素養等非技能型教育重視程度還很不夠,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投入到專業教學、實訓基地的建設等方面,而對法治教育的投入很少,一些學校還提出了文化基礎課要為專業課讓路的口號。然而相關調研表明:企業最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素養,其次是技能,最后是知識。所以,教育應著眼于人的可持續發展、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而不能僅看短期效應。
當前,法治教育還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盡管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密切相關,但它不等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如同心理健康教育一樣,是相對獨立于德育的一門學科,政府和學校應加大教育資源投入的比重。
2016年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全面系統地指明了青少年法治教育指導思想、工作要求、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實施途徑和教育保障。盡管如此,但不少學校對青少年法治教育還未引起高度重視,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貫徹落實力度尚遠遠不夠。例如,不少中職學校對法治教育缺乏細致的規劃、安排和投入,從而造成法治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盡管《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已全面系統地規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體系,但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學校對其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尚不夠,還停留在宏觀框架層面,配套政策和保障機制尚未形成,法治教育體系還很不細致,這是導致法治教育缺乏實效性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首先,在一些相關部門和學校工作績效考核中對法治教育方面的考核還不夠細致、不夠到位,制度保障不力,從而導致相關方面對青少年法治教育貫徹落實的力度和效度還很不足?!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明確指出:“各級教育部門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整合資源,完善保障機制,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評價機制,推廣法治教育的先進經驗。要將學校法治教育實施情況作為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納入學校年度考核的內容;作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內容,納入綜合(平安建設)工作考評?!蹦壳?,在這方面落實得很好的地方政府和學校還不多,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其次,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健全、法治教師整體缺乏法治素養是制約法治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一環。教師本身要具備良好的法治素養,才能培育學生良好的法治素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指出:“通過多種途徑,保證每所中小學要至少有1名受過專業培養或者經過專門培訓,可以勝任法治教育任務的教師。建立中小學法治教育骨干教師培養機制,完善對法治教育教學成果的支持和獎勵制度。提高全體教師的法治素養和法治教育能力,充分挖掘各學科教學內容的法治內涵,提升教師群體的法治意識。”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法治教育的師資力量很難達到上述要求,法律課教師也基本是由德育課教師兼任,他們的法律理論基礎和法律實踐經驗都很難滿足法治教育的實際需要,遇到實際問題就顯得捉襟見肘,教育質量大打折扣,更勿論其他學科教師的法治素養及滲透法治教育的實效了。因此,相關方面應著力解決提升法治教育質量的人才資源這一關鍵問題。
最后,法治教育資源缺乏?!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指出:政府、學校、社會各方面要積極整合網絡法治教育資源、設立各類法治教育基地、開發青少年法治教育讀本及相關產品、開展法治教育課題研究等。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和學校在這些方面重視和落實程度也不夠。
第一,法治教育理念滯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法治教育首先是理念教育。我國法治教育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價值取向。目前,不少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理念相對滯后,尚未很好對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一些方面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譬如,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的設置方面,還存在著義務本位、知識本位突出,而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公民意識、權利意識等法治素養教育不足等問題。不少學校尚未擺正守法、預防犯罪教育與公民法律信仰教育的關系,往往片面強調教育青少年守法和預防犯罪,而忽視對學生進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法治社會理念的培養。所以,對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引導未成年人確立適應法治社會建設需要的法治意識為目標而非狹隘的‘良民教育’、‘乖孩子教育’?!?/p>
第二,法治課程設置滯后。首先,法治教育課時不足,在課程安排上,將職業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整合為《職業道德與法律》一門課程,一學期僅有20課時左右的時間用于法治教育,這非常有限;法治教育尚未采取分冊方式作為德育課的獨立組成部分,或加大法治教育選修課的課時。其次,法治教材開發滯后。譬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自頒布至今已有兩年,而很多中職學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教材還是幾年前的版本?!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指出:“高中教育階段法治教育內容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成長需要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全面拓展法律常識、法律制度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識;加大法治原則、法律理念的教學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學的實踐性、參與性和思辨性,結合現實案例、法治實踐,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認同法律背后的價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識的培養?!蹦壳?,不少中職學校的教材只是對法治、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內容做籠統地介紹,還存在重法律常識教育、輕法治理念教育,重義務教育、輕權利教育,重課堂教學、輕活動課程等問題。另外,很多中職學校還存在著忽視法治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問題。
第三,法治教育評價滯后?!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指出:“要建立健全科學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評價機制。評價要全面考察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有利于激發青少年學習法治知識、發展法治能力、提高法治素養、參與法治實踐的自覺性……增強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痹诋斍敖逃龑嵺`中,能做到科學、全面地開展法治教育評價不多,大多學校還僅用知識測試等傳統的教育評價模式對學生法治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很難科學地指導和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法治精神、法治能力、法治素養等重要內容。
首先,教學方法傳統。學校是法治教育的主導方,而課堂則是學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我們的課堂法治教育存在著教學方法傳統等問題,譬如,不少中職學校的教學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綜合采用情境模擬、案例研討、角色扮演、價值辨析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仍是以法律常識傳授為主,尚未注重學生法治思維能力和法治精神的培養,沒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法律的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其次,活動課程偏少。法治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并非僅有學科課程就能實施好的事情,必須加大活動課程的比重。譬如,主題教育、黨團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載體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沒有將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禁毒教育等專題教育與法治教育內容很好地整合起來。
再次,校園法治文化不濃。在校園建設中沒有很好地融入法治元素來宣傳法律知識、法治精神,營造法治教育氛圍。另外,沒有很好地發揮多學科協同教育功能,在各學科課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方面尚有待加強。
最后,法治教育合力不足。其一,不少中職學校在建立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開展社區法治服務活動、與法律法學工作人員合作開發法治教育課程或開展法治教育活動,形成法治教育的社會合力方面還很不足。其二,在利用網絡法治教育資源,建立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立體教育網絡尚有很大提升空間。其三,很多中職學校在構建家校合作機制,提高家長對孩子進行法治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指導家長及時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為等方面工作力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強;當然,學校通過學生提升家長的法治素養也需不斷加強。
總之,加強中職生法治教育是事關學生健康發展、事關校園文明和諧、事關法治中國建設的大事業,盡管我國法治教育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相關政府部門和學校都應清醒地認識到,在當前中職學校法治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教育保障不力、課程設置滯后、方法途徑傳統等突出問題,有關方面尚需加大對中職生法治教育的調查、研究、改革、提高的力度和精度,以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