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煒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部分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同時也有一些企業因為投資失敗、經營虧損等原因,進而走向破產清算。在處理破產案件時,發現有些企業存在著較多的破產清算問題。
下面結合具體案例來討論一下企業破產清算存在哪些問題?
【案例】:
A公司是某市糧食行業的龍頭企業,但近來由于A公司經營決策的失誤以及企業內部管理混亂,以至于一段時間來企業陷入了經營危機。A公司大量的銀行貸款,同時又面臨諸多訴訟,導致一些資產被司法保全,直接危及公司的正常運營。截至2010年4月,經相關部門統計,A公司的賬面資產負債率為440%,按照破產法的規定,這屬于嚴重資不抵債的情形,符合申請破產的條件。同年8月,經債權人B公司申請,C法院依法受理了A公司破產清算一案。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C法院指定D為破產管理人,成立監管組,全面接管A公司財產,接收相關公章并組織相關人員核算公司債權債務。由于及時成立了監管組,有效緩解了因企業破產停業而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維持企業持續正常經營的狀態下,C法院于2013年10月裁定宣告A公司破產。同月C法院指令破產管理人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將A公司的全部財產、相關債權及正在履行的合同等,整體打包變價處置給了E公司,給死亡邊緣掙扎的A公司帶來了一線生機。值得一提的是,該變價方案在債權人會議表決中獲全票通過,其中C法院作了不少工作和努力。最后使得奄奄一息的A公司,逐步踏上了發展的正軌,并在年底獲得了全市優秀企業的榮譽。
此案件的結果看似很完美,比如雖然維持了A公司的正常運營,保護了某市糧食行業的名片工程。同時也把拍賣價款用于清償全部債權,包括職工債權、稅收債權等,既穩定了職工情緒,又解決了社會穩定問題。這似乎是很完滿的結局,但仔細一想,確實有許多問題。比如整個破產清算期間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監管?其中監管組的成立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組內人員是否符合專業的標準?破產清算過程中財務問題的處理是否真實、準確及有效?財務工作的流程以及人員是否符合清算的標準?破產清算的方案是否真正得到了全體利益相關者的滿意,還是有相關部門在施加壓力等等。
企業破產清算的問題有很多,但本文主要就破產清算中的財務問題加以分析。
企業破產清算中比較常見的財務問題類型:
類型一,會計核算欠缺規范性,效率低。有相當一部分會計在核算以及賬務調整的過程中,工作不夠及時有效,導致無法保證數據準確性與真實性。折舊項目的計提、無形資產的攤銷、產品成本的結轉等方面都會影響數據的真實性。
類型二,清算監督機制缺位。在破產清算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專業的財務監督,部分企業為了逃避債務,躲避風險,在宣告破產之前,將企業的有效資產進行了轉移。這樣一來,嚴重影響了會計數據的真實性,使得統計結果產生了誤差,并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破產清算的難度,降低了破產清算的準確性。
類型三,缺乏統一完善的破產法律保障體系。我國的《破產法》中的清償原則可以簡單概括為外部按順序,內部按比例。外部按順序是指,第一支付破產費用以及共益債務,第二支付職工的薪酬、補助、社會保險,第三清償企業所欠的稅務。
最后,解決以上類型問題的途徑:
第一,規范會計核算,提高企業破產清算隊伍的職業性。建立正確的會計核算流程和工作步驟有利于保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①同時加強對清算人才隊伍的建設,比如定期對清算人員開展相關培訓,鞏固其財務知識,提升其專業性。
第二,建立破產清算監督機制。破產清算財務監督部門可以通過對清算財產的評估、變現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督,避免出現虛高估價,保障清算過程的陽光化,杜絕出現侵蝕企業有效資產的情形。
第三,完善信息披露體系。真實、及時、有效地披露破產企業財務信息,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而且也能更好地保障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②
第四,建立全面的破產清算保障體系。完善破產清算保障機制的作用在于,一來可以更好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二來可以有力減少破產清算的困難。為了在市場激烈競爭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同樣需要完善破產清算保障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 注 釋 ]
①劉家松.基于破產清算的企業資產新分類研究[J].會計師,2010(01).
②蔣小燕,葉益豪,周浩.提請破產清算助力市場出清[J].中國稅務,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