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舉證責任倒置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承擔舉證責任,被侵權人只需證明事實真實存在的舉證制度。
1.舉證主體上的對換性
舉證責任由原告轉移到被告身上。
2.事實真實上的前置性
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里,原告不是什么都不用證明,首先要證明損害事實的存在真實性,憑此才能要求被告承擔因果關系等舉證責任。
3.倒置對象上的局限性
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范圍一般由法律直接規定,并且法定的適用范圍中也要進一步規范真正的“特殊領域”,例如不是所有的環境侵權案件都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而是由一定的構成要件,符合法定適用范圍和構成要件才能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1]
4.待證事實上相反性
按照一般的舉證原則,原告要證明的是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的因果關系,而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中,被告要提供證據以證明不存在侵權行為,且被告的行為與原告的損害結果沒有因果關系。
5.利益衡平上的效益性
舉證責任的倒置的出現就是為了平衡訴訟雙方舉證能力不對等的現象,追求的是實質平等,增加了原告的勝訴率。
在現代高技術、高危險的領域,若按照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舉證責任完全由原告承擔,那么原告會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而大大降低其勝訴率,被告與原告相比較而言更有可能和能力收集到證據。在此特殊領域中,專業性知識尤其突出,原告反而處于信息接觸的被動地位,與一般案件原被告關系形成對比,此種案件中原告顯得更為弱勢。
侵權人對自己所控制的危險領域內發生的侵權行為較容易了解真相,也更能接近或占有證據。而被侵權人距離證據較遠,與被告相比,獲取證據的能力也更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對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情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主要是以下幾種情形:
1.因新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
4.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6.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7.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8.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條:“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這個條文說明在遇到法律沒有規定的情形時,需要具體案件中的法官以自由裁量的方法分配雙方的舉證責任,體現了法律的超前性,符合我國現實的發展規律。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產生了諸如快遞業、復雜金融衍生品等新生產業,與一般傳統產業不同,當其發生侵權時,如果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顯然出現了雙方利益的不平等,不僅會加劇社會矛盾,也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制定更加符合此種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以利益衡平為目標,以公平、誠實信用為原則,填補法律空白,分配雙方的證明責任。而對于那些我們已經分配好的舉證責任制度,我們也要根據實踐中的弊端,分析原因,更好地完善舉證責任制度。
1.醫療機構侵權的舉證責任倒置,建立健全醫療責任保險制度
醫療行業的特殊性,醫護人員在為患者服務的時候往往具有風險。醫療責任保險通過風險轉嫁機制,在醫療損害事件發生時,由保險公司出面使患者得到賠償,降低醫療機構的經濟損失。[2]此種保險制度降低了醫療機構的風險,從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患者的人身安全與醫療消費風險。醫生不用再“防御式”的保守,可以放心大膽地為病人治療,患者也不用因此付出更多的醫療成本,有利于醫療的健康發展,提高醫療的效率。
2.食品安全侵權的舉證責任倒置,合理界定食品安全的領域
食品安全領域的界定應為特殊食品安全領域,而不是所有食品問題都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將適用范圍界定在特殊領域如嬰幼兒食品安全領域,此類特殊領域的食品安全具有舉證專業難大、潛伏期長、社會危害嚴重的特性,因此我們要加大管制,以此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并促進食品安全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其他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快遞企業侵權的舉證責任倒置
近些年來,我國快遞產業發展迅速,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在快遞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中,顯然消費者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在快遞運行中的各個環節中,消費者完全依賴快遞企業發布的消息,期間如果發生任何異常,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因為這種關系中快遞企業才更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如果依舊按照“誰主張,誰負責”的舉證原則,不能全面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2017年7月24日國務院公布了《快遞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多家消協組織建議在出現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等侵犯消費者權利的情形時,應該有快遞企業承擔舉證責任。筆者認為這種舉證責任倒置的出現有利于提高消費者的勝訴率,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利于快遞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復雜金融衍生品侵權的舉證責任倒置
復雜金融衍生品指經過二次衍生或者二次組合并且具有復雜定價機制。首先因為其定價機制過于復雜專業,金融機構將其作為商業秘密保護使得消費者缺乏信息的獲得。而且,復雜金融衍生品具有交易環節復雜、流動性低、二級市場不發達等特點,讓消費者承擔了更多的風險。[3]因此筆者認為在此種交易關系中,應由金融機構承擔舉證責任,以此促進復雜金融衍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已經出現的弊端,及時整改。
作為的舉證責任制度的例外,舉證責任倒置責任制度的應用以及完善都應依據現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及時調整,以適應經濟的發展,緩解社會的矛盾,提高生產生活的效率。本文只是列舉了需要改善以及擴大的幾個具體實例,還有更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應實事求是地總結問題,制定符合實際的法律制度。
[1]王越榮.環境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問題研究[J].法學研究,2011(36):01-02.
[2]薛生全.論特殊侵權的歸責舉證及立法完善——以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為例[J].法學雜志,2017(38):68-75.
[3]姜立文,崔丹丹.論復雜金融衍生品侵權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的正當性[J].上海金融,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