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澤
西安培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
所謂顧客就是上帝,同樣,游客作為旅游業的消費者,會極大地影響旅游業的發展以及當地的經濟走向,按理應當受到“上帝”般的禮遇。但是,時常會有游客被坑、被騙、“被宰”的現象發生。這些不好的現象也表明我國的旅游業管理制度還存在很多的缺陷,游客的權益還無法得到保障,這會影響到游客對我國旅游業的信心。雖然《消費者權益民法保護法》在某些方面能起到規范旅游業健康發展、保障游客權益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消費者權益民法保護法》無法完全適應當今的旅游業。因此,為了保證游客權益,應該對我國旅游消費者權益民法保護當中的一些不符合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問題進行完善。
旅游是人們不再局限于物質生活的追求,而選擇外出游玩、放松心情的一種新的娛樂方式。旅游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衍生出的一種高層次的消費方式。游客正當權益是指游客在旅行過程中所享有的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從法律層面講,旅游消費者權利就是游客權益在法律層面的載體,它也是國家對游客權益重視的一種表現。總的來說,游客權益就是在遵循法律的基礎上,旅游業經營者與游客所達成的口頭或者合同約定。旅游消費者權益具有多樣性、時限性、雙重性的特點。
所謂格式合同是指某方當事人為了能夠重復使用合同約定而實現擬定的、無需與另一方協商具體細節的合同。格式合同的存在不僅能夠節約雙方時間,還能減少費用,常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經常會發生旅游經營者為了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旅游格式合同上投機取巧,列出一些隱晦、不公平的條款。這種現象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出雙方的真正意愿,嚴重損害了游客的利益和合法權益。旅游格式合同減少了游客和經營者雙方共同協商的機會,使得雙方產生沖突和糾紛以后無法準確地問責。鑒于游客在糾紛中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可以采用讓旅行社提供證據,證明自身并沒有存在過錯這種方式來保護游客權益。
我國法律將消費者與經營者直間產生的糾紛歸于民事糾紛,因為兩者在法律上屬于平等主體。所以,應該構建旅游業投訴公示制度,定期公布被投訴的旅游機構或者私營責任人信息。這一舉措不僅讓廣大消費者在進行旅游時做出更好的選擇,也能夠懲罰不法份子,提高旅游經營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健全的旅游投訴公示體系,能夠督促經營者合法經營,尊重消費者權益,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旅游氛圍,促進旅游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旅游的本質是為了追求身心的愉悅,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而非對利益的追逐。很多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自己的正當權益被侵犯時,提出的精神賠償卻無法得到法律的支持。因為我國目前的法律在對精神賠償的定義上還有不足,這也給了很多不法份子可乘之機。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民眾只能根據侵權行為提出精神賠償,但是旅游的本質決定了旅游與侵權行為即經濟利益并沒有太大關系,導致游客精神上的傷害無法得到補償。所以,完善旅游違約精神賠償制度,可以有效的減少違約行為的發生,有利于保護游客合法權益。
總所周知,人們在旅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這是不爭的事實。通常,游客會在出行時選擇買旅游保險來轉移旅游所存在的風險。旅游保險在法律上是指游客以個人名義或者旅游公司為旅游者向保險公司投保,以期在旅游過程當中,若發生意外事故,能夠得到經濟上的補償的一種方式。
旅游活動往往具有延時的特點,就是說游客會在出行前預先向旅游公司支付相關費用。這種方式便于旅游公司提前安排游客行程,便于游客的出行,但是,也存在一些旅游公司在游客支付費用后,攜款潛逃、或者將游客的錢用于不正當交易的現象發生。這不僅會損害游客的利益,也損害了整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游客權益,應當完善旅游保證金體系。
旅游成為現代很多人消費新的選擇方式,人們通過旅游來調節心情,拓展視野,進行人際交往等,旅游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文明。旅游業的繁榮,帶動眾多領域的經濟增長。大量旅游活動的開展,促進了交通、酒店服務、餐飲行業的革新。但是,旅游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亟待解決,我們需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確保游客權益,營造良好的旅游氛圍。
[ 參 考 文 獻 ]
[1]寧述靜.論旅游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11.
[2]劉淑娟.淺議中國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2010(6).
[3]閆東.淺談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J].中國商界,2011(2).